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98篇
  免费   1290篇
  国内免费   523篇
工业技术   1771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259篇
  2021年   331篇
  2020年   406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295篇
  2017年   360篇
  2016年   425篇
  2015年   448篇
  2014年   964篇
  2013年   810篇
  2012年   1164篇
  2011年   1228篇
  2010年   887篇
  2009年   942篇
  2008年   826篇
  2007年   1084篇
  2006年   995篇
  2005年   887篇
  2004年   661篇
  2003年   675篇
  2002年   609篇
  2001年   527篇
  2000年   472篇
  1999年   426篇
  1998年   347篇
  1997年   309篇
  1996年   227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8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旋风管不同排尘结构内流场及颗粒浓度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智能型五孔球探针测试技术及等动采样方法,对两种新型旋风管排尘结构内的流场及颗粒浓度场进行测量。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在双锥内部存在的二次流及涡流使得颗粒分布呈现横向返混状态,这不利于颗粒的分离,对单锥与双锥两种不同排尘结构内的流场及颗粒浓度场分布特点进行了对比研究,为进一步优化旋风管排尘结构,提高分离性能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2.
针对茂名石化乙烯工业公司全密度聚乙烯装置翅片式空气冷却器存在的问题。结合生产实际要求进行了改造。将原设备换热芯由不可拆结构改为可抽芯结构。原圆形换热管更换为椭圆管。材质由SS304不锈钢更换为铜,并对改造后的空气冷却器进行了传热核算。理论和实践证明,改造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3.
非定常流弯肘型尾水管不规则压力脉动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尾水管内螺旋状涡带引起的压力脉动是造成混流式水轮机机组振动的主要原因之一,直接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为此,提出一种基于CFD数值计算的水轮机尾水管压力脉动数字化预测法,并利用此法对一大型混流式水轮机偏工况下尾水管内水流流动进行了长时间非定常流计算,讨论该工况下尾水管内死水域与涡带的运动规律,预测了尾水管的不规则压力脉动,压力脉动分析结果表明,其波形、频率、相位与实际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4.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的特性与故障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双进双出、料位控制、辅助风系统和蒸汽惰性置换系统的特点,重点分析小齿轮断齿、大小齿轮齿面磨损点蚀严重、螺旋输煤绞笼损坏、磨煤机大瓦温度高、料位系统异常等常见故障及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设备和系统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5.
96.
应用有限元法对未焊透的椭圆接管结构进行了应力数值分析,并应用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法,对该结构进行了疲劳分析,得出结构因未焊透缺陷导致疲劳破坏。  相似文献   
97.
石油套管的壁厚公差对承载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油套管的强度计算是按API标准进行的,它未能反映高强度套管和尺寸公差对抗压溃能力的影响。利用弹塑性力学理论建立理想的石油套管的抗压溃能力计算公式,并考虑套管的壁厚公差对计算公式进行修正。用该方法对受均匀载荷及非均匀载荷作用的套管进行分析,并同有限元计算结果相比,两者十分吻合,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
陈孙艺  梁小龙  李亮冰 《工业炉》2003,25(4):34-37,40
介绍了乙烯裂解炉对流段的结构功能,各部件局部结构的改善设计。  相似文献   
99.
A concentric reducer tube, which was a part of the top exit roughing hydraulic descaler in a hot strip mill failed prematurely under working pressure. A detailed metallurgical investigation comprising physical examination, optical mic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find out the genesis of the failure. Physical examination revealed cracks located symmetrically around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tube that ran along its full length, up to the weld beads at both ends. Optical microscopy of etched samples revealed a banded ferrite-pearlite structure and the existence of forging folds near the change-in-section(160° fillets). Cracks were found to initiate from these forging folds. No structural abnormalities were found in the weld beads and heat-affected zones.  相似文献   
100.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探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就漏损控制这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详细地介绍了我国城市供水管网的漏损现状,分析了进行漏损控制产生的效益,造成漏损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提出漏损量的大小是衡量供水管网技术技术和运行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