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08篇
  免费   1271篇
  国内免费   310篇
工业技术   28289篇
  2024年   267篇
  2023年   716篇
  2022年   725篇
  2021年   831篇
  2020年   1222篇
  2019年   1024篇
  2018年   452篇
  2017年   721篇
  2016年   860篇
  2015年   1044篇
  2014年   2064篇
  2013年   1523篇
  2012年   1634篇
  2011年   1459篇
  2010年   1159篇
  2009年   1210篇
  2008年   1184篇
  2007年   994篇
  2006年   819篇
  2005年   894篇
  2004年   901篇
  2003年   741篇
  2002年   646篇
  2001年   561篇
  2000年   592篇
  1999年   576篇
  1998年   500篇
  1997年   433篇
  1996年   450篇
  1995年   460篇
  1994年   401篇
  1993年   298篇
  1992年   282篇
  1991年   243篇
  1990年   175篇
  1989年   20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本文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及齐家—泰康地区的油气地质特征和油气田分布特点,建立了距离序列的GM(1,1)油气田规模预测模型,并根据该模型预测了研究区西部的构造油气总储量及其分布,利用油田规模序列法预测了油气田单体储量及其序列。  相似文献   
112.
几种简化的“三低”油田油气集输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田丰度低、产油量低、开发经济效益低的“三低”油田如套用常规的油气集输流程,必将造成成本过高,投资回收期长,甚至很难回收的局面。大庆油田通过技术攻关,采用了单管环状电加热集油、单管树状电加热集油、单管电加热混输泵循环集油3项简化流程以及单井拉油,并简化了原油处理工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3.
齐家—泰康地区油气田规模及分布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延防  丛金山 《勘探家》1998,3(3):31-36
本文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及齐家-泰康地区的油气地质特征和油气田分布特点,建立了距离序列的GM(1,1)油气田规模预测模型,并根据该模型预测了研究区西部的构造油气储量及其分布,利用油田规模序列法预测了油气田单体储量及其序列。  相似文献   
114.
本文对150mm 梢径砼电杆进行了详细验算,给出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挡距,根据不同气候、地形条件,可完全或部分选用150mm 梢径砼电杆代替通常采用的190mm 梢径砼电杆。  相似文献   
115.
麻安顺 《铀矿冶》1993,12(2):116-119
本文简要介绍了七九四矿原地破碎堆浸采铀的试验情况,分析了可行性和应研究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16.
川南矿区洞4井在停产17年后,经多种措施,精心管理,至1993年1月31日止已产气2098.6×10~4m~3,缓解了泸州市江北气区长期以来供气紧张局势,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就该井的复活及其稳产措施作一介绍。概况洞4井位于龙洞坪构造与中心场构造之鞍部,1966年9月12日钻至Tc~1、井深1863.00m后,先期裸眼完井,测试结果仅产微气,1972年4月13日又加深至P_1~3_1、井深2802.00m后,先期裸眼完井,在控制p_c为16.97MPa、p_t为14.51MPa下测试9.67h,Q_t=11.57×10~4m~3/d,Q_w为15m~3/d,关井一月后测得p_c为24.71MPa、p_t为24.61MPa,p_(wt)为32.94,液面在  相似文献   
117.
本文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对铜录山矿露天和地下联合开采的矿岩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地下采场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为安全、高效地回采地下矿产资源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18.
重点叙述了平湖油气田生活模块机械部分设计与建造中的成果与体会。  相似文献   
119.
目前采气井站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3点对策建议:制定长期系统的安全培训计划;建立教育培训信息反馈机制;培训方法不断改进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0.
柴达木盆地的南八仙油气藏储层分布井段长,岩性疏松,试采以来出砂较为严惩影响到了油气田的正常生产和开采效果。本根据储层岩性特征并结合完井和实际生产动态情况,分析了气井出砂的原因和机理,认识到钻井完井方式不合理及完井液对地层的伤害是造成地层出砂的人为因素。研究还提出了制定合理生产工作制度控制地层出砂的方法,对同类型油气田实施有效开采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