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4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55篇
工业技术   6506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326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0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用于确定双吸离心泵Suter曲线的三维内特性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泵Suter曲线是泵站水锤分析的必备条件之一。现有用于获取双吸离心泵Suter曲线的实测法具有难度大、成本高的特点,而间接插值估算法的精度又比较低,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水泵流场三维数值计算确定双吸离心泵Suter曲线的新方法,简称三维内特性法。该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双吸离心泵的水力模型进行三维造型、工况离散、流场计算及结果转化,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双吸离心泵Suter曲线,在正水泵工况、正水轮机工况、反水轮机工况、反水泵工况等工况下,计算出相应流量、转速、扬程和转矩关系。定量分析表明,相比于间接插值估算法,采用三维内特性法获得的Suter曲线中,Wh(x)的计算精度平均提高了39.2%,Wb(x)的计算精度平均提高了26.3%;在将采用该方法获得的双吸离心泵Suter曲线用于事故停泵工况水锤分析时,计算得到的系统最大压力降低了15.0%,管线发生汽化压力的范围缩减了81.4%,双吸离心泵的最大倒流量增大了11.9%,最大倒转速降低了6.1%,与实际测试结果更为接近。该方法为提高双吸离心泵站水锤分析精度提供了一种新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2.
基于响应曲面模型的泵站进水池参数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泵站进水池的结构参数,特别是吸水喇叭管参数取值对泵站整体流态影响很大。本文基于响应曲面模型和CFD数值模拟,以垂直布置的吸水喇叭管悬空高、后壁距和淹没深度为设计变量,以进水池压力场、速度场和涡量场评价指标的加权函数为目标函数,进行2因素和3因素的优化设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变量之间对进水池流态的交互作用较大,淹没深度对最优悬空高、后壁距的影响不可忽略,且淹没深度与悬空高的交互作用(P=0.0019)较其与后壁距的交互作用(P=0.0696)大。针对本文垂直布置型式的吸水喇叭管,推荐最优参数组合是悬空高0.77 D,后壁距0.37 D,淹没深度2.19 D。在该组合下实际值与预测值误差不大于4.82%,与泵站设计规范推荐值相比,其计算域水力损失降低0.98%,流速分布均匀度提高5.92%,机组纵剖面涡量分布特征值降低3.1倍,大大改善了进水池的流态。这表明所建立的二次多项式响应面模型能够较精确地表示设计变量与目标函数之间的关系,基于响应曲面模型的优化设计方法可有效用于泵站进水流场的流态优化。  相似文献   
93.
《人民黄河》2017,(9):86-89
泵站进水池体形的优化是提高泵站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结合泵站设计规范,建立多个进水池模型,通过CFD方法,采用ANSYS15.0软件对各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预测了吸水管内涡核的位置,分析了进水池内流态、流速分布规律及吸水管内流速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当后壁距和侧墙距合理时,吸水管内的涡核属于水下涡第一类即涡流型,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同时后壁距和侧墙距分别定为1.1D(D为水泵吸水喇叭口直径)和1.25D是可行的;隔墩对调节进水池内的流速分布、改善水流条件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结合广西田阳县生态扶贫产业核心示范区一期工程补水泵站实际情况,通过方案比选,采用河流入江口东岸布置方案,并对泵站进行了设计介绍,总结技术特点,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从景电工程工程老化、设计规划、运行维护、调度等管理方面分析了泵站效率低、能耗大的原因,根据泵站运行实际,从加大技术改造、调整水泵运行工况、优化调度管理、加强运行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管理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96.
为顺应系统远程监控的发展趋势,以株洲某污水泵站为背景工程,分析了该泵站和上位机的系统配置,并采用虚拟专用网(VPN)技术,把PLC工业控制和远程通讯结合起来,实现了该远程控制系统。同时介绍了VPN网络的定义及其技术特点,阐述了整个系统的结构及VPN网络在其中的关键作用。现场运行情况证明了该方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7.
匡正 《自动化应用》2014,(1):36-38,72
介绍大型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及组成,分析其微机自动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处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8.
排水和灌溉是平原湖洼区泵站的主要功能。泵站枢纽布置往往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以充分发挥泵站的作用。石湾站枢纽布置提出了灌溉出水涵与已有泵站建筑物结构相结合的新型布置形式,既解决了排灌结合站共用排涝涵洞问题,又解决了灌溉涵基础下回填土质量控制不严引发不均匀沉降大的问题,保障了泵站正常运行,可为类似泵站布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排涝泵站建设需求激增,如何因地制宜确定排涝泵站规模尤为重要。淮北地区常用的方法有排模法、24 h降雨24 h 平均排除法和调洪演算法等。其中调洪演算法是确定排涝泵站规模比较准确的方法,但淮北地区多数排涝泵站所在河道缺少实测流量及产汇流过程线等数据,采用调洪演算法计算较繁琐。以七渔河泵站作为计算实例加以探讨,研究发现,采用最大 24 h 降雨时程分布 24 h 内暴雨后期平均排除法计算产汇流及排涝泵站规模方法便捷且计算精确,为淮北地区排涝泵站规模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流域面积小于 50 km2 且缺少实测流量等数据的排水区域,已在阜阳市芦桥沟泵站和临泉县白沟站得到运用,结果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100.
刘庆华  赵雪寒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21,49(11):2287-2291,2401
为解决工控网异常入侵、水利泵站通信网安全防护的问题.论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水利泵站工控网入侵数据的检测算法.首先针对泵站工控网内的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自编码算法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降维处理;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结合受限玻尔兹曼机对各类数据进行训练,采用Adadelta算法进行网络模型的参数优化,并由Softmax分类器对工控网数据进行是否合法判别.实验数据集由底层设备实地采集到的水利泵站工控网内流动数据导入到本地数据库.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率对比深度神经网络未改进前的算法提高了3.76%,检测率提高了6.32%,漏报率降低0.5%,从而验证了论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