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3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282篇
工业技术   451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阿拉沟水库工程河床坝基断层发育密度较大,断层破碎带中普遍夹断层泥,且结构复杂。理论计算判定其渗透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现场渗透试验得出坝基断层渗透破坏的相关参数,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坝基断层的处理措施,得到了较好的效果,也为同类工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92.
曹娥江大闸下闸蓄水已运行7年。运行中,根据闸下防冲设施设计思路,对于易冲刷的砂质粉土地基采用了水平防冲与两道垂直防冲相结合的防冲体系,实践证明防冲设计安全可靠,工程运行情况良好。近几年,在钱塘江尖山河段主槽偏南大背景下,抛石防冲槽局部出现冲损,通过采取合金钢网石兜加固等措施,确保了工程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93.
《人民黄河》2016,(1):28-30
利用三门峡水库1974年以来的实测资料,分析研究了水库不同排沙运用方式下溯源冲刷的发展形式及特点。结果表明:溯源冲刷范围主要集中在黄淤31—38断面;汛期平均流量越大,溯源冲刷距离越远,流量大于1 500 m~3/s时可以发展到黄淤36断面,流量小于1 500 m~3/s时冲刷范围随着流量的增大明显延长;同流量下冲刷发展的变化范围为10~15 km;出库流量与坝前水位是影响水库溯源冲刷及出库水流输沙率的关键因素,水位越低、流量越大,排沙量越大;同样条件下降低水位排沙的排沙量比敞泄排沙的大。  相似文献   
994.
在黄河宁夏段不同断面床沙观测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河段床沙特性,计算了该河段泥沙起动流速。通过起动流速计算成果分析了部分河段河势变化,结果表明:青铜峡—石嘴山河段右岸的平均粒径及粗沙占全沙的比例均大于左岸的,右岸的河床边界条件相对于左岸更稳定。各取样断面不同深度的泥沙平均粒径的起动流速为0.33~0.59 m/s,滩地流速为0.24~0.49 m/s,主槽起动流速为0.52~0.59 m/s,主槽流速为2.10~2.86 m/s。结合历年河势变化分析的结果与计算分析的结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5.
《人民黄河》2016,(10):24-31
黄河泥沙问题是治黄的根本问题。一代又一代泥沙科研人员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直接应用或指导了治黄工程实践,也为泥沙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近10 a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治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黄河泥沙研究迈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理论研究和定量化成果明显增多。从多沙河流泥沙运动基本规律与基础理论研究、河床演变与河道整治、黄河水沙调控技术、泥沙资源利用等方面简要介绍了黄河泥沙研究的新进展,以期在回顾过往成绩的同时,给未来黄河泥沙研究以启示。  相似文献   
996.
该文基于湍流与两相流理论,数值研究了海洋平台桩基冲刷的机理及其过程。分析了桩基周围的流场分布,重点讨论了圆柱扰流的压力及速度分布,并对桩基周围海床面上的泥沙随冲刷时间的变化进行分析,最后对冲刷坑的深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桩基周围的冲刷过程开始于圆柱两侧,上游先被冲断,最后下游逐渐被冲刷。  相似文献   
997.
海底管线冲刷深度一直是该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现有的海底管线冲刷深度计算公式大多仅适用于单一波浪作用下且波浪方向垂直于管线,而在实际情况中,不同方向的波浪联合作用在管线引起管线冲刷。该文以秦皇岛海域实测多年波浪为依据,进行了不同管线铺设角度等复杂波浪条件下的冲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复杂波浪条件下,管线上下游压力差随着管线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导致冲刷深度的增大;现有管线相对冲刷深度的经验公式不能用来估算冲坑深度。并且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回归分析,得到了复杂波浪条件下海底管线冲刷深度估算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998.
长江下游镇扬河段平面形态复杂,整治难度大。从上游来水来沙变化、汊道分流比、深泓线及断面要素等方面,分析了该河段汊道近期河床演变特性,主要表现在左汊继续发展,右汊缓慢萎缩。为此,提出了汊道整治思路和整治工程方案,开展了河工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从单方案看,工程规模越大,左汊减流越多;随着潜坝坝顶高程的增加,潜坝对左汊分流控制作用加强。左汊潜坝工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9.
桥墩冲刷对岸坡稳定的影响及防护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士彬 《人民长江》2015,46(16):31-33
在河道中建造桥墩,会引起桥墩附近水流状态发生很大变化,致使河床产生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进而影响桥墩附近岸坡的稳定,并有可能对河势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分析了在安徽省长江河道上建设桥梁后岸坡冲刷及对其稳定的影响。指出桥梁设计单位应重视桥墩冲刷影响岸坡稳定的问题,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比较了几种岸坡防护工程型式后,提出了针对桥墩冲刷影响岸坡稳定进行防护工程设计的要点。   相似文献   
1000.
周玮  罗玮 《人民珠江》2015,36(1):79-83
鉴于工程所属河段水流、河床变化的复杂性,采用平面二维水沙数值模型,对红谷隧道赣江段河床冲淤进行了模拟分析。计算分析各种流量工况下隧道线上下游流场分布和河床冲刷情况;针对最不利水文工况时的工程河段水文条件,开展隧道断面河床最大冲刷深度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可为赣江红谷隧道河段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