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0篇
经济   29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核燃料循环     
《中国核工业》2009,(6):78-80
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中试工程是中国首座核电乏燃料后处理中间试验厂,是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必备平台,也是核燃料闭路循环系统最后一道环节,受到国防科工局和集团公司的高度关注,它将在实现核燃料循环、完善核工业体系、赶超世界核技术先进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中国海关》2010,(11):14-33
追溯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力赢弱,百业待举。尽管此后的30年问我国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国民经济工业体系,但1978年改革伊始,仍是百业待兴,进出口贸易总值在世界的排名仅为第29位。随着国内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拥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行业如雨后春笋,  相似文献   
63.
武鸣·工业     
《广西经济》2010,(11):F0003-F0003
武鸣县坚持实施“工业富县”战略,以发展壮大南宁市伊岭工业集中区为目标,以“双百工程”为重点,先后引进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的德国德固赛赢创美诗药业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了制糖、淀粉、制药、建材、陶瓷、木材加工、烟叶打叶复烤等工业体系。200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141.9亿元,同比增长31.4%,总量和增幅均排在南宁市六县第一。  相似文献   
64.
哥本哈根会议使“低碳”再度成为热门话题。衢州市工业化起步较晚,经济模式和工业体系尚未完全定型和成熟,发展低碳经济具有成本低、阻力小的特点。因此,对于衢州企业来说,低碳经济时代更多的是意味着将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和更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65.
<正>台湾石化产业现况台湾石化产业始自1968年建成第一轻油裂解工厂开始,才此后4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台湾石化产业由萌芽逐步发展壮大,自下游加工业逆向整合中、上游石化原料行业,迄今已建立起以台湾中国石油公司(简称台湾中油)及台湾塑胶石化公司(简称台塑石化)两大石化业巨头为代表的完整上、中、下游石化工业体系。石化  相似文献   
66.
《乡镇企业科技》2010,(32):17-17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将采取四大具体措施,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  相似文献   
67.
在中国的纺织工业体系中,宁夏显得尤为特别:和纺织工业发达的东部省份相比,宁夏并不是纺织大省,但这里保留了全国唯一的主管轻纺行业的省级政府部门——轻纺工业局,号称为"天下第一局"。透过这个部门的独特存在,可以想见其掌舵者龙飞缔造了怎样一个行业发展的传奇。无论是受命于危难之时的力挽狂澜,还是推动产业发展之际的独到创意,龙飞和他所引领的宁夏纺织带给我们太多感动,太多惊喜。而宁夏,也在中国纺织行业的发展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68.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锐意进取,我国经济总量已跻身全球第二位,并且已经建立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全面协调的发展:为了使银行管理层更好地了解国民经济各项宏观经济指标,量化各项指标与经济社会的本质联系,  相似文献   
69.
高阳县是著名的"纺织之乡",全县拥有各类织机4万多台,从业人员近16万人。形成了棉纺、棉织、毛纺、毛织四大支柱产业,纺、织、印、染、整门类齐全的纺织工业体系。高阳纺织商贸城于2001年5月9日正式开业运营,占地525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建有固定门店1282套和1.7万平方米的棚区,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70.
“工业4.0”计划背后是德国工业界面对信息时代的巨大危机感和制造根基被中国等国家蚕食撼动的焦虑感。 2014年,“工业4.0”再次像巨浪一样,获得众多业内人士争先恐后的响应,瞬时成为新时代产业变革的新趋势。自2011年“工业4.0”概念的出现以来,卣到2013年的大热,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不遗余力地推广“工业4.0”,其现象的背后更蕴含着深层次的战略用意,即升级德国的工业体系,保持其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借此来对抗美国互联网、防守中国制造业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