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39篇
  免费   947篇
  国内免费   673篇
医药卫生   19659篇
  2024年   227篇
  2023年   656篇
  2022年   603篇
  2021年   682篇
  2020年   653篇
  2019年   668篇
  2018年   341篇
  2017年   597篇
  2016年   614篇
  2015年   719篇
  2014年   1031篇
  2013年   926篇
  2012年   1192篇
  2011年   1204篇
  2010年   1137篇
  2009年   1016篇
  2008年   987篇
  2007年   888篇
  2006年   891篇
  2005年   884篇
  2004年   748篇
  2003年   691篇
  2002年   512篇
  2001年   392篇
  2000年   341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血管性痴呆(VaD)在临床上定义为由脑血管疾病造成的脑部损伤所致的获得性智力损害[1]。普遍认为,血管性病变是造成痴呆的第二大类原因,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2]。VaD的特点是,起病突然,病情呈阶梯性恶化,早期功能缺陷呈斑片状分布,有局灶性神经症状和体征。大多数学者将VaD分为以下几种病理类型[1]:(1)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ID);(2)单发性梗死性痴呆;(3)小血管疾病引起的痴呆;(4)低灌注性痴呆;(5)出  相似文献   
82.
白质病变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质病变与血管性认知障碍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为血管性痴呆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30例经影像学证实的白质病变患者,经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分为认知障碍组和无认知障碍组,分别对白质病变部位和分级进行比较。结果室周病变、室周合并深部白质及弥漫性白质病变与认知障碍相关。结论白质病变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3.
对血管性痴呆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护理研究》2004,18(6):962-964
  相似文献   
84.
冠心病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观察冠心病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 ,以探讨凝血系统的变化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 10 0例冠心病患者血浆D 二聚体、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含量 ,并与4 4例健康人比较。结果发现 ,冠心病患者血浆D 二聚体、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指标变化明显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P <0 .0 1) ,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P <0 .0 5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D 二聚体水平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 <0 .0 5 )。结果提示 ,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 ,表现为继发性纤溶亢进 ,血小板活性增加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且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变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5.
夏长军 《新中医》2005,37(9):71-71
血管神经性头痛属中医学头痛、头风等范畴。自1997年以来,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107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6.
血管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佳.且停药后易复发。笔者采用中医针刺治疗50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7.
颅脑损伤后长期昏迷患者的催醒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盐酸多务哌齐(Donepezil,商品名:安理中)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多奈哌齐和吡拉西坦的对照治疗,其中治疗组(安理申)30例,对照组(吡拉西坦)30例,治疗12周。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血管性痴矛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安理申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多为一过性,患者耐受性好。结论安理申对于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8.
卟啉病性脑病MR弥散加权成像的病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IP)是具有大脑表现的一种少见的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本文首次报道卟啉病性脑病急性期的MR弥散加权成像(DWI)。 病例 女,25岁,因急性视力丧失和严重头痛1天于1998年2月入院。入院前数周有慢性腹痛和双腿痛史,入院时血压180/100mmHg(1mmHg=0.133kPa),神经学检查示轻度认知机能障碍的双目失明,脑CT扫描示双侧枕叶有低密度灶。磁共振成像(MRI)T_2加权像(T_2-W)示双侧枕叶高信号,血液生化检查见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稍高,抗核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葡萄膜黑色素瘤^125I板放射治疗后与脂质渗出相关的因素。设计:回顾性、干预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139例用^125I板放射治疗的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连续患者的病历记录,脂质渗出作为主要的测量结果。结果:19例患者检出有脂质渗出(13.7%),从放射治疗到脂质渗出的平均时间为10个月(极差3~23个月)。脂质渗出与患者年龄较低(P=0.0002)、低密度脂蛋白增加(P=0.004)、高密度脂蛋白减少(P=0.026)、肿瘤体积增加(P=0.024)及渗出性视网膜脱离(P=0.016)相关。脂质渗出患者伴有视力差(P〈0.0001)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增加(P=0.01)。结论:葡萄膜黑色素瘤^125I板放射治疗后的脂质渗出与眼部预后差相关。脂质渗出相关的因素与辐射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完全不同,这些因素为治疗并发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0.
规范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专家共识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大量的研究奠定了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基石地位,新近的抗栓试验协作组汇总分析显示,阿司匹林使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高危患者的血栓性血管事件和非致死性卒中分别减少四分之一,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减少三分之一,血管性死亡减少六分之一。但在国内对于脑卒中的二级预防用药尚未达成一致,为规范阿司匹林在脑血管疾病的应用,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特约请国内心血管和神经学科专家充分讨论并最终达成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阿司匹林规范应用的专家共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