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35篇
  免费   5723篇
  国内免费   1669篇
医药卫生   79727篇
  2024年   835篇
  2023年   2615篇
  2022年   2373篇
  2021年   2726篇
  2020年   2828篇
  2019年   2589篇
  2018年   1381篇
  2017年   2298篇
  2016年   2756篇
  2015年   2718篇
  2014年   4173篇
  2013年   4254篇
  2012年   5208篇
  2011年   5665篇
  2010年   5065篇
  2009年   4684篇
  2008年   4926篇
  2007年   4075篇
  2006年   3319篇
  2005年   4104篇
  2004年   2416篇
  2003年   1889篇
  2002年   1516篇
  2001年   1355篇
  2000年   1029篇
  1999年   801篇
  1998年   591篇
  1997年   398篇
  1996年   345篇
  1995年   216篇
  1994年   174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脑内环行强化病灶:高级胶质瘤、单发脑转移瘤及脑脓肿鉴别诊断的意义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分别测量共31例高级胶质瘤、单发转移瘤、脑脓肿环行强化边缘区、中心坏死区、近灶周水肿区、远灶周水肿区的局部脑血流容积图(rCBV)、平均通时间图(rMTT)值进行比较。结果胶质瘤、单发转移瘤、脑脓肿近灶周水肿区的rrCBV及远灶周水肿区的rrM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295,P<0.001;F=4.947,P<0.05)。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对环行强化的高级胶质瘤、单发转移瘤和脑脓肿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92.
28例脑静脉性血管畸形的MR表现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静脉性血管畸形的特征性MR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脑静脉性血管畸形分布、MR信号特点,其中22行MR增强扫描,5例行CT检查,20例行DSA脑血管造影(CAG)检查。结果单纯性静脉畸形20例,混合性血管畸形8例(伴海绵状血管瘤5例,动静脉畸形3例),其中伴血肿或含铁血黄素沉积8例,15例位于幕上,13例位于幕下。MR可清晰显示流空与强化的血管影,呈“水母头”状,反映畸形血管的汇集和引流情况。结论MR能反映出脑静脉性血管畸形的特征性表现,在其诊断和复杂性判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3.
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及水源水中七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大口径毛细柱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及水源水中的七氯。方法:样品以二氯甲烷萃取后于KD浓缩器中浓缩,用正己烷定容。用GC—ECD检测七氯的含量。结果:本法线性范围为0.02-1.00mg/L,最低检出浓度为0.007μg/L,加标回收率为83.4%~97.0%,相对标准偏差为2.1%~5.8%。结论:本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94.
原子荧光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简便、灵敏、准确的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镉的测定。方法: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镉,采用高浓度的硼氢化钾溶液和加入一定量的焦磷酸钠溶液校正铜、铅带来的干扰。结果:实验表明,方法的线性范围0~70μg/L,相关系数r=0.9993,方法的检出限为0.005g/L,用相对标准偏差考察方法的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0%,用加标回收和标准物质考察方法的准确度,加标回收率为84.7%~117.0%,测定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供的标准参考物GSBZ5009—88,测定值均在标准值范围内。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脊膜瘤的MR I表现特征,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脊膜瘤,观察肿瘤发生部位、形态边缘、信号特点、邻近脊髓及硬脊膜情况及增强后表现。结果肿瘤多位于颈胸段、髓外硬膜下,均边缘清楚,平扫T1W 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 I呈等或略高信号,Gd-DTPA增强后具一定的强化特征,多见“硬膜尾征”。结论脊膜瘤MR 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最后诊断依靠病理。  相似文献   
996.
下肢深静脉血栓辨证分型与超声表现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辨证分型与超声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辨证将96例患者分为3组:第1组为脉络湿热型;第2组为脉络湿瘀型,第3组为脾虚湿阻型.观察每组的超声表现.结果各组间在管腔直径、管腔内回声、彩色血流信号、管壁变化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辨证分型与超声表现之间有相关性,超声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中医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无创、且不需要使用造影剂,是诊断胰胆管疾病最理想的成像手段,但由于扫描方法及扫描参数的选择不同,可直接影响胰胆管的成像质量,本文就MRCP的特点和笔者对同一病例不同扫描序列MRCP表现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98.
目前,评价脑血管的检查方法有经颅多普勒超声显像(TCD)、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迄今为止,DSA仍是评价脑血管和诊断血管狭窄或闭塞的金标准,有着0.2~0.5mm的解剖学分辨率,而且还是局部动脉内  相似文献   
999.
术后椎间盘感染的MRI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对术后椎间盘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临床证实的术后椎间盘感染的MRI表现。结果18例患者中有23个椎间盘感染,其中16例发生于腰椎间盘。感染椎间盘不同程度的破坏、碎裂,呈长T1(15例)长T2(16例)信号,T2WI上髓核内正常裂隙状短T2信号消失(17例),椎间隙变窄(15例),相邻椎体终板及终板下骨质破坏(18例),椎旁软组织肿胀(9例)。3例行Gd-DTPA增强扫描,病变椎间盘及邻近椎体、椎旁软组织明显强化。结论MRI对诊断术后椎间盘感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应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磁共振全脊柱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脊柱MR特殊扫描成像技术和全脊柱MRI的临床应用.方法:搜集37例全脊柱扫描图像,进行MRI图像的回顾分析.MRI机为PHILIPS公司Intera 1.5T Nova超导型磁共振机,使用相控阵脊柱线圈,选用Total Spine序列矢状面T1W/TSE/MT、T2W/TSE/MT成像.结果:图像清晰、病变显示较好29例,图像、病变显示一般6例,图像、病灶显示较差2例.结论:全脊柱磁共振成像特殊技术,能显示全段脊柱、脊髓影像,对多发病变的搜寻及其病变的准确定位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