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4篇
  免费   423篇
  国内免费   1156篇
环境安全   728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220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93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420篇
  2011年   469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401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1 毫秒
51.
亚铵法制浆造纸厂中段废水处理技术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采用两级气浮做预处理 ,生物硫化床串联接触氧化做深度处理的治理技术的分析研究 ,结合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说明了用两级串联气浮 +硫化床 +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造纸中段水技术切实可靠 ,该治理工艺对处理亚铵法麦草制浆造纸中段废水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2.
区域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概念、理论框架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基本概念与生态系统适应循环,着重分析了生态系统恢复力范围、抗性、不稳定性与跨尺度影响。生态系统适应循环通常经历入侵、保持、破坏、调整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的生态系统演替是可以预测的,而后两个阶段是复杂、难以预测的。文章提出了适应性区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概念,并构建了其理论框架,并以三峡库区小江流域为例,对小江流域景观生态特征、区域生态胁迫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要以水生生态安全为总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流域各生态系统的恢复力辨识、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过程研究,从各系统恢复力属性特征出发,提出了具体的适应性管理方法与模式。  相似文献   
53.
活性炭法测量室内空气中氡浓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各种因素对活性炭法测量室内空气中氡浓度的影响,并提出既能保证检测质量,又能符合工程检测需要、提高检测效率的检测条件范围。  相似文献   
54.
悬浮物对三峡水库水质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长江寸滩断面和嘉陵江大溪沟断面水样为测定样品,探讨了悬浮物对三峡水库水质测定结果的影响,提出在三峡水库水质监测中,应对经0.45μm滤膜过滤的滤液进行指标测定,同时测定悬浮物含量,并对悬浮物进行组分分析;建议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纳入悬浮物项目。  相似文献   
55.
为修复灌区内土壤有机氯农药污染,降低六氯环己烷对土壤环境的危害,对内蒙古某灌域表层土壤进行采样,利用气相色谱测定50个土壤样品中六氯环己烷及其异构体的含量,并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确定表层土壤中六氯环己烷的分布状况。样本中六氯环己烷的检出率为96%,各样本中六氯环己烷的浓度范围为未检出~23.0 ng/g,平均浓度为4.4 ng/g。4种异构体含量平均值顺序为γ-六氯环己烷>δ-六氯环己烷>β-六氯环己烷>α-六氯环己烷。灌域东北部和西南部残留浓度较高,并由这2个方向向中部地区逐渐递减,表层土壤中的六氯环己烷分布受土壤黏粒量、不同种植种类和灌溉水源的影响较大。虽受人类耕作的影响,但表层土壤中的六氯环己烷污染水平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6.
介绍了国内外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总结了现行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在体制机制、技术体系、应用支撑和数据共享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十四五"期间农村环境质量监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指出"十四五"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根据环境管理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新要求,构建了包括村庄、区域和流域3个层次及涵盖空气、地表水、饮用水、土壤、生态、污染点源和面源等监测内容的"十四五"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以期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7.
基于网格空间数据的晋陕蒙接壤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晋陕蒙接壤区是典型的生态过渡带、生态脆弱带。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选取了 1 3个评价指标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 ,并将各个因子分级标准化和定量赋值 ,再用加权求和法得到每个评价单元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根据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将环境质量分为较好 (≥ 8)、一般 (≥ 6~ <8)、较差 (≥ 4~ <6)、恶劣 (<4) 4级。结果表明 :晋陕蒙接壤区的环境质量大多处于较差等级 ,较好、一般、较差、恶劣等级的面积比例分别为 2 .2 % ,2 8% ,5 7.4%和1 2 .4%  相似文献   
58.
A method is proposed to build integrated models (also called Metamodels) aimed at quantifying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air quality policies. This Metamodeling approach is based on the coupling of two complementary models, that operate at different scales in space and time, and which represent the economic and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cesses, respectively. The joint consideration of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techno-economic structure of the pollution control problems permit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air pollution abatement strategies. The motivating pollution control problems include urban-regional air quality management through efficient energy and traffic control policies. A pilot study, exploiting data collected in the Geneva canton (Switzerland), i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of the approach.  相似文献   
59.
报道了利用N,N─二甲基苯胺为偶联试剂的Criess反应以示波极谱法测定NO_2~-的测试方法。在拟定的实验条件下,NO_2~-在4.0×10~-3~4.8×10~-1μg/ml范围内与极谱波波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环境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l%,回收率在97%~101%之间。  相似文献   
60.
大气微生物与气象条件及大气污染物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大气微生物浓度、气象因子和大气污染理化因子的监测结果,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原理,分析研究大气微生物浓度与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物的关联程度,说明气象因子对各类微生物浓度的影响大于大气污染因子,特别是对耐高渗透压霉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