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篇
社会科学   6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文章论术语(主要是语言学术语)的翻译,提出:翻译时要有术语学眼光,要考虑术语的科学性、系统性并兼顾学科之间的联系,还应重视善用汉语本土资源创造最确切的译名。文中以“言语”、“拟象性”及符号学和哲学等的一些术语为例详细阐明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73.
德波的重要著作《景观社会》将景观视为对人类活动的逃避。本文则持不同观点,首先梳理了柏拉图以来的多重自然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从符号表意的角度提出了一个由"自在、承在、感觉、意义"构成的"四度自然"命题,并为"景观"作为四度自然(亦即"文化符号域")提供了合法性论辩,并提供了一种对批判理论家精英知识分子立场的批判。  相似文献   
74.
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的理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法国拉康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理论家,他的理论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发展,他本着使精神分析哲学化的初衷,提出了带有结构主义色彩的新构架。其关键概念是镜像阶段,使精神分析的自我概念从儿童心理学方面得到补充,成为有个性历史过程的概念。他在自我想象、现实之间建立了结构分析模式,把符号学的原理用于精神分析,创建了独特的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说  相似文献   
75.
中国的符号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相对西方起步较晚,但在五十余年的时间内取得了显著发展。我国符号学发展分为三个关键阶段:依附“西方学派”主导时期的起步阶段(1981—1986年)、中西方符号学学派开始融合的平稳发展阶段(1987—1993年)和建立中国化符号学体系的全面展开阶段(1994年至今)。目前,我国符号学理论研究和符号学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国际的认可,正在积极构建承载中国文化的中国符号学派。我国符号学研究虽仍然面临着专著量不足、专业刊物较少、学术定义尚未明晰统一等困境,但中国符号学研究正克服困难,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76.
《公孙龙子·指物论》疏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指物论》的思想素材突出于墨,它是针对墨家的指物观而作的,其文体不是客难主答式对辩体,而是立、破相间的驳论体式。在对《指物论》作解的同时,从现代符号学的角度,提出了对于《指物论》的新认识,指出《指物论》乃是一篇论述名物关系的符号学专论  相似文献   
77.
格雷马斯符号学长期被视作忽略主体问题的客体符号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激情符号学成为以格雷马斯为代表的符号学巴黎学派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与激情现象密切相关的主体问题因而被纳入研究视野。在激情符号学的研究中,格雷马斯使用主体的“符号性存在方式”描写主体在叙事中存在状态的动态变化过程,并进一步界定了激情主体“潜能化”的存在方式。符号性存在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存在。行为符号学视野下的符号性存在方式用来描写行动元类型间“在场”的功能关系;激情主体“潜能化”的存在方式则表现了激情主体与“目标映象”之间“缺席”的意向关系。激情主体与“目标映象”都是一种心理实体,二者之间的关系只取决于主体意向性,而与外部现实无关。因此,不同于作为功能载体的行为主体,激情主体本质上是具有前摄意向性和本体感受能力的身体本体。对主体的符号性存在方式以及激情主体“潜能化”存在方式的探讨构成了格雷马斯符号学进入叙事主体研究的独特进路。  相似文献   
78.
刘培文 《天府新论》2024,(2):142-149
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看,所有电子游戏都是基于简单元语法规则下的复杂系统。玩家作为系统中的后来者和外来者,通过媒介的延伸在电子游戏中同时作为主演、观众与剪辑师而存在,其身份权力的切换与玩家的目的性和电子游戏的类型相关。剧情内容只是电子游戏的工具,玩家可能会为了通关跳过剧情,规则才设立了电子游戏的底层逻辑语法,区分了不同的游戏类型。在不同规则的类型游戏中,玩家被赋予不同程度的身份和权力,这就是电子游戏与影视、文学作品本质上的不同。新技术的支持使电子游戏系统拥有了纵向的记忆性和横向的关联性,走进系统内的玩家们创造了近似真实的社会生态,构建了由无数个“可能世界”交织而成的元宇宙。由此,电子游戏成了新技术条件下的“新复调小说”:众多变量经由同样作为变量的玩家之手生成出来,大大增强了电子游戏的意义潜能和不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79.
小说叙事中的身体书写,是对身体这一社会符号的再符号化.其不仅指向身体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符号的意义,而且指向作者对这一社会文化符号进行再符号化时赋予的意义.在这一再符号化过程中,身体在小说叙事的三个层面,具有不同的功能与意义:在故事-素材层面,身体作为人物的物质存在,具有模仿-主题功能,打着一定时代的文化与权力烙印,表现为一种社会文化符号;在叙事-文本层面,身体具有结构功能,一方面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功能”,另一方面则是一种展现小说叙事对于人物以及人性的理解的“指号”,是一种重要的叙事符号;在叙述-修辞层面,身体则具有美学功能,是一个重要的修辞对象,与小说叙事的思想价值与审美价值密切相关.小说叙事正是通过对身体的符号化,完成对人类经验的记述,以及对民族文化以及人自身的无意识的发现,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秘史”.小说叙事的身体符号学的提出与建构,为小说文本解读与小说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0.
本文从哲学观、意义观和符号观三个角度考察了皮尔士符号学理论与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出二者都反对笛卡尔的二元论而和康德哲学比较接近,二者都认为意义的基础是人类身体经验中的共性,二者对符号的分类之间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二者之间从本质上来说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