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28篇
  免费   784篇
  国内免费   139篇
社会科学   35351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463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474篇
  2020年   527篇
  2019年   594篇
  2018年   351篇
  2017年   464篇
  2016年   522篇
  2015年   911篇
  2014年   1778篇
  2013年   1719篇
  2012年   2083篇
  2011年   2349篇
  2010年   2238篇
  2009年   2656篇
  2008年   3712篇
  2007年   2714篇
  2006年   2381篇
  2005年   1587篇
  2004年   1305篇
  2003年   1264篇
  2002年   1177篇
  2001年   1220篇
  2000年   862篇
  1999年   437篇
  1998年   300篇
  1997年   218篇
  1996年   184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每当先进的发展制度开始取代落后的发展制度时,整个世界格局就会进入重大的转换阶段。在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有两次重大的历史变局完全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轨迹并深远地影响了当前中国的发展模式。新时代下的中国作为前两次历史变局影响的客体,曾经既是先进发展制度取代落后发展制度的受益者,也经历过作为落后发展制度主体而被先进发展制度冲击的过程。目前世界正处于第三次先进发展制度与落后发展制度交替的历史变局阶段,作为第三次重大历史变局的主体,在三次千年历史变局叠加的背景下,能否有效地认识、适应并改造利用前两次历史变局的经验与教训,构建系统性、科学性、可行性、领先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决定中国在本次历史变局中能否顺利成为先进发展制度的主体从而实现民族复兴。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也是国家治理之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文化给予支撑。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迈入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征程。其中马克思主义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为国家治理提供最深厚的思想滋养。面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亟需发挥文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滋养功能。  相似文献   
13.
实行村民自治,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是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不断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积极有效地推进张家口市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9,(3):16-20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岭南文化国际传播成为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影响力的一条特色路径。岭南文化国际传播理念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规范着岭南文化国际传播的价值导向。要做好岭南文化国际传播必须发掘传播客体,拓宽传播平台,深入文化体验,讲好岭南故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提供文化资源和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林肯·达尔伯格所归纳的电子民主模式为依托,通过对德、美、中三个国家的网络政策进行比较研究,旨在对下列问题进行讨论与反思:一是网络为何会成为受众青睐的信息交流平台和舆情阵地;二是严格的网络管制能否隔离"政治不正确"的信息,并确保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三是什么样的网络政策才是积极的公共政策,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与正义有原则地进行分配;四是对我国当前网络政策的批评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内圣外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典型特征之一,有其历史的传承性.因此,在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语境下,从“内圣外王”理想人格中挖掘出现时代所需要的“创造”潜质,也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与逻辑的体现.创造诠释说与创造教育说为其转化出“创造”性人格,提供了理论依据.由“德”化“新”立“创”,善养创造思维多元要素,化育人生最高义,揭示出“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化为现实“创造”人格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省国资委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关爱教育帮扶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工作目标,积极动员“五老”凝聚正能量、传递好声音、传承好传统、树立好榜样,敢于担当,奋勇作为,不断开创全委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资本逻辑在整体上塑造了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是推动现代社会全球化发展的根本性力量.资本逻辑内在矛盾运动的激化过程正是当代种种发展风险生成的内在机制.当今人类文明所遭遇的风险境况表明,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价值旨归的科学社会主义仍然具有可欲性、合理性和正义性.应对无人能幸免的风险挑战,消弭贫富阻隔和对立,以人本逻辑反思并超越资本逻辑,重建被资本抽象化了的生活世界,为社会主义的正当性提供了新辩护.  相似文献   
19.
20.
付清松 《东岳论丛》2019,40(5):85-91
广义的不平衡发展是马克思在关于"历史之谜"的唯物主义致思中叩开的新的"历史之问",它在认识论深处触及历史发展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统一性与多样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在历史辩证法立场上坚持具体统一性和灵活的客观性与必然性,拒斥抽象统一性和机械的客观性与必然性;在狭义上,他揭示了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历史性和结构性前提,亦是其再生产的后果,更是其危机扩大再生产的伴生物。马克思的思想对于增强科学社会主义之"科学性"的理解进而坚定"四个自信",抵制新帝国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剥夺性积累,巩固和扩大公有制主体地位从而规约资本的创造性破坏作用、防止地方的"底特律化"等具有认知上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