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2篇
社会科学   423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99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473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292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1980年代以来,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经济社会学日益复苏,并出现了所谓的新经济社会学。其最基本的研究旨趣是,秉承早期阶段的社会学,从广泛的制度与文化角度来研究解释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22.
淮河史前文化大系提出的学术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考古学界有一个新动向,就是在已有分区、专题、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对史前淮系文化进行宏观的梳理,找出它们的主源以及各淮系文化的发展、分迁与重组的踪迹;着手理顺史前淮系文化及三代淮夷文明启承的脉络.这是中国考古学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23.
发轫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催生了我国社会的全面转型。特别是1992年我国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建立在体制转变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社会转型,已汇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一道融人世界范围内后发国家的社会转型潮流之中,成为一场全面的、整体性的社会结构变革。这种转型,不仅是一场经济领域的变革,而且是一场全社会、全民族思想、  相似文献   
24.
周智涛在《软件工程师》2005年第11期撰文指出,技术与服务谁更重要?也许,服务创新可给你一个答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从三个特征来理解服务业:服务和产品同时被消费;服务不可存储;服务是无形。如果IT业属于服务业,它有时就可存储,同时它有时也是有形的产品。大工业化的产品生产时代,全球范围内的服务业迅猛发展已不可阻挡,服务不再是产品的“附属物”,未来圆际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竞争力的强弱,服务将决胜一个产业、一国经济的未来发展。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经济信息化、知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服务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25.
20世纪中国文学已经走完了它的全程 ,并完整地展现在我们的记忆与案头。纵览 2 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进程 ,可以看出 :从“人文主义精神”到“社会主义思潮” ,再到世纪末“现代主义理念”的“生、住、异、灭”的嬗变演进 ,这些决定了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走向 ,也使传统“现当代文学史”分期理论与编史叙述的本质缺陷清晰地暴露出来 ,从而有力地支撑着“2 0世纪中国文学”编史叙述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26.
在网络时代,网络凭借其开放性,互动性,个性化特性,使人们在全球范围内在任何时间地点用多种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利用网络“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优势,可实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民主化和健康化。  相似文献   
27.
略论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河流域是古史传说中东夷集团的主要分布区,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创造者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部族交叉、碰撞和融合的主要舞台,旧石器时代以来,各个时期的先民在此留下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近几十年来有不少重要的考古发现.近年来,高广仁先生明确提出了淮系文化的新认识.笔者现就新石器时代淮系文化的特征及形成进程阐述近年来的学习体会,以期引起学界对淮系古文化的关注.  相似文献   
2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难点和重点在农村。为全面分析和监测我区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我们依国家统计局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和监测方法,对我区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进行了监测与评价,并针对存在的难点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我区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应遵循的原则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9.
2005年是我省“十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面实施《青海省扶贫开发规划》的关键一年。五年来,全省各地充分利用国家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支持的有利时机,积极落实扶贫开发项目、资金、技术,以贫困村、户为对象,加快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实施,帮助贫困村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修建改造乡村两级公路、广播电视信号的接人、贫困户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子女就学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通过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保障功能,极大地提高了贫困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为今后我省扎实有效的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生产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0.
张彬 《统计与经济》2006,(2):I0001-I000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命题,这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