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56篇
  免费   388篇
  国内免费   89篇
社会科学   15933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249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57篇
  2015年   470篇
  2014年   883篇
  2013年   778篇
  2012年   899篇
  2011年   1047篇
  2010年   977篇
  2009年   981篇
  2008年   1907篇
  2007年   1365篇
  2006年   815篇
  2005年   860篇
  2004年   668篇
  2003年   603篇
  2002年   544篇
  2001年   463篇
  2000年   365篇
  1999年   236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需要进一步创新与发展,但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时,首先必须要弄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本质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质的研究应牢牢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更为科学的概念、范畴和体系,或者说更为具体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92.
从粤港产业结构出发 ,探讨现代物流的发展对粤港的产业及经济升级转型、投资环境改善、企业竞争力提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3.
使用传统的判案理论系统分析了拉伦茨氏的方法论体系。指出,拉伦茨氏方法论的基础是欧洲传统“名判”逻辑,其设定目标乃个案公决。拉伦茨氏强调了法官“续造法”的权力。所续造的“法”不是条法,而是曾经自主运用诸条法的模式,它理应有“现行法”的拘束力。“条法库”的缺漏由审判员以法律运用技术补足。诸准则之不谐或与宪法条法的不谐需赖“法益衡量”调谐。分析结论是,拉伦茨氏片面突出法官的自主地位,其方法论在本质上是现代法治社会一种尚需调制的折衷系统。  相似文献   
94.
翻译是一种双语行为。既要侧重于研究原语、解读原文文本,又要侧重于研究译语,在原文与译文文本表现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表现法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将“获得的意义”落实到得体的目的语文本中。本文着重研究翻译表现法的基本原则,根据译者对意义把握和意义表达程度的深浅,翻译再现的层次可分为表层翻译、中介层翻译和深层翻译。  相似文献   
95.
20世纪初诞生的中国现代修辞学,较多地受西方修辞理论的影响。要提高修辞学的品位与社会功用,就必须继承中国修辞学传统,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修辞学体系,重视中国古代修辞学学术传统,重新考虑修辞学的内容与体系、方法与方法论等问题。  相似文献   
96.
根据混沌研究的一般方法 ,结合经济系统实际 ,提出经济系统混沌研究所应遵循的一般步骤。所提出的理论、方法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商务英语教学具有“跨文化”的性质,其教学目的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旨在探讨商务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98.
英语中的否定结构应用广泛且颇为复杂 ,常常会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不少的麻烦。本文探讨了英语否定句的否定范围、实施手段以及英语否定结构在英语比较级中的应用等等 ,强调了英语否定结构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
文学作品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在校大学生对文学名著的价值取向,贴近他们的思想热点和心理需求,挖掘外国文学名著的启发警示意义,有助于提高人文素养,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100.
"吾""我"在庄子"吾丧我"这一创造性的表述中有语意上的严格区分,"我"是现象的、特殊的、形而下的存在,它展示的是人作为生物性的"物"和社会性的"角色"的存在状态;"吾"则是本质的、普遍的、形而上的实在.虽然庄子未指明"吾"是什么,但他以"天籁"作比,用否定的方式告诉人们"吾"是对现实中"我"的超越.可以说庄子的"吾丧我"具有深刻的意义疗法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