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8篇
社会科学   2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就是要全面解决“三农”问题,走出“二元经济”困境。而“两个趋向”理论不仅解释了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原因,即在工业现代化初期,普遍存在工业剥夺农业的趋向,造成农业发展严重失血,从而致使农业与农村严重落后于工业及城市的格局;同时也指出了摆脱二元经济困境的出路,即在工业现代化基本完成后,普遍存在工业反哺农业的趋向,给农业大力输血,使农业逐步实现现代化、农村实现城镇化、农民生活实现小康。“两个趋向”理论的提出,是对国内外工业化进程规律的深刻认识、精确把握与高度概括,它已吹响了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号角,为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方向。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两个趋向”理论,把握工业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脉搏,这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2.
试论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宏观经济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城乡经济关系,经历了一个剧烈的变化,它由旧中国的城市剥削、压迫乡村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对立关系,演变为新民主主义的城乡互助关系;又由于加速工业化的需要,演变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为工业化提供积累的城乡分隔关系;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通过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迅速演进来打破城乡分隔、农村为城市提供剩余的关系。但是工业化的水平和国家的财力最终决定了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反哺农村阶段的到来。一、我国产业结构演变及经济增长按照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工业化的实质就…  相似文献   
73.
无论从"三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角度,还是从消除"二元结构"的角度,以及具体到建设滨海新锦州的角度来说,锦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从当前看,锦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着工业经济和县域经济薄弱双重压力,建设新农村的任务繁重而紧迫。结合锦州地区实际,提出锦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并有针对性地给出加快锦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也很有些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4.
基于网络社会的代际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锋  陈光 《江淮论坛》2005,(2):83-85
本文把代际特征的研究置于网络社会这一现实背景下,就代际数字鸿沟、代际知沟及知识反哺等特征作了初步探讨,并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75.
《决策与信息》2006,(4):7-7
今年中国两会高度聚焦民生问题,释出酝酿决策“经济反哺民生”的信号。中国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突显中国政府对施政思维和手法做出的重大转型。  相似文献   
76.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现代城市发育最早、城市化水平最高、城市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之一。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形成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乡村工业化与城镇(市)化协调城乡发展的模式。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一般经验有:城乡互动发展、以小城镇为主体和乡镇企业的集聚化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这些经验对西部地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启示是:以乡村城镇化推进西部城乡一体化、以城镇的城市化加快西部城乡一体化、以乡村工业化推进西部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77.
青年农民工经过城市体验所获得的现代观念,冲击着封闭的农村传统社会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承模式,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农村传统文化观念进行渗透并口反哺,提高了农村成年人的现代社会适应能力,并推动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在肯定青年农民工"文化反哺"对农村社会进步的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加以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78.
构建科技反哺农业有效机制是反哺农业的智力保障,相对完备的科技反哺农业立法是推进科技有效反哺农业的必要前提,农业技术推广法的修改是完善我国科技反哺农业立法的开始。可应用形式逻辑的方法,从法律行为、法律关系两方面厘清科技反哺农业立法的共识性基本要素。以新农业技术推广法为核心的我国科技反哺农业立法虽已基本完备,但在预期法律效果和法的系统化上仍存在不少问题而影响了立法的运行实效。应基于对科技反哺农业法律行为、法律关系的厘清,明晰新农业技术推广法的预期法律效果、实现其他相关法律的科技反哺农业规定系统化。  相似文献   
79.
农村留守老人是伴随着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的隔代抚养和自身养老的双重困境,显示出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农村老年人成本支出的缺位。选择伦理的角度来关注农村留守老人现象,有助于加深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深层认识,进而制定出更加符合农村老人生活状况和养老需求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80.
“文化反哺”是理解处在急速变迁时代中国社会代际关系的一个本土性概念,它在由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所共同引发的变迁维度上理解中国社会代际关系的颠覆或倒置现象,将急速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现象视为新的文化传承模式。在新兴食品、移动电话和电子计算机三类现代器物的传播与选择过程中,突出表现出代际倾斜、去中心化和数字鸿沟趋势,而在器物文明传承过程中出现的这种代际颠覆现象,是30年改革开放或社会变迁带给中国人的心理体验的一部分,它在精神层面上赋予中国经验以完整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