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篇
社会科学   22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创新社会化养老服务,着力打造一个区级社会福利中心养老服务项目平台,创建一个以引进外包、对外承包为主体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形成一种科学化的老人"动态管理"运行模式。一座平台、一个体系、一种模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相似文献   
52.
《江西社会科学》2017,(11):179-186
我国农村当前的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多为"二轮"承包时所签订,合同签订时所依据的土地政策、社会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结合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特性并通过对合同履行与变更的司法实践考察,原"二轮"承包合同中承包期过长、面积过大、承包费过低等约定阻滞了现行改革中土地经营权流转以及"三轮"承包工作的开展,且司法实务在解决上述困境时对适用"契约必守"或"情势变更"原则存在争议。因此,需要对两种原则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厘清土地承包合同内容的变更规则,并适用该规则对阻滞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合同内容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53.
建设工程内部承包合同的效力究竟应当如何认定、在内部承包形式下具有怎样的对内对外效力、实际承包人与发包人或者第三方出现的纠纷应当如何进行解决等,在司法领域莫衷一是.内部承包合同,调整的是双方基本劳动报酬外的经营性利益分配关系.规范的内部承包合同并不同于转包合同或挂靠经营.虽然现有法条在某种征表下似乎是对内部承包合同作出了禁止性的规定,但是如果对法条进行体系的理解与整体的解读,内部承包合同并非属于当然禁止的范围  相似文献   
54.
高尔夫(GOLF),是荷兰文kolf的音译,意思是"在绿地和新鲜氧气中的美好生活"。它由几个美好的短语组成:Green(绿色)+Oxygen(氧气)+Light(阳光)+Foot(散步)。高尔夫球,这个在国内天生就属于少数人的运动,自从上世纪第一家高尔夫球场在我国内地出现后,它就在肆  相似文献   
55.
农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流转经历了从“政府主导型”到“市场主导型”农地信托的演变。目前的农地集合信托计划与此之前的农地信托流转模式相比,采取金融化与商业化方式改造农地信托,引入信托公司对农地进行信托管理,既强化了农地信托流转的市场化运作,改变了一直以来被诟病的政府主导型农地信托流转的弊端,有利于发挥信托公司强大的信托管理优势和资金优势,又能更迅速地集合更多土地,实现农地规模化经营。未来农地信托流转将遵循市场为主导的农地集合信托方向;以农地事务管理型信托为主,农地资金信托为辅的信托方向以及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6.
一项政策的实施效果与主体看待该政策的态度密切相关。研究1基于1 002份有效问卷,引入态度的三维度模型,将农业主体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态度分成认知态度、情感态度与行为态度。结果显示:主体对土地产权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对贷款政策的认知程度不高;对政策具有较高的满意度,认为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难问题,增加农业收入;但利用政策贷款意愿度并不高。研究2基于857份农户和145份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有效问卷,选用态度强度以及态度中心性,对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态度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农户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态度强度与中心性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态度强度上,行为强度差异显著,认知强度部分显著,情感强度不显著。中心态度上,农户的中心态度是认知态度,而新型经营主体是情感态度。此外,对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贷款意愿进行关联性分析,发现影响贷款意愿的态度具有差异性。可见,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态度差异是影响贷款受益群体不均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7.
农地信托中信托财产的性质为何,农地信托设定后信托财产所有权是否发生变动,已困扰我国学界多年.目前既有的承包权—权利转移说、承包权—权利不转移说、租赁权—权利转移说等多种学说均未能完美解决农地信托的理论谜题.农地"三权分置"政策的提出,为解决上述谜题提供了新的机遇.将农地信托中信托财产界定为农地经营权,并将这项权利配置为"高度物权化的债权",有利于彻底解决农地信托的理论谜题.  相似文献   
58.
从企业生态位理论的视角,提出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度等表征指标及相应的测度方法,分析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国际市场资源的多样化及利用程度、目标市场的相似度和竞争程度。根据ENR发布的全球250/225强国际承包商历年业务统计数据,针对13个主要国家的国际承包商进行国际市场生态位测度,定量分析不同国家国际承包企业在复杂国际市场环境中的生态位状况;并进行中国国际承包商与美国国际承包商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欧美承包商比亚洲承包商具有更高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宽度高的国别承包商之间存在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度;美、德、韩、日、英、意、澳等国承包商是中国承包商的主要竞争者,中国承包商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59.
基于湖北省东部9县(市/区)的农户调研数据,分别运用经济学模型、逻辑回归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解释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分析农户土地流转决策的影响因素,并检验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收入水平与收入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户主文化程度、土地经营面积、农业劳动力人数、政策认知和产权认知对农户转入土地从事规模经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户主年龄、经营类型、养老保险和政策认知是农户转出土地从事非农活动的主要诱因。土地转入和转出均有利于提高农户家庭收入,与非流转户相比,转入户和转出户的家庭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2.74%和7.57%。农地流转的增收效应在转入户和转出户之间具有显著的结构性差异,前者的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对家庭增收的贡献率分别为62.87%、26.24%、9.05%和1.84%,后者的贡献率分别为-52.41%、86.99%、25.09%和40.33%。由此提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政策建议:提高土地产权制度激励效应、培育农村多种新型经营主体,并针对不同经营类型的农户采取多元化的农地流转和劳动力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60.
当前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主要表现为:流转价格偏低,固定不变;流转收益分配不合理;土地的农业用途被改变;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被侵犯等。其原因主要为:农村土地产权不明晰,所有权主体虚位;农民权益保护相关制度不完善;基层政府对土地流转的不当干预;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等。为了加强对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的权益的保护,需要明晰农村土地产权,明确规定农村集体土地归行政村一级农民集体所有,并完善相关制度;减少乡镇府的不当干预,强化乡镇政府对土地流转的指导与监管;培育县、乡两级土地流转市场化服务环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