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社会科学   6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蜀地自古移民频繁,其民问信仰既有一以贯之的蜀地本土传统,又有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移民所带来的移民文化痕迹。因而,蜀地民间偶像崇拜经历了大的历史变迁,其民间祭祀对象纷繁驳杂。这些民间偶像崇拜是构成蜀地风俗民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2.
胡维成 《职业》2016,(26):158-159
当今,青少年偶像崇拜已经成为很普遍的现象,而对于大部分青少年来说偶像崇拜的负面影响更为突出.对此,本文通过研究过度偶像崇拜给青少年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提出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其走出偶像崇拜误区,在消除、抑制它的负面影响的同时,科学地引导使其转化为正面效应,从而达到促使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家庭、社会和谐的目的.  相似文献   
23.
为探讨青少年人际关系、偶像崇拜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采用青少年偶像崇拜问卷、人际关系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重庆市五所中学的468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本次调查家长和老师能正确对待青少年偶像崇拜、在人际关系和主观幸福感方面给予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24.
大学生偶像崇拜现象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心理现象,大学生偶像崇拜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深入分析了在现代化、信息化、多元化社会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偶像崇拜现象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双重效应,提出了深化德育改革、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和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5.
给青春期的孩子一个自我的空间,教师和家长应当理解和尊重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在尊重的前提下适当引导,不要逼孩子,更不要把那些“粉丝”们逼上绝路。  相似文献   
26.
媒介批评视角下大众媒介的偶像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时代偶像崇拜现象的意义和作用已颠覆传统.偶像崇拜的"错位"与大众媒介的利益追求和娱乐至上的社会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媒介批评的视角下,大众媒介应对偶像现象中自己的责任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7.
1949-1976年偶像崇拜及其对道德生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偶像崇拜经历了一个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战斗英雄崇拜,到60年代生产模范和道德楷模崇拜,然后到70年代对领袖个人狂热崇拜的过程,偶像在这时期不仅是政治和道德的载体,而且也是人们的精神导师,偶像崇拜对人们的道德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当今社会存在着“追星族”、“超女热”等大众性娱乐狂欢,再加上消费主义格调的影响和感官体验的流行文化渲染,更是对偶像的痴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青少年则在偶像崇拜中占了绝大多数。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岳晓东的《我是你的粉丝——透视青少年偶像崇拜》一书,  相似文献   
29.
于洪彦  郑绍成  黄琪雯 《管理学报》2009,6(10):1392-1398
偶像崇拜为调整变量,探讨其对道德强度、知觉风险与消费者下载非法在线音乐意图间之关系是否具有干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道德强度对消费者下载非法在线音乐意图不具显著影响;消费者知觉风险对消费者下载非法在线音乐具显著影响;偶像崇拜对道德强度、知觉风险与消费者下载非法在线音乐意图间之关系具有部分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30.
偶像崇拜是理性社会和法治社会的一种不和谐因素,《玩偶之家》中的娜拉是一个偶像崇拜的对象,历受推崇,而具有法治思想和表现的海尔茂却历遭批判,这反映出了一种民众心理,这种心理对于我们的法治建设是有影响的.通过对娜拉、海尔茂这两个形象的重新解读,可以让我们看出偶像崇拜心理的落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