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45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40篇
社会科学   1011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606篇
  2013年   484篇
  2012年   696篇
  2011年   822篇
  2010年   774篇
  2009年   781篇
  2008年   962篇
  2007年   629篇
  2006年   520篇
  2005年   586篇
  2004年   440篇
  2003年   452篇
  2002年   420篇
  2001年   357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密不可分,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积累。本文从文化、语言、交际的内涵以及三者的关系为出发点,阐述了中西文化体现在语言运用上的差异,提出了将文化融于口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具体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42.
学习一门语言实际上就是培养该门语言的语用能力.语用能力是以语法能力为基础,使用语法规则遣词造句及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语言形式以实施某一交际功能的能力.简言之,语用能力是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43.
股权结构是公司所有权的结构安排,决定着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进而影响公司业绩.文章采用深圳交易所中小板块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公司前五大股东的股权构成比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其他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也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44.
比喻性习语在英汉语言中大量存在,但由于两种语言反映的文化不同,使得英汉习语在比喻形象的运用上存在明显差异。文章介绍和比较了三种喻体在各自习语中的使用情况,并提出只有了解和掌握英汉比喻中的这种文化差异,才能在跨文化交际时准确无误地传递隐含在语言里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45.
非语言交际是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包括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的语用失误。这些失误主要是由于交际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对认知语境的失误判断引起的。  相似文献   
46.
古代文学作为历史产物的优秀作品,不因时代的变迁、读者对象的不同而减弱其艺术魅力或丧失生命力。古代作品的内涵愈丰富、艺术愈精美,则其超时代、超阶级的感应力愈大。感应力愈强,则拓展读者的层面愈阔,接受者愈众。古代作品对现代人来说,因时变势异,从思想内容、名物典故、山川地理、典章制度到价值观、审美观、心理状态等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媒介手段由古汉语(文言文)到现代汉语(白话文)这之间虽有承传关系,但二者差异很大,今人要阅读古代作品第一步就是要打破“语言隔阂”,这就出现了为鉴赏文本创造条件的注解、疏证、笺说…  相似文献   
47.
基于IP技术的局域网的投入应用以及Internet的广泛应用,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JavaBeans的系统结构,将工业网络扩展到企业级分布式网络监控.通过这样的网络互联,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时间和地点都可以实时访问现场数据和对现场设备实施控制.  相似文献   
48.
一片云 《现代交际》2005,(11):26-26
作为美国销售、管理、个人成功学领域的知名顾问,巴里·法伯总结出一套成功的电话销售理论。  相似文献   
49.
通过具体事例指出中西方在习俗上的差异,重申了解中西方习俗差异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尤其体现在英语语言教学中,中西方习俗差异与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培养存在必然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扩大学生接触异国习俗的范围,使他们提高对中外习俗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达到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50.
金鼎权 《现代交际》2005,(11):20-21
当你独自在人生地不熟的异乡,心中必然充满不安。同样,当一名新员工加入企业时,面对周围的陌生面孔、全新的工作,心中一样会充满不安,怀疑周围的同事是否欢迎自己,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胜任新工作。如何帮助他们驱走这种陌生感?如何使新员工更快更好地融入团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