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71篇
农业科学   7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3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build audiograms from thresholds of brainstem tone-evoked potentials in dogs and to evaluate age-related change of the audiogram in puppies. Results were obtained from 9 Beagle puppies 10-47 days of age. Vertex to mastoid brainstem auditory-evoked potentials in response to 5.1-millisecond Hanning-gated sine waves with frequencies octave-spaced from 0.5 to 32 kHz were recorded. Three dogs were examined at 10, 13, 19, 25, and 45 days. Four other dogs were examined at 16 days. Data from 7 dogs between 42 and 47 days of age were pooled to obtain audiogram reference values in 1.5-month-old puppies. The best auditory threshold lowered from above 60 dB sound pressure level (SPL) to values close to 0 dB SPL between 13 and 25 days of age and then stabilized. The audible frequency range widened, including 32 kHz in all tested dogs from the 19th day. In the 7 1.5-month-old puppies, the mean auditory threshold decreased by 11 dB per octave from 0.5 to 2 kHz. The auditory threshold was lowest and held the same value from 2 to 8 kHz. The mean auditory threshold increased by 20 dB per octave from 8 to 32 kHz. Near threshold, click-evoked potentials test only a small part of the audible frequency range in dogs. Use of tone-evoked potentials may become a powerful tool in investigating dogs with possible partial hearing loss, including during the auditory system maturation period.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白牦牛卵母细胞的采集方法以及卵巢保存温度和时间对其体外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先抽吸卵泡,每卵巢平均可获可用卵母细胞4.7枚,再切割卵巢,可显著提高可用卵母细胞数9.8枚/卵巢。将屠宰白牦牛卵巢分别置于20~29℃和30~38℃的生理盐水中,6 h内收集卵母细胞,其成熟率、卵裂率分别为65.7%、41.3%和73.3%、45.7%,两者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但均与<20℃组(16.0%、0)差异显著。在30~38℃下,白牦牛卵巢保存时间超过6 h,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和卵裂率显著下降,卵巢保存时间在2 h以内最好,最晚不超过6 h。  相似文献   
13.
作为胚胎生物工程技术研究的基础之一的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技术自上世纪30年代起至今,许多科学研究人员在牛卵母细胞体外生长、发育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对牛卵母细胞培养条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技术体系已建立,但在卵母细胞成熟机理、成熟调控方面尚存在许多尚未阐明的问题和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卵母细胞的来源、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条件、培养液的完善及卵母细胞成熟判定方法等方面详尽介绍了当前牛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在简化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基础上,观察了保护剂、平衡温度、预平衡方法、解冻方法以及冷冻方法对牛卵泡卵母细胞冷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26.2 mmol/L的NaHCO3和对屠宰场卵巢进行选择更能促进牛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无论是程序冷冻还是玻璃化冷冻,乙二醇(EG)与甘油(GLY)相比更能促进牛卵泡卵母细胞的冷冻效果;在程序冷冻中,冷冻液中添加0.1 mol/L蔗糖比添加0.3mol/L的蔗糖更能促进牛卵泡卵母细胞的冷冻;在玻璃化冷冻中,37℃和25℃的平衡温度比4℃更适合牛卵泡卵母细胞的冷冻;在10%、5%、1%的预平衡浓度之间,5%的预平衡浓度即可达到预平衡的效果;在解冻时,多步脱除保护剂更能保护冷冻的卵母细胞;比较了几种最小样本量(minimum size sample,MSS)玻璃化冷冻方法,解冻成熟培养后的成熟率,拉细毛细玻璃管冷冻法为(41.67±3.19)%,极显著高于未拉细毛细玻璃管冷冻法(glassmicropipette,GMP)的(30.19±1.93)%和固体表面冷冻法(solid surface vitrification,SSV)的(28.33±2.89)%(P<0.01)。  相似文献   
15.
附睾功能及其对精子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哺乳动物的附睾为精子的成熟提供了特殊的微环境,是精子成熟、保护、运输和贮存的部位,在生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附睾上皮细胞的合成、分泌、转运等功能使精子发生了一系列结构、生化和功能的改变.从而使精子获得受精和运动能力。作者对附睾的形态结构、功能和对精子成熟影响研究现状等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主要从采集方法和性周期阶段2方面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采卵方法的采卵效果存在差异,卵裂率切割法显著高于抽吸法(27.9%,49.5%;P<0.05);A、B级卵母细胞成熟率极显著高于C级(75.3%,64.4%,29.1%,P<0.01),卵裂率A、B级均显著高于C级(42.5%,35.8%,16.0%,P<0.05);从卵泡期和黄体期卵巢采集到的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和卵裂率分别为66.7%、62.9%;38.2%、34.4%,没有显著差异 (P>0.05)。  相似文献   
17.
哺乳动物配子发生的基因表达调控包括编码基因的阶段特异性表达调控及非编码基因的转录和转录后水平调控。微小RNA(microRNA, miRNA)作为一类小的非编码RNA, 通过识别靶基因非翻译区的结合位点, 导致mRNA降解或者蛋白质翻译抑制, 从而在转录后水平发挥调控作用。近年来, miRNA在哺乳动物生殖活动中的作用逐渐被揭示,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miRNA在哺乳动物精子发生、精子成熟、卵母细胞成熟、卵泡发育及早期胚胎发育等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其可通过调节支持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或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及精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 在精子发生的不同阶段发挥间接或直接调控作用, 也可通过调节卵母细胞、卵丘细胞以及颗粒细胞的增殖、凋亡、激素合成和细胞间作用, 对卵母细胞的发育和成熟过程进行调控。作者主要介绍了在哺乳动物配子发生过程中, miRNA的细胞和阶段特异性表达及其对靶基因的调节作用, 以期为深入研究哺乳动物配子发生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柠檬苦素(limonin,Lim)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及后续体外受精(IVF)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旨在为体外成熟培养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在小鼠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Lim(0、10、20、50 μmol/L),成熟培养12 h后统计小鼠卵母细胞第一极体(PBI)排出率,筛选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Lim的最适浓度;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最适浓度的Lim,以0 μmol/L Lim为对照组,成熟培养12 h,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以及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卵母细胞抗氧化及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将最适Lim组及对照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24 h后进行体外受精,于体外受精24 h和3.5 d分别统计胚胎卵裂率和囊胚率,并用Fluorescein-dUTP和Hoechst 33342染色分别检测囊胚总细胞数及囊胚内凋亡细胞比率。【结果】与0 μmol/L Lim组相比,20 μmol/L Lim组小鼠卵母细胞PBI排出率显著升高(P<0.05),后续试验均用20 μmol/L Lim进行处理。与对照组组相比,20 μmol/L Lim组小鼠卵母细胞内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GSH、MMP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抗氧化相关基因(GPx3、CAT和Prdx3)、抗凋亡相关基因(Bcl-2、Bcl-xl)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体外受精胚胎的卵裂率、囊胚率、囊胚总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0.05),囊胚内细胞凋亡比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20 μmol/L Lim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增加MMP水平提高小鼠卵母细胞质量,从而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的发育潜力。  相似文献   
19.
Fruits of Pyracantha crenul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wo locations varying by approximately 550 m in elevation from south aspect for assessing seed maturation indicators. The mean seed size (length×diameter) across the collection dates varied between 1.61 ± 0.7 and 4.93 ± 0.06 mm2 across both the locations. The seed moisture content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germination. The change in fruit colour from dark green to light orange, the range of fruit moisture content (30.43% ± 0.06 to 36.10% ± 0.25) and the seed moisture content between 68.8% ± 0.68 and 71.6 ± 0.62 coincided with maximum germination and appear to be major indicators of seed maturation in Pyracantha crenulata.  相似文献   
20.
杨树材性成熟龄模型的建立及树体内幼龄材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叶杨和北京杨的材性测定值(导管分子长度或木纤维长度或导管腔径)作为因变量,以年轮数作为自变量,建立材性成熟非线性模型,以此为依据讨论成熟龄问题,并对幼龄材在树体内的分布进行分析。导管分子长度、木纤维长度和导管腔径的成熟龄模型为应用分段回归分析方法拟合的二次方程和定数函数结合的非线性方程,方程的决定系数在0 85 7~0 991之间,并在0 1 %水平上达到显著。以导管分子长度作为材性指标,应用这个非线性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材性成熟龄及幼龄材半径因树种、立地的灌溉条件不同存在差异。无灌溉北京杨6~1 0年达到成熟,幼龄材半径为5 2mm左右;无灌溉小叶杨2 4~2 9年达到成熟,幼龄材的半径为90mm左右;灌溉小叶杨1 3~1 5年左右达到成熟,幼龄材的半径为85mm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