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业科学   44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4 毫秒
101.
根据50年实测水文资料,分析了闽东诸小河泥沙年内年际变化和来水、产沙的因果关系及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掌握该地区泥沙变化规律,对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为了解钱塘江流域下游河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本课题以钱塘江流域下游城市河道(杭州下沙段)为研究区域,选择三处代表点(1号工业区、2号湿地区、3号生活区)位采集沉积物检测其中重金属镉(Cd)、铜(Cu)、铬(Cr)、锰(Mn)浓度,并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表明大多数重金属污染处于低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但Cd在1号点位和2号点位附近达到较高潜在生态风险,1号点位和2号点位3号点位均处于低潜在生态风险状态,但2号点位综合污染指数指数直逼中等潜在风险。污染负荷指数法也表明,Cd在1号点位和2号点位污染程度较高,均为重度污染状态,2号点位综合多种重金属污染达到强污染等级。评价结果显示:钱塘江流域下游城市河道重金属污染不容乐观,其中Cd是对河道污染较严重的元素,需要广泛的关注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3.
及莹  蔡体久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479-1481,1519
利用WEPP(Water Erosion Prediction Project)侵蚀模型,模拟凉水自然保护区内道路(包括林内道路和柏油路)与河流的相交点的侵蚀特征,以及符合在道路长度50111内,与河流有1个以上相交点的共20个路段的侵蚀特征。结果表明,在与河流相交点的路段中,当道路坡度〉6.19%,泥沙量显著增长;20个模拟路段中,降雨径流、融雪径流、路面及路缘泥沙量、进入河流泥沙量4个模拟结果的最大值均出现在位于道路VI中的路段11;道路长度是影响道路泥沙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4.
研究区方便水库汇水区为苏南丘陵区典型山区性小流域,研究通过在位于入库主要河流青龙河下游设置控制站,测定暴雨侵蚀下每次小流域产流过程水沙含量,结合降雨数据。分析每次过程降雨量、产水量和产沙量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产沙总量与各项测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近3年的18场暴雨中,共有7场产流产沙,主要受雨量和降雨历时影响;②小流域产流和产沙过程与降雨具有一定的一致性,降雨停止后水沙产量开始减少直至停止;③不同暴雨特性产生的水量和沙量差距较大,暴雨侵蚀下的小流域产沙模数最高可达7.85t/(km2·d);④相关性分析发现,该小流域产沙总量与产水总量、雨量和降雨动能有一定关系,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29、0.645和0.623。  相似文献   
105.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量预测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依据和关键,针对水电站工程水土流失预测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如预测分区的混乱,预测面积不准确,预测时段划分不正确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给出了水土流失预测项目区划分图,对预测过程中流失系数的算法进行了分析,作者建议从侵蚀因子、选择类比法来或查阅相关水文资料确定流失系数。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为揭示环境因子对巢湖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交换的影响机制。[方法]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研究各环境因子(上覆水浓度、温度、pH值、DO条件)对巢湖沉积物湿样中NH4+释放的影响。[结果]随着温度的上升和上覆水NH4+浓度的降低,沉积物中NH4+释放量显著增加;pH值对NH4+释放的影响比较复杂;沉积物中NH4+最大释放量在厌氧条件下是好氧条件下的6倍左右。[结论]该研究为"引江济巢"工程中巢湖的环境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7.
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沉积物中重金属诱发释放的影响因子,包括:沉积物所处的水环境化学条件、水流紊动强度及国内外学者关于沉积物中重金属诱发释放的最新研究得出的影响因子。通过对这一系列影响因子诱发释放作用规律的归纳,从而为解决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二次污染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对于水生生态系统的维护、饮用水的安全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8.
Soil eros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affecting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Near Luoyang (Henan Province, China), field plots were constructed to measure soil erosion rates under conventional tillage practices using field-simulated rainfall. Field rainfall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compare previous results from laboratory rainfall simulations on the same soil for interrill conditions. Although in 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 strong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stream power of the runoff water and the unit sediment load, this sediment transport equation overestimated the field rainfall simulation results. Another sediment transport equation derived by Nearing et al. for rill erosion was in better agreement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field experiments, although it also overestimated these values. The measured sediment load values during the field rainfall simulations were also lower than those found during field experiments on the same soil but with a loosened surface layer. This difference indicates the importance of soil physical condition of surfce like soil structure and aggregate size, which may contribute to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field and laboratory experiment results.  相似文献   
109.
用振荡平衡方法,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0、Tween-80在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及其对甲基对硫磷在两种沉积物上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Brij30、Tween-80在两种沉积物上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S型吸附方程;Brij30、Tween-80主要通过在沉积物矿物表面的吸附与积聚和在有机质中的分配而吸附。Brij30 Tween-80加入浓度低于CMC时,甲基对硫磷在沉积物的吸附量减少,这是Brij30、Tween-80分子与甲基对硫磷分子在沉积物表面争夺活性吸附点位的结果;Brij30、Tween-80加入浓度大于CMC时,表面活性剂在沉积物表面形成的表面胶束对甲基对硫磷的吸附作用及表面活性剂对沉积物胶体的分散作用,使甲基对硫磷在沉积物上的吸附增加。  相似文献   
110.
冲刷条件下坡面水流速度与产沙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冲刷条件下 ,通过 5种坡度下的水流速度和泥沙含量测量 ,发现两者存在同步的关系 ;水流速度的变化与细沟的发育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在细沟开始发育时 ,水流速度逐渐增大 ;当细沟基本形成后 ,水流速度减小并平稳。水流速度是影响坡面产沙的主要原因 ,在低坡度时 ,细沟发育较慢 ,产沙量较少 ,但坡度在 10°~ 2 0°之间产沙量相差不大 ,到 2 5°时的产沙量反而比 2 0°的还少 ,出现了人们观察到的临界坡度。根据坡面特性 ,分析水流速度和泥沙含量之间关系使土壤侵蚀的临界坡度得到比较合理的解释。在大于临界坡度时 ,水流速度一开始很快增大 ,所冲刷的泥沙量并不比坡度小的少 ;跌坎容易形成 ,且比较深 ,从而使水流速度减小。但细沟在较短的时间内发育完成 ,水流速度也随之减小 ,泥沙含量降低 ;从而使在一定时间之后 ,大于临界坡度时所冲刷的累积泥沙含量较少。通过用电解质脉冲法测量水流速度解释了坡面冲刷侵蚀过程中的一些现象 ,若进一步测量其时空分布 ,有可能更深入地揭示其侵蚀机理 ,为建立合理的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提供准确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