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0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23篇
农业科学   233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切片技术和光学显微镜对1~50日龄太平洋鳕Gadus macrocephalus仔鱼的消化系统进行组织学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初孵仔鱼消化系统基本没有分化,口和肛门尚未与外界相通,可见肝脏和胰脏;3日龄时,口裂形成,肠道开始分化;6日龄时,消化道已经分化出口咽腔、食道、胃前体、肠和直肠,上下颌可张合,初步具备摄食能力;12日龄时,卵黄囊完全消失,肠道皱褶和黏液细胞数量逐渐增多,消化系统逐渐发育完成,营外源性营养;仔鱼发育至47日龄时,肠道呈螺旋状,消化器官和消化腺趋于完善,接近成鱼。本研究可为太平洋鳕苗种的科学管理和营养饲料学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2.
为研究酸浆水提物对高脂模型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正常组、模型组、酸浆低剂量组、酸浆中剂量组、酸浆高剂量组和药物对照组。除正常组外,各组以高脂饲料喂养1个月,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之后正常组和模型组以蒸馏水灌胃,酸浆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1.5、7.5、37.5 g/kg酸浆溶液灌胃,药物对照组以辛伐他汀15 mg/kg灌胃。30 d后,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指标并制作肝组织切片。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C浓度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TG和LDL-C浓度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脂模型大鼠建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酸浆中剂量组和药物对照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C浓度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酸浆高剂量组和酸浆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G浓度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TC和LDL-C浓度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酸浆对肝脏有保护作用。说明酸浆对高脂模型大鼠脂质代谢异常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其中对TG的调节效果较突出。  相似文献   
993.
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为害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应用比较形态学,并辅助以PCR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对广东省2004-2005年间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过程中采集的疑似样本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快速、准确鉴定松材线虫并确立疫区。  相似文献   
994.
树木图像分割是将树木与其周围景物分离的技术,是虚拟现实和计算机仿真等学科在林业应用的核心技术,也是机器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拓宽了计算机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本项研究基于树木图像形状复杂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结合C-V模型水平集及形态学处理的彩色树木图像分割算法。运用改进的最小化能量函数作为水平集的演化曲线,可以更加自然地改变曲线拓扑结构,对含有分裂、合并、形成尖角等复杂形状的目标对象分割更为有效。如果再结合形态学后处理算法,将初次分割图像中非目标区的细密纹理和噪声剔除,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全局最优的图像分割效果。同时进行了与基于梯度变换的改进分水岭树木图像分割和基于灰度-梯度最大熵的树木图像分割算法的对比试验,试验表明,结合C-V模型水平集和形态学算法对树木图像分割效果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995.
解朦  戴天虹  李琳 《森林工程》2014,(2):65-67,70
单板材料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日趋广泛,优质的单板可用于模板,胶合板,贴面板等人造版的面板.为了检测并提取单板图像中的缺陷,提高单板质量,基于数学形态学,本文提出一种复合型的彩色图像边缘检测方法.在传统形态学算法的基础上,一是利用开闭运算的迭代提高了抗噪能力;二是利用双结构元分别对H、S、I三个分量进行形态学处理而后融合.与传统算法Canny和Sobel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增强了图像分割的精确性和完整性,能够有效提高单板等级.  相似文献   
996.
桃子表面缺陷分水岭分割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果表皮缺陷的有效检测是水果自动化无损检测重要的部分,并且表皮缺陷的准确分割是对缺陷果准确分级的前提,也有助于缺陷果的分类识别。然而,通常水果表面具有较大的曲率变化,这种变化的曲率导致水果表面对同一入射光源照度反射的不均,进而影响缺陷区域的准确分割。本研究以平谷大桃为例,提出采用基于形态学梯度重构和内外标记的分水岭算法对水果表面缺陷进行分割。首先,提取R通道图像,采用NIR图像构建掩模模板并对R通道图像去背景;随后,去除背景后的图像进行形态学梯度变化获取梯度图像,并对梯度变化后的图像进行梯度重建以去除水果表面的细小噪声;接着,对重建后的梯度图像进行形态学标记运算获取标记图像;然后,采用标准分水岭算法实现缺陷的准确分割。对正常果、刺伤果、裂果、黑斑果、虫咬伤果、腐烂果和疤伤果7种表皮类型样本共计525幅图像检测结果表明,能够获得96.8%识别率。实验证明,基于形态学梯度重构和标记提取的分水岭算法能够有效用于桃子表面缺陷的分割,并不会受到桃子表面光照不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文章对红豆杉种子发育形态学、物质积累以及内源激素水平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种子在12 WAP(Weeks after pollination,发育周数)时含水量约为22%。种子可溶性糖含量在发育过程中变化较大,在2 WAP时为19%,达到整个发育过程的峰值。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则随着种子发育逐渐增加,在12 WAP时达到峰值,为17%。10 WAP时,总脂肪酸含量最高,为干重的31.98 mg·g-1。在内源激素方面,种子中ABA水平在12 WAP降至最低,而GA含量呈总体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齐氏田中鳑鲏(Tanakia chii)人工授精和培育(22℃恒温环境)阶段早期发育的观察,描述了其仔稚鱼发育形态特征。初孵仔鱼卵黄囊饱满,呈淡黄色,表皮布满微突;3日龄仔鱼卵黄囊两侧向上突起,尾部鳍褶延展变大;6日龄仔鱼眼囊发育;8日龄仔鱼眼囊有黑色素,晶状体形成;11日龄仔鱼口形成,脑开始发育,体上有黑色素出现;15日龄仔鱼鳃沟和肛门形成,背鳍和臀鳍的鳍基出现,尾鳍下叶鳍条形成;21日龄仔鱼头与躯干分界明显,鳔分化为前鳔和后鳔,背部和臀部鳍条数目分别为8和10枚,身体黑色素连接成条带状,虽然残存有卵黄囊,但已经开口并摄食。31-36日龄仔鱼胸鳍呈膜状鳍褶,腹鳍出现鳍条,尾鳍呈深叉形。61-66日龄稚鱼,鳞片出现,体中线后半部具一条黑色素带,稚鱼出现集群游动现象。仔鱼体长的生长呈阶段性:1-26日龄仔鱼生长较为平缓;26-81日龄生长较快。综合21日龄仔鱼卵黄囊残留很少并开口摄食的特征,我们推测在孵化后21日为自然条件下齐氏田中鳑鲏的出蚌时间。同时,仔鱼的感觉、摄食、呼吸和游泳器官在早期阶段快速发育。这些器官在仔鱼的早期快速发育,使出蚌后的仔鱼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与早期生存相关的各种能力,提高了出蚌后仔鱼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999.
对原产中国的野生葡萄种和部分栽培品种共13个种30个株系(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除欧美杂交种巨峰葡萄花粉粒为四沟孔型外,其他野生葡萄、欧洲葡萄品种花粉粒均为三沟孔型。葡萄花粉符合埃尔特曼分类标准,中国野生葡萄正常花粉多为椭圆形或长球形,其大小为26.47~36.46μm×12.92~17.71μm。在中国野生葡萄中,秦岭葡萄、蘡薁葡萄、山葡萄极轴较大。雌能花种类的花粉无萌发沟孔存在。花粉电镜扫描结果表明花粉壁纹饰的差异可以作为区别葡萄种之间的一个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对2种腐食性蚤蝇,东亚异蚤蝇Megaselia spiracularis Schmitz和广东栅蚤蝇Diplonevra peregrina(Widemann)的成虫口器进行解剖观察,确认2种蚤蝇口器属于典型舔吸式口器,在口缘齿形状、伪气管数量等均有明显不同,反映其取食功能差别。口器构造存在明显的性二型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