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67篇
农业科学   88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乌鳢早期鳞被的形成及鳞片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乌鳢最初出现鳞片时的全长为19.3 ̄20.6mm,日龄20 ̄22d;鳞被复盖完毕时全长29.9 ̄34.1mm,日龄35 ̄39d。鳞被发育过程中出现4个起始中心,第1中心为头顶部,主要中心为体侧前部,2个次要中心为鳃盖处和胸部。仔鱼体长20mm左右鳞片上开始出现环片,全长27mm左右出现鳞沟。仔鱼全长和鳞径、环片数之间,日龄和环片数之间均呈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2.
牙鲆稚鱼对几种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6种化学消毒剂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稚鱼的最低致死浓度范围、死亡速度、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牙鲆稚鱼对6种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依次为:孔雀石绿>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净水剂1号>硫酸铜合剂>高锰酸钾。依据本试验结果,作者对牙鲆疾病防治中消毒剂的使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3.
不同开口饵料对中华鲟仔鱼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经人工孵化的同亲本中华鲟仔鱼苗,用不同的饵料饲养25 d,研究中华鲟仔鱼适宜的开口饵料及对仔鱼苗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用配合饲料作为开口饵料时,中华鲟仔鱼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显著低于水蚯蚓和丰年虫试验组;单用丰年虫投喂的试验组成活率最高(87.00%),但生长较慢;单用水蚯蚓投喂的试验组生长速度比丰年虫快,但成活率仅为78.33%.用丰年虫 水蚯蚓投喂的试验组生长和成活率都较好;中华鲟仔鱼最合适的开口饵料为丰年虫.  相似文献   
74.
黄鳍鲷胚胎及仔稚,幼鱼发育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5.
条石鲷胚胎及仔稚鱼的发育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通过对条石鲷胚胎发育和仔鱼发育形态的观察,确定了条石鲷早期发育的进程。条石鲷的受精卵为圆球形、透明、浮性,卵径为0.90~0.95mill,油球1个,卵裂为盘状卵裂。在水温23~24℃,盐度26~28的条件下,受精后7h 10mirh胚胎发育至原肠期;受精后12h,眼囊形成;受精后20h 30min,心跳开始搏动;受精后26h 30min仔鱼孵出。初孵仔鱼全长1.78~2.03min,至5日龄全长3.25~3.30min时,卵黄囊完全消失;至8~15日龄,全长3.50~4.97mm时,鳔形成;至18.20日龄,全长7.10~7.31min时,尾鳍鳍条发育完整。  相似文献   
76.
对人工培育的1~43日龄的鲻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根据卵黄囊、鳍和鳞片的变化,将鲻的胚后发育划分为仔育期、稚鱼期和幼鱼期3个时期.初孵仔鱼平均全长2.4421 mm,在水温19.94(±1.03)℃、盐度30、pH 8.10~8.15的条件下,初孵仔鱼至10日龄为早期仔鱼,4日龄仔鱼开口,孵化后11~26日龄为后期仔鱼,孵化后27~38日龄为稚鱼,孵化后39日龄进入幼鱼期.并研究了鲻胚后发育的生长特点,结果发现鲻仔稚鱼属于均匀生长类型.此外,还探讨了鲻胚后发育过程中的危险期,以及生长发育与生活习性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77.
78.
从孵出至上浮称为仔鱼;从上浮至摄饵,称上浮稚鱼;从摄饵至5个月左右(10 g)称稚鱼;从5月龄至1周年,称为当年鱼;从1周年至2周年,称1龄鱼.……  相似文献   
79.
日本长崎县水产试验场增养殖研究所开展七带石斑鱼的人工孵化,最近已获初步成功,这在全国尚属首创。该鱼分布于关东议南的整个日本沿岸,系餐桌上受人欢迎的美味佳肴,市场供应每公斤达54日元。七带石斑鱼是一种定居性鱼类,适合于不需用网箱饲育的栽培渔业。这项人工孵化工作,早从1982年起即开始进行。但由于喂给仔稚鱼的饵料没找到.致使孵化后不多日就产生死亡,最后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80.
鳗弧菌为鲑科鱼类和油香鱼的病原体,这是人们所熟知的。现在我们知道它还能感染各种海产鱼类。在日本曾经有过鰤,红鰤,鲻和真鲷等海产鱼类感染鳗弧菌的报道。作者这次报道的是观察发生在虎纹圆纯稚鱼的鳗鱼弧菌感染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