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11篇
  免费   1289篇
  国内免费   380篇
社会科学   31180篇
  2024年   313篇
  2023年   1124篇
  2022年   728篇
  2021年   1034篇
  2020年   921篇
  2019年   1058篇
  2018年   567篇
  2017年   1026篇
  2016年   1226篇
  2015年   1310篇
  2014年   1937篇
  2013年   1747篇
  2012年   2117篇
  2011年   2085篇
  2010年   1953篇
  2009年   2048篇
  2008年   2157篇
  2007年   1582篇
  2006年   1302篇
  2005年   1176篇
  2004年   792篇
  2003年   727篇
  2002年   523篇
  2001年   417篇
  2000年   360篇
  1999年   242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郑梅  苗佳 《统计与决策》2007,(6):102-104
本文采用了基于概率理论的二值选择模型——logit模型来检验我国上海证交所上证综合指数的运动方向。二值选择模型的特点是通过检验价格运动的上涨(或下跌)的概率,达到对价格运动方向的判定。本文介绍的Logit模型都要优于作为参照物的ARMA模型。  相似文献   
102.
叶震 《统计与决策》2008,(10):99-100
文章运用ARMA模型、GARCH模型和多元的GARCH模型对大连期货市场大豆的量价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收益的绝对值较收益率本身与交易量有更大的相关性,收益率的绝对值对交易量的条件方差具有显著的影响,且它们的波动都有很强的持续性。运用多元的GARCH模型发现交易量的条件方差与收益率的条件方差有显著的相关性,但是条件方差的滞后项却对对方的条件方差的解释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03.
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效率的测度与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SFA技术,采用以C-D函数为基础的BC92模型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效率进行了测度。文章还通过计算变异系数和做比较的方法,对装备制造业技术效率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4.
105.
从妇女的地位体系出发 ,妇女的科学地位是她们社会地位的有机组成部分。考察中国妇女对科学技术活动的参与程度 ,影响她们的科学地位取得的因素 ,既有社会文化结构性的 ,也有个体性的。而分析影响妇女科学地位取得的家庭结构模式 ,即科学界的“联姻效应”现象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关系数据模型是基于记录的基本数据模型;面向对象数据模型是基于对象的基本数据模型;两种数据模型在某种程度上应存在相互映射和相互转变的可能性,它们的相互映射和相互转变将使关系数据库和面向对象数据库之间的转变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7.
文章定性描述了我国股市运行中业已存在的量价关系,并结合实际数据给出实证定量模型予以分析、验证,旨在用更有说服力的数学语言更深刻地揭示股市内在量价规律。  相似文献   
108.
我国区域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文章从技术效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角度出发,利用随机前沿模型和平行数据测定了我国1997~2001年在各省区市的技术效率,并对其整体水平、变动趋势、区域差异及收敛性做了重要分析。其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技术效率整体水平不高,尽管这5年来有所提高,但增长幅度不大;区域间尤其是东、中、西三大地带间技术效率差异显著,但由于收敛性的存在使得这种差异正在逐步减小。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股票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得出股票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存在相关性,股票价格作为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已成为影响货币政策的外部因素的结论。尽管目前中国的股票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呈现异动性,但中央银行也应关注股票价格波动。  相似文献   
110.
教师期望效应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在学生的未来发展中得到证实的现象,它反映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会影响学生发展的方向和程度,开展该现象的研究对教师观念的改变和学生的健康发展均有重要意义。对教师期望效应的种类、理论模型及国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探讨了其对教育现实的一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