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0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工业技术   21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32.
为使涤纶织物应用范围更广,更耐磨,本文制备了一种有机硅树脂基纳米硼化钛碳化钛复合涂层,通过正交实验法得到最佳的涂层方案,并尝试将其应用于涤纶织物,以改善涤纶织物的表面结构,进而实现涤纶织物表面优异的耐磨性能.为测试涂层对涤纶织物性能的影响, 采用泰伯式耐磨仪、液滴形状分析仪、电子织物强力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涂层织物的耐磨性能、疏水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和磨损织物的表面微观形态.研究表明:当有机硅树脂与无水乙醇质量比为75: 25,含量(质量分数)为93%;超分散剂含量为1.5%;乙醇增稠剂含量为1.5%;纳米硼化钛和碳化钛质量比为2: 1,含量为4%时,所得涂层溶液应用于涤纶织物后会形成一层包覆层,耐磨性能最优.对于涂覆量为15 g/m2的涤纶,拉伸断裂强力由573.92 N提高到620.48 N,顶破强力由652.34 N提高到790.07 N,撕裂强力由9.87 N降低到5.78 N,疏水性能有较大提高,接触角可达到120°以上.  相似文献   
33.
介绍了碱性蓄电池隔膜用非织造布在电池生产中的作用和要求,对碱性蓄电池隔膜用非织造布的纤维原料、生产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4.
以阳离子染料可染改性涤纶丝与普通涤纶丝混纺(或交织)织物为研究对象,探讨碱剂。促进剂、减量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减量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减量工艺经阳离子染料染色对织物闪色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保证一定减量率的基础上,染色后织物具有一定的闪色效果。  相似文献   
35.
STM32直接驱动RGB接口的TFT数字彩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LCD显示技术的迅速发展,LCD显示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来说,对于RGB总线接口的数字屏都需要有控制器才能正常显示,但是本文利用STM32处理器设计出了一种能直接挂载RGB接口数字屏的方法。实际应用验证了该CPU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用户程序,一般中低端的CPU很难做到这一点。本方案能成功应用在电脑横机的人际界面显...  相似文献   
36.
针织横机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织横机系统采用具有以微处理机为基础,以危险分散控制,操作和管理集中为特性的分布式控制系统,解决了因传统的集中式控制带来的机头导线过多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将针织横机分为核心主控制、运动控制和机头控制3大模块,并分别进行功能和作用描述,采用CAN总线来实现各个模块之间的数据通信,以确保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37.
以聚阴离子纤维素(PAC)作为水性聚丙烯酸酯类DS330涂层剂的增稠剂(PAC与水以1:20质量比溶解配制成糊状胶液后添加使用),利用其烘干成膜过程中脱水絮凝而破坏涂层膜局部连续性,并通过适当控制工艺条件形成大量符合要求的透湿微孔,从而大大改善了涂层织物的透湿性能。其透湿量达到了4400g/(m2·24h),且硬挺度小、力学性能较好,可满足人们穿着舒适性要求,而且克服了纤维素类增稠弃3流平性差,易受微生物攻击等缺点,生产工艺简单、经济、环保。  相似文献   
38.
《Ergonomics》2012,55(4):492-510
The performance of garments for outdoor activity was compared. Three fabrics, each in garments for the upper body, matched garment/wearer dimensions, were worn by 10 athletically ‘well-trained’ males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hot 32 ± 2°C, 20 ± 2% relative humidity (RH); cold 8 ± 2°C, 40 ± 2% RH) with physical (instrumental) and sensory responses obtained during the trials. Differences in human responses to the fabrics/garments included heart rate, core temperature during run (hot, cold), rest (hot) and walk (cold), heat content of the body, humidity under garments during rest and run and time to onset of sweating. No such differences were identified for change in body mass, core temperature during walk (hot) and rest (cold), skin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of skin covered by the garment, humidity under the garments during walk or for any perceptions (thermal sensations, thermal comfort of torso, exertion, wetness). The garment in single jersey wool fabric performed best in both hot and cold conditions. Effects of garments on wearers are often related to properties of the fabrics from which the garments are made. This study shows that only some differences in fabric properties result in measurable thermophysiological and perceptual responses of the garment wearers and underlines the difficulty in predicting performance of garments/persons from laboratory tests on fabrics.  相似文献   
39.
利用FAST仪器对4种微细旦粘胶长丝仿丝绸面料的基本力学性能与风格进行研究,发现其剪切刚度与总紧度比是真丝绸面料的1.52~2.80倍,面料悬垂性及尺寸稳定性明显优于真丝面料,而耐褶皱能力小于真丝面料且面料交织阻力较大,微细旦粘胶长丝仿真丝绸面料单位紧度透气量及透湿率明显小于真丝绸面料,可对同类产品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0.
通过合理设计截面形状,选择适当的上机参数,根据所设计的截面形状图绘出上机图,得到相应的纹板图。采用多层织物的织造方法利用普通小样织机织造。织造时保持经纱张力均匀,采用喷水、减少经纱密度的方法保持纱线开口清晰。将成型织物的纬浮长线剪断便得到预留孔洞三维整体机织物,织物可用来制作沙发垫、杯套等。将织物浇注成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轻质高强、成本低等优点,可用作容器、防爆头盔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