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工业技术   4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酶总活力为指标对蛹虫草培养残基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提取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对培养残基与磷酸缓冲液的用量比即料液比、磷酸缓冲液pH值、提取温度、固体(NH4)2SO4饱和度这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与L9(34)多因素正交试验,发现料液比对SOD的提取效果影响最明显,其次为固体(NH4)2SO4饱和度和提取温度,而缓冲液pH值的影响相对较小.确定蛹虫草培养残基中SOD的最佳提取条件: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50℃,缓冲液pH值为7.6,固体(NH4)2SO4饱和度为40%,在这样的提取条件下测出的酶总活力最高,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2.
93.
The expression and activity of D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DNA-PK) is related to DNA repair status in the response of cells to exogenous and endogenous factors. Recent studies indicate that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is involved in modulating DNA-PK. It has been shown that a compound 4-nitro-7-[(1-oxidopyridin-2-yl)sulfanyl]-2,1,3-benzoxadiazole (NSC), bearing a nitro-benzoxadiazole (NBD) scaffold, enhances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of EGFR and triggers downstream signaling pathways. Here, we studied the behavior of DNA-PK and other DNA repair proteins in prostate cancer cells exposed to compound NSC. We showed that both the expression and activity of DNA-PKcs (catalytic subunit of DNA-PK) rapidly decreased upon exposure of cells to the compound. The decline in DNA-PKcs was associated with enhanced protein ubiquitination, indicating the activation of cellular proteasome. However, pretreatment of cells with thioglycerol abolished the action of compound NSC and restored the level of DNA-PKcs. Moreover, the decreased level of DNA-PKcs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duction of intracellular hydrogen peroxide by stable dimeric forms of Cu/Zn SOD1 induced by NSC.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electrophilic intermediates, generated and accumulated during the redox transformation of NBD compounds, are primarily responsible for the rapid modulation of DNA-PKcs functions in cancer cells.  相似文献   
94.
基于XML图的RBAC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XML描述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模型在角色权限继承、约束方面支持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XML图的RBAC3模型。该模型通过属性引用的方式实现了多重继承并引入面向对象中私有继承的概念,使角色的私有权限得到保护。同时,通过引入互斥权限的概念简化了责任分离的实现。  相似文献   
95.
通过模拟酸雨淋洗土壤,造成了土壤酸化和盐基流失。将小麦幼苗栽培于由酸雨致酸的土壤上,导致小麦幼苗的膜脂过氧化水平提高。其中致酸土壤对根系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影响大于对叶片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制备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超氧化物歧化酶已经从多种生物有机体中提取并纯化。本文介绍了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类和活性中心分子结构,阐述了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制备工艺及其医学应用。  相似文献   
97.
在中度盐害的情况下,用含氨基酸的过渡金属(Cu、Mn)SOD模拟物对玉米浸种、叶面喷施,八叶期后对幼苗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经SOD模拟物浸种、叶面喷洒处理,生物量提高1.32%~15.77%(鲜重)和7.05%~15.89%(干重),光合速率提高17.60%~41.40%,叶绿素含量提高7.20%~26.51%,体内SOD活性提高最高达38.75%。初步表明上述SOD模拟物能有效抑制玉米幼苗所受的盐害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98.
铈对花生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花生(A rach is hypogaca l)幼苗为材料,通过叶面喷施C eC l3溶液,研究铈对花生生长初期超氧化物歧化酶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0μg/L~80μg/L铈使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100μg/L和200μg/L的铈使SOD活性下降,后者较前者更加显著;铈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较SOD而言相对平缓,但趋势相同。证实,铈对SOD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锰型SOD上,体外实验表明M n-SOD酶蛋白能与C e3+结合。  相似文献   
99.
SOD—GC脂质体的制备及包封率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半乳糖神经酰胺(Galactosyl ceramide,简称GC)是一种制备脂质体的新材料,性质稳定,具独特的护肤作用,以GC为主要膜材,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包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脂质体(SOD-GC脂质体);用SOD蛋白含量法和SOD活性法测定包封率,经正交法优化选择,最佳制备条件为膜脂量1.0mg/mL、SOD量0.1mg/mL,缓冲液pH5.8,此时包土率可达35.68%,两种包封率测定方法结果相近,可以相互参照,这种SOD-GC脂质体有望在护肝肤品和皮肤外用药物治疗等方面应用。  相似文献   
100.
本实验以雄性ICR(Swiss Hauschka)小鼠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A)、安静沙棘组(B)、训练即刻组(C)、训练即刻沙棘组(D)、训练恢复24小时组(E)、训练恢复24小时沙棘组(F)。经过6周游泳耐力训练后进行一次力竭性游泳,观察了各组小鼠肝脏、心肌及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指标。结果表明:以上各组除E与F间无显著差异外(P>0.05),肝脏SOD其余各 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A、C、E组相比,B、D、F组SOD活性分别升高7.39%、13.1%及-0.716%;心肌SOD除A与B与F间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A、C、E组相比,B、D、F组SOD活性分别升高-0.612%、4.76%及26.0%;脑SOD除A与B,E与F,、与C间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A、C、E组相比,B、D、F组SOD活性分别升高-1.95%、3.88%及0.992%。对MDA而言,肝脏除C与D、E与F间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A、C、E组相比,B、D、F组MDA含量分别降低25.6%、6.06%及3.73%;心肌变化与肝脏相似,与A、C、E组相比,B、D、F组MDA含量分别降低34.1%、5.05%及-2.85%;脑中各组间变化不大,与A、C、E组相比,B、D、F组MDA含量分别降低5.11%、-2.29%及0.631%。本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沙棘油口服液能显著提高小鼠游泳运动能力,提高肝、心及脑组织抗自由基氧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