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2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安徽古银杏树资源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传友 《中国园林》2000,16(3):72-73
安徽具有丰富的古银树资源,主要分布于寺观、村落民宅、祠堂、行道、文庙、名胜古迹和古园林,它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良种选育、游览观光价值,是建构现代风景园林 最为宝贵的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42.
响应曲面法优化酶法提取银杏叶总黄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研究了酶法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工艺。在单因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sur-facemethodology,RSM)研究了酶浓度、pH值、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银杏叶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具有较好的酶解能力,当酶浓度为100U/ml,酶解时间为116min,温度为40℃,pH4.5时,总黄酮得率达到2.63%,相对单一醇提法得率提高了约30%。  相似文献   
43.
不同培养条件对银杏愈伤组织生长及黄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红威  邵菊芳  李庆  王丹 《食品科学》2007,28(11):102-105
以胚为外植体,通过固体培养,研究了培养基,激素和光照对银杏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及继代培养中激1素和活性炭对愈伤组织生长和产黄酮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的诱导的最佳条件为DCR培养基+1.0mg/L2,4-D+0.5mg/LBA+完全暗条件培养。继代培养过程中既能促进愈伤组织生长又使黄酮含量最高的处理为0.3mg/LBA+2.0mg/L2,4-D,活性炭抑制愈伤组织生长但能促进黄酮的积累。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和L-型钙通道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的电流钳记录动作电位和电压钳记录L-型钙离子通道电流(ICa-L)。结果:银杏叶提取物(原液含银杏黄酮甙0.804 g·L-1, 银杏内酯0.06 g·L-1)明显缩短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 1 ∶800 稀释液致APD90 缩短13 %(P <0.05), 1 ∶200 稀释液致APD90缩短23 %(P <0.05);银杏叶提取物对心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的开放有抑制作用, 在1 ∶800 时ICa-L 峰值降低15 %(P <0.05), 1 ∶200 时ICa-L 峰值降低42 %(P <0.05), 均呈浓度依赖性, 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 I-V 关系曲线逐渐上移, 但出现电流峰值的电压不变。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明显缩短APD, 抑制心肌细胞钙离子通道的开放, 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 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保护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与机理。方法: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银杏叶提取物组。通过HE染色观察肾组织损伤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P选择素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呈明显的缺血性改变,P选择素表达明显增强(P<0.01),肾小球内中性粒细胞增加明显(P<0.001);银杏叶提取物组比缺血再灌注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缺血性改变减轻,P选择素表达减少(P<0.01),肾小球内中性粒细胞较缺血再灌注组减少(P<0.001)。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P选择素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46.
银杏淀粉的分离和纯化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用重结晶法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银杏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凝胶过滤色谱表明:银杏直链淀粉的分子量比玉米直链淀粉的小,而支链淀粉的分子量则具有较宽的分布。银杏直、支链淀粉的碘亲和力分别为19.19%和0.13%,蓝值分别是0.85和0.12,γmax为626nm和564nm;银杏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为33%。  相似文献   
47.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银杏植物中阿曼托黄素、白果素、银杏黄素异构体、金松双黄酮含量。银杏叶、外种皮、白果提取液的分析采用Elite Hypersil ODS2(4.0 mm×200 mm,5μm),以甲醇-有机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5℃。4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98.3%~101.0%,RSD为1.74%~2.23%。银杏叶和外种皮中均含有4种单组分双黄酮,其中白果中双黄酮总量最低,银杏叶中最高。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银杏中双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8.
尹春园  张聪  孙明谦  林力  刘建勋 《质谱学报》2020,(1):57-65,I0003
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 MS)在负离子模式下分析3种银杏双黄酮(7-去甲基银杏双黄酮、金松双黄酮、异银杏双黄酮)的质谱裂解途径。结果表明,3种化合物具有相似的裂解途径,均易丢失CH 3OH和CO 2,且该类成分在Ⅰ—C环和Ⅱ—C环发生多种Retro-Diels-Alder(RDA)裂解,可进一步失去取代基,得到相应的特征碎片离子。该结论可为银杏双黄酮类的结构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9.
50.
银杏黄酮苷的水浸提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水浸提银杏黄酮苷的方法,探讨了影响黄苷浸出率的主要因素以及最适的精制方法。结果表明:水为提取剂,在90℃水溶回流浸提银杏叶2次,每次4h。经沉淀,过滤,浓缩后,用树脂精制。冷冻干燥后,制得总黄酮苷含量高的提取物。采用HPLC法监控工艺过程及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