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综述了近几年关于大分子自组装途径的研究进展,根据胶束化驱动力的不同,按氢键、静电作用、外界条件变化(温度、化学变化或包结络合作用)及刚性链诱导4个方面介绍了实现大分子自组装的新途径,对大分子自组装的原理及过程进行了介绍,行对自组装体的结构特点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新的大分子自组装前体的合成方法及自组装途径的研究、对大分子自组装体进行化学修饰以及大分了自组装体的应用研究是大分子自组装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2.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pH 7.4),运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邻菲罗啉锌(Zn(phen)2+3)与小牛胸腺DNA(ct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显示,ctDNA对Zn(phen)2+3的荧光猝灭机制属于静态猝灭。根据修正的Stern-Vomer方程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并结合Van′t Hoff方程计算出相应的热力学参数,焓变值(ΔH=-7.029kJ/mol)和熵变值(ΔS=50.631J/(mol·K)表明静电作用力是维持Zn(phen)2+3-ctDNA复合物稳定的主要作用力。此外离子强度实验和KI荧光猝灭实验也证实了Zn(phen)2+3与ctDNA间通过静电作用的方式结合,而不是沟槽作用和嵌插作用。  相似文献   
23.
尚洪山  何国锋 《煤炭学报》1999,24(5):538-542
采用静电场研究了添加团聚剂的水相中煤脱除成灰矿物的试验结果, 发现强的静电作用能促进煤中成灰矿物的脱除, 但可燃质收率有所降低; 另外, 添加某些化学药剂可进一步提高脱灰效果. 静电场的影响作用与成灰矿物颗粒本身的电特性有关, 强的静电作用有助于成灰矿物存在于水相中.  相似文献   
24.
长烃链黄药对贱金属氧化物的浮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长烃链(到癸基)黄药对Ni、Cu(Ⅱ)、Zn和Fe(Ⅲ)氧化物的可浮性。这种浮选是一个与pH有关的过程,它遵循静电作用机理,氧化物的浮选回收率与它们的等电点有关。随着黄药烃链长度的增长,氧化物的回收率提高,随黄药烃链中的碳原子个数增加,浮选速率常数线性提高。在pHl0.5时,可从ZnO和Fe203中优先浮选CuO和NiO。  相似文献   
25.
β淀粉样蛋白1-40和1-42的聚集性质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β淀粉样蛋白 (Aβ)是阿尔茨海默症 (AD)患者脑中斑块的核心蛋白 ,它由多种衍生自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不同长度的肽组成 ,其中Aβ40和Aβ42是主要的组分。我们通过电镜研究了这两种蛋白的纤维形成过程。在溶液中Aβ42倾向于形成斑块状沉积 ,而Aβ40则更易于形成典型的纤维。这种不同可能由Aβ42的相对更为紧密的二级构象所致。根据这些数据 ,我们推测静电作用对于早期Aβ42聚集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能为理解Aβ40和Aβ42在病理中的不同作用给出一些提示  相似文献   
26.
用环境干燥法,通过静电作用制备了SiO2气凝胶/壳聚糖复合材料.SiO2气凝胶为基体,乙醇水溶液为分散介质,三聚磷酸钠为强电解质.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分析其形貌和组成,并实验研究了此复合材料对药物庆大霉素(Gen)的担载能力.结果表明,这种SiO2气凝胶/壳聚糖复合材料对药物包覆率为17.32%.  相似文献   
27.
《Planning》2016,(4):165-170
采用实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MD)结合的方法研究无机盐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溶液黏度影响的规律及微观机制。结果表明:无机盐对溶液黏度影响较大,其中Ca Cl2和Mg Cl2对溶液降黏作用强于Na Cl,且当Ca Cl2和Mg Cl2浓度相同时Mg Cl2的降黏作用更加明显;当溶液中加入无机盐时,由于盐离子与聚合物中羧酸根基团的静电吸引,使其在聚合物周围形成阳离子层,从而减弱了聚合物分子链上羧酸根基团之间的排斥作用,导致分子链收缩,进而降低溶液的黏度;相比于Na+和Ca2+,Mg2+更易靠近HPAM分子链,对分子链构型及黏度的改变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8.
研究4种十二取代叔胺(DRN,DEN,DPN和DBN)对高岭石的浮选行为。发现4种叔胺对高岭石的浮选捕收能力都较好,其中DEN最好,浮选回收率最高可达92%以上。4种叔胺主要依靠静电引力吸附在高岭石表面,在酸性pH范围内,浮选高岭石的回收率较高,随着pH的增大,叔胺的阳离子组分减少,使得浮选回收率下降。Zeta电位研究表明,高岭石在整个pH范围内,表面主要带负电,4种叔胺与高岭石作用后,能显著增加高岭石的Zeta电位。红外光谱研究表面,4种叔胺主要与高岭石表面发生了电性作用的物理吸附。叔胺中N原子上的取代基的给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是造成4种叔胺浮选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9.
本研究利用载体材料纤维素纳米晶(CNC)、木瓜蛋白酶(papain,PA)以及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on-ionic polyacrylamide,n PAM)的表面电荷特性,制备了新型的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利用Zeta电位分析,探寻固定化过程中的静电作用机制;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固定化PA的组成成分和各物质的相互作用。通过对固定化过程中的各因素进行研究,得到了制备该固定化酶的最优条件,分别为p H 5.0,CNC和PA质量比为36:1(CNC/PA),n PAM(5%质量分数)的添加量为0.3 m L,酶层自组装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酶活回收率达85.8%。随后,对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动力学参数研究显示固定化酶的Vmax/Km值(1.40 min-1)明显高于游离酶(0.80 min-1),表明所制备的固定化PA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更广的最适p H范围和温度范围以及操作稳定性,在重复使用5批次之后,相对酶活仍在96.5%以上。可见双层自组装技术是一种进行固定化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