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27篇
  免费   852篇
  国内免费   659篇
工业技术   14138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479篇
  2022年   454篇
  2021年   448篇
  2020年   434篇
  2019年   468篇
  2018年   243篇
  2017年   347篇
  2016年   432篇
  2015年   431篇
  2014年   901篇
  2013年   735篇
  2012年   792篇
  2011年   724篇
  2010年   704篇
  2009年   662篇
  2008年   783篇
  2007年   635篇
  2006年   510篇
  2005年   530篇
  2004年   481篇
  2003年   400篇
  2002年   376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237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196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用CFD软件对逆流降膜蒸发过程进行了实验模拟研究,研究了速度边界层、热边界层和浓度边界层的变化对降膜蒸发传热传质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建立一维逆流降膜蒸发的数学方程编程求解出了对流传热传质的Nu数和Sh数,利用Fluent软件模拟出的实验结果采用回归分析得出了气液流量比Raw、流道的长宽比αL、空气进口无量纲温度θai以及空气进口Re数与Nu数、Sh数之间的无量纲关系式,可为降膜蒸发换热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气液交叉流(GLCA)除尘系统通过分布板形成阵列液柱群捕获尾气中的颗粒物,其运行能耗主要集中于循环水耗。为降低循环液量,以迎风面布膜的非均匀降膜阵列代替原液柱。采用大涡模拟(LES)和离散相模型(DPM)对GLCA系统除尘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所得模拟结果与实验吻合。结合某氨酸法复合肥生产线尾气数据,以比电耗为评价标准,利用所得模型对降膜槽的迎风面布膜角度进行寻优。结果表明,研究条件下非均匀降膜式GLCA系统达到最低运行能耗对应的最佳布膜角度为70°,单位体积尾气的质量除尘效率达到80%时对应的比电耗可低至1.83×10-4 kW·h·m-3,与燃煤电厂电除尘器1级能效相当。  相似文献   
103.
针对光伏系统渗透率增高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带来的严峻挑战,考虑到光伏功率预测技术精度高度依赖于数据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光伏电站历史出力数据修正方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在建立复杂非线性映射关系的优越性,引入皮尔逊相关系数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选择与目标光伏电站出力相关性高的电站作为基准光伏电站,并结合光伏出力的空间相关性特征与基准光伏电站的出力数据对目标光伏电站失准及缺失数据进行修正,以解决由人为因素或数据采集系统老旧带来的光伏数据失准问题,并通过山东省聊城市的光伏历史出力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04.
《广东电力》2021,34(5)
针对变压器内部过热问题,研究片式散热器散热效率的提升措施。为此搭建竖壁降膜模拟实验平台,并进行不同喷淋孔间距和射流入射角的对比实验,得出结果:相比喷淋孔间距为3.4 cm,喷淋孔间距为1 cm所测得的液膜覆盖率提高约50%;相比90°入射角,45°入射角所测得的液膜覆盖率提高约60%。同时,根据模拟实验结果设计了2种在运变压器的喷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不淋水实验,普通喷淋和改进喷淋实验测得的散热器出油口降温幅度分别为9.2 K和11.2 K。改进喷淋方案通过提高散热器外壁的液膜覆盖率,增大水膜与外壁的对流换热量,使得降温幅度提高了2 K。  相似文献   
105.
《广东电力》2021,34(3)
当微电网运行在离网模式下,接入非线性负载时,负载电流中含有大量谐波,导致微电网中逆变器输出电压谐波含量增大,输出电压波形畸变且幅值降低。为此,基于离网型逆变器的阻抗模型,从逆变器输出阻抗的角度出发,分析输出电压畸变以及电压跌落的原因,通过模型降阶,得到静止坐标系下的比例降阶多谐振(proportion and reduced-order multi-resonant, PROMR)控制器。该控制器无需进行坐标变换,计算量小,可以对各次谐波进行抑制。同时,采用负载电流低通正交前馈(load current low-pass quadrature feedforward, LCLPQF)控制策略,进一步抑制输出电压的跌落。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PROMR控制器+LCLPQF策略"的阻抗重塑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输出电压波形,抑制输出电压跌落。  相似文献   
106.
依据概率密度逼近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监督特征排序,应用于特征选择降维.实验证明,这种方法与一些现有的方法相比,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7.
经过20余年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最近10余年乌江、澜沧江等多个特大流域梯级水电站群的集中投产,我国逐步形成了世界水电史上极其罕见的大规模互联水电系统.受持续攀升的系统规模、急剧增加的电站数目、形式各异的运行约束、复杂多变的调度需求等综合因素影响,大规模水电调度维数灾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我国能源高效配置的关键基础科学难题.为此,本文围绕我国快速发展的大规模水电系统,深入剖析了维数灾问题的产生根源,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需要深入开展研究的方向建议,以期为我国水电调度理论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具体细致地阐述了等值电阻法,研究不同配电网中的数据比,演算出了等值电阻法的计算方式.通过全面剖析线损演算方法,并在此基本要求之上,更加深入地推导出了使线损降低的各种办法,主要切入点是技术与管理这两个方面,就降低线损的技术方法进行了着重的解释,与此同时与某供电公司工程真实的实际案例相互结合论证,对于实际得到的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与对比,给出了降低线损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措施.  相似文献   
109.
《应用化工》2021,(1):144-151
论述了具有绿色环保、价格友好和独特的油藏适应性优点的微生物降粘技术及其作用途径,主要包括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实现润湿反转、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乳化分散原油的乳化降粘途径;利用生物酶与微生物自身代谢转化作用实现的有氧/无氧降解降粘途径。此外,还讨论了微生物降粘技术目前仍存在的诸如发酵产量较低,单一生物表面活性剂降粘效果差等关键问题及其研究现状,并对微生物降粘技术下一阶段的研究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0.
采用接地系统辅助设计软件包CDEGS,结合工程实例对局部换土、深井接地、引外接地和敷设接地极(接地模块或离子接地棒) 4种高土壤电阻率变电站常用降阻措施进行了仿真计算。基于计算结果分析了每种降阻措施的降阻特性,并提出了工程应用建议。此外,在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前提下,探讨了如何合理选择降阻目标避免过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