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37篇
  免费   2133篇
  国内免费   1169篇
工业技术   36439篇
  2024年   219篇
  2023年   871篇
  2022年   799篇
  2021年   958篇
  2020年   833篇
  2019年   899篇
  2018年   457篇
  2017年   650篇
  2016年   798篇
  2015年   983篇
  2014年   1947篇
  2013年   1701篇
  2012年   2015篇
  2011年   2244篇
  2010年   2229篇
  2009年   2132篇
  2008年   2326篇
  2007年   1820篇
  2006年   1652篇
  2005年   1447篇
  2004年   1353篇
  2003年   1122篇
  2002年   819篇
  2001年   855篇
  2000年   719篇
  1999年   609篇
  1998年   512篇
  1997年   531篇
  1996年   509篇
  1995年   479篇
  1994年   407篇
  1993年   350篇
  1992年   291篇
  1991年   281篇
  1990年   245篇
  1989年   218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9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通过对航空发动机在油门角度变换情况下的工作状态的研究,构造某型航空发动机内部结构的三维模型,利用油门杆角度参数实时驱动发动机三维模型模拟运动,并对发动机工作状态下的空气流动、温度变化、喷油燃烧、喷射尾焰等效果进仿真模拟。  相似文献   
22.
以1-氨丙基-3-甲基咪唑溴盐和L-赖氨酸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多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1-氨丙基-3-甲基咪唑赖氨酸([APmim][Lys]),用于对CO_2的吸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等对其进行表征。采用单因素法研究浓度和温度对离子液体吸收CO_2效果的影响;探讨了该离子液体的循环稳定性。结果发现:在30℃时,质量分数为20%的[APmim][Lys]离子吸收液具有较好的吸收效果,对CO_2的吸收量可达1.72 mol/mol IL;经过7次循环吸收-解吸操作,吸收率仍高于89.5%,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23.
郜天柱  胡志强  杨翊  林扬 《机器人》2019,41(2):222-231
由水空两栖机器人的应用需求出发,从理论计算、仿真以及实验三方面设计了一种涵道风扇推进器.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风扇和电机在2种介质中的工作曲线,提出了风扇推力系数和转矩系数的预估模型.通过选取适当的预估参数,得到了风扇和电机的设计参数.根据理论计算结果,选取了一种较为合适的风扇和电机的组合方式.为了验证理论计算的可靠性,对仅考虑扇叶的理想情况进行了CFD(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分析.为了研究实际的涵道风扇推进器的工作情况,还对考虑涵道整体表面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了CFD仿真分析.最后,对该组合方式的涵道风扇推进器进行了实验,得到了涵道风扇在水下和空气中的实测推力系数分别为1.47×10-4和2.48×10-4,实际情况下仿真结果与其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0.9%和3.6%,接近于实验本身的不确定度;得到的空气中的推力可达55 N以上,水下推力可达245 N以上,均可以满足2种介质中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4.
经通过分析超临界CFB机组在深度调峰方面的优势,结合600MW超临界CFB机组的实际运行工况,提出机组在深度调峰前应开展的试验工作。研究600MW超临界CFB机组的深度调峰过程,从汽机、锅炉、电气等方面提出有效的技术措施,解决深度调峰可能带来的锅炉流化不良、环保参数控制困难等问题。通过在600MW超临界CFB机组上应用,机组在30%负荷深度调峰运行,工况稳定,各项参数正常,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5.
26.
基于FLUENT软件的流体体积(VOF)模型研究了不同壁面滑移程度以及不同流道结构参数下4层等厚熔体通过层叠器倍增为8层熔体时,流道中熔体的分层情况变化。结果表明,壁面滑移程度的降低会促使熔体在上下壁面聚集,进而导致上下壁面处熔体层厚增加;汇流段与出口段间圆角半径、汇流段扩压角和平衡段长度这3个结构参数则只会影响熔体在左右壁面的聚集,进而影响各层熔体的尺寸精度,且其中扩压角的影响程度最大,平衡段长度次之,圆角半径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发展,二氧化碳在油田驱替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在实际应用期间,二氧化碳都处于超临界状态,具备极高的溶解能力与萃取能力。当前,在美国与加拿大等国家,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油方式已经成为了提升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方式,能够形成良好的注入能与原油的混合流体,并在相互混合之后,形成良好的流体间转换形式,不存在界面与表面张力,能够将残余油的饱和度降到最低。在实际处理期间,可通过相互混合与动力混合的方式,形成驱油模式,并在接触之后,不断从油中提取与萃取碳轻质成分,在相互混合之后,能够替代化学剂使用,可形成良好的使用机制与原理,为其后续发展与进步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在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油使用中,不同渗透率会形成不同的影响机制,应针对渗透率进行合理的分析,了解具体影响情况,确保在仔细分析的情况下,取得良好的分析效果。  相似文献   
28.
通过实验对4种吸附剂吸附高纯CO_2中的水进行了研究,从吸附原理方面对实验结果分析阐述,采用CNA-2和国外-1吸附剂吸附高纯CO_2中的水,均可以达到电子级CO_2国际质量指标,CNA-2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29.
李子辉  蒋晶  金章勇  蔡泊志  曹永俊  李倩 《化工学报》2020,71(12):5842-5853
以聚己内酯(PCL)为基体,添加不同含量聚乳酸(PLA)熔融共混制备具有不同分散相形态的PCL/PLA共混物,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微孔发泡工艺制备不同发泡倍率和开孔率的PCL/PLA多孔材料用于吸油应用。针对边长3 mm正方体样品溶解度实验发现100 min后CO2在PCL中已达到饱和吸附状态。PLA分散相含量的增加显著增大了PCL/PLA共混物泡孔密度,并使共混泡孔尺寸减小且分布更加均匀;发泡温度升高6℃,泡孔尺寸增大50%,发泡倍率增大38%,开孔率减小了20%。PCL/PLA开孔材料具有明显的亲油疏水性,发泡倍率越高,疏水性越好;针对花生油和硅油的吸油实验发现材料吸油率与发泡倍率和开孔率整体呈正比,实际吸油量高于理论计算值,10次循环吸油测试后样品吸油率仅降低8.5%,材料吸油量与油品特性黏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30.
前不久,水利部对21世纪头20年我国小水电发展作出新的战略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300个装机10万kW以上的小水电大县,100个装机20万kW以上的大型小水电基地,40个装机100万kW以上的特大型小水电基地,10个装机500万kW以上的小水电强省。规划还确定,发展农村水电,实施小水电代替燃料生态保护工程。通过大力发展小水电,规划到2020年解决1.04亿农村居民的生活燃料,每年减少砍柴1.49亿m^3,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100万t,获得生态效益360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