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4篇
  免费   481篇
  国内免费   122篇
工业技术   195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阎家麒  王锋  杨文艳 《江苏化工》2005,33(Z1):135-137
采用牛肝酯酶拆分紫杉醇侧链合成中生成对映异构体化合物的新方法.牛肝酯酶催化拆分顺-3-乙酰氧基-4-苯基氮杂环丁酮,得到(S)-(-)-醇和标的产物(R)-(+)-乙酸酯. 所得(R)-(+)-乙酸酯反应产率≥97% ,光学纯度≥99.6%. 牛肝酯酶可以作为手性合成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2.
一般认为抗 HBs是HBV感染后产生免疫力的标志 ,而肝功反复异常者在临床上偶见抗 HBs阳性 ,为了明确诊断 ,我们对 5 8例抗 HBs阳性患者血清进行HBVDNA检测 ,并对其中 14例进行了肝组织免疫组化双标志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5 8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男性 40例 ,女性 18例 ,年龄 17~ 5 8岁 ,平均年龄 3 5岁 ,全部患者均有反复肝功能异常病史 ,乙肝标志物单项抗 HBs阳性。除 2例尚有HDAg阳性外 ,其余患者甲、丙、丁、戌、庚型标志均阴性 ,并已排除酒精性、药物性 ,中毒性肝炎及脂肪肝。HBVDNA检测采…  相似文献   
23.
精制胸腺活性肽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考察精制胸腺活性肽免疫学活性。方法 建立BALB/c小鼠肝细胞肿瘤(腹水型)模型,经腹腔连续注射肝肿瘤细胞15d,检测各种生命指标,以观察抗肿瘤效果。同时用E-玫瑰花环实验及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评价其生物学活性。结果 抗肿瘤实验表明,生命各项指标均优于盐水对照组,用药组10d、15d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E-玫瑰花环及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均显示精制胸腺活性肽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精制胸腺活性肽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4.
在肝切除、肝移植等手术计划中,精确地计算残肝体积至关重要,它能够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败.文中结合临床上肝外科手术的术式,提出了能够实时、准确地计算出基于肝脏管道供血分布的残肝体积的算法.首先基于个体化肝脏CT数据,通过分割和细化2个步骤建立肝实质三维模型及肝内管道的抽象树状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人机交互灵活地选定肝内管道分支数目和分支起点,并基于多背景距离变换计算肝脏供血分布和各部分所占比例,从而得到准确的残肝体积.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速度快,对肝切除结果的模拟和计算精度能满足实际临床需求,可为手术计划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5.
研究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Z-Leu-leu-leu-CHO)诱导肝癌细胞Hep3B凋亡的作用与机制.实验采用不同浓度梯度和时间梯度,通过荧光显微镜、Hoechst33342染色、MTT检测和Western 印迹分别检测MG132 对Hep3B细胞的形态、凋亡小体形成、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MG132能够选择性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对正常肝细胞没有明显影响.此外,MG132可以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诱导肝癌细胞Hep3B凋亡,呈现剂量和时间的双重依赖性.提示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来达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方法是可行的,MG132此类药物的研究与应用将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肝纤维化是众多慢性肝脏疾病的常见表现,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引发肝癌。肝纤维化的准确评估对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等至关重要。目前,肝纤维化的诊断通过肝穿活检判断,有创且有并发症危险。为此,基于影像学的无创诊断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通道注意力与空间注意力机制改进的用于肝纤维化区域的自动化分割U-Net (liver fibrosis region segmentation network based on spatial and channel attention mechanisms,LFSCA-UNet)。方法 依据Attention U-Net的改进方式,围绕U-Net的跳跃连接结构进行基于注意力的改进,在AG (attention gate)的基础上,加入以ECA (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模块为实现方式的通道注意力机制,依据加入ECA的位置,LFSCA-UNet分为A、B、C共3个子型。结果 在肝数据集上与其他实验网络进行评估对比,本文提出的LFSCA-UNet网络结构平均Dice系数达到了93.33%,相比原始U-Net的Dice系数提高了0.539 6%。结论 本文方法将空间注意力机制与通道注意力机制进行结合,有效提高了肝纤维化区域的分割精度,对空间注意力模块使用通道注意力模块优化输入和输出,增加了网络的稳定性,提升了网络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27.
肝病一直是我国高发疾病,肝储备功能是肝病诊治中重要的生理参数,医院传统方法采用采血比色法进行肝储备功能测量.利用吲哚氰绿ICG色素指示剂对805 nm波长光的吸光效应,患者注射ICG色素,分别采集0 min、5 min、10 min、15 min的血液样本,通过比色测量,绘制ICG浓度代谢曲线,测量肝储备功能.为了避免采血法对测量结果和病人的不良影响,提出基于色素谱吸收原理的无创肝储备功能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案.实验证明,利用805 nm和940 nm敏感波长以及吲哚氰绿ICG色素吸光特性,能较好地实现无创肝储备功能测量.  相似文献   
28.
2009年1月13日,北京二炮总医院运用“达芬奇”机器人为患者实施了全国首例肝部肿瘤、胆囊和直肠癌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胰腺的准确分割是胰腺癌识别和分析的重要前提。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主流胰腺分割网络大多是编码—解码结构,对特征图采用先降低再增加分辨率的方式,严重丢失了胰腺位置和细节信息,导致分割效果不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3D路径聚合高分辨率网络的胰腺分割方法。方法 首先,为了捕获更多3D特征上下文信息,将高分辨率网络中的2D运算拓展为3D运算;其次,提出全分辨特征路径聚合模块,利用连续非线性变换缩小全分辨率输入图像与分割头网络输出特征语义差异的同时,减少茎网络下采样丢失的位置和细节信息对分割结果的影响;最后,提出多尺度特征路径聚合模块,利用渐进自适应特征压缩融合方式,避免低分辨率特征通道过度压缩导致的信息内容损失。结果 在公开胰腺数据集上,提出方法在Dice系数(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DSC)、Jaccard系数(Jaccard index,JI)、精确率(precision)和召回率(recall)上相比3D高分辨率网络(3D high-resolution net,3DHRNet)分别提升了1.41%、2.09%、2.35%和0.49%,相比具有代表性编码—解码结构的胰腺分割方法,取得了更高的分割精度。结论 本文提出的3D路径聚合高分辨率网络(3D pathaggregation high-resolution network,3DPAHRNet)具有更强的特征位置和细节信息的保留能力,能够显著改善在腹部CT(computed tomography)图像中所占比例较小的胰腺器官的分割结果。开源代码可在https://github.com/qiuchengjian/PAHRNet3D获得。  相似文献   
30.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the nano-apatite on the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vitro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nano-apatite was synthesized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it was characterized with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the Zataplus. The influence on the expression of the c-myc and p53 gene in the human hepatocellalar carcinoma cell lines were tested with the TEM and hybridization in situ. The TEM and the Zataplus analyses show that the nano-apatite is distributed homogenously in size and needle-shaped sizes, which ranges from 67.5 nm to 88.3 nm. It is found that the nanoapatitet increases the volume of the human hepatocellalar carcinoma cells, makes extensive cytoplasmic vacuolization, the mitochondria swelling, chromatin in nucleus dispersed partially and condensed around the nuclear membranes. The interspace in nuclear membranes were separated and even the cytoplasm dissolved.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the c-myc gene is inhibited, but the p53 /s enhanc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nano-apatite enables the oneosis of the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by down-regula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the c-myc and up-regula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the p53 in vitr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