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2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41篇
工业技术   3726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51.
研究了脲醛改性呋喃树脂合成过程中反应温度、甲醛与尿素的物质的量之比、pH值、加料方式及改性剂等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合成高水分呋喃树脂的较佳工艺条件.通过工艺控制和添加改性剂,制得了树脂砂黏结强度为2.28MPa,水的质量分数为18.9%,游离甲醛的质量分数为0.23%,黏度(20℃)为31mPa·s,外观为棕红色透明液体的呋喃树脂.  相似文献   
52.
对织物上甲醛含量的测试方法,我国有两项国家标准,分别规定了游离甲醛和释放甲醛的测试方法。本文通过中国国标的两种甲醛测试方法对抗皱处理后的纯棉织物进行测试,得出两种测试方法的相关关系,蒸汽吸收法测试的甲醛含量远远大于水萃取法测试的游离甲醛含量。随着树脂浓度的增大,游离甲醛和释放甲醛的含量会增大;随着烘焙温度的增加,游离甲醛逐渐增加,释放甲醛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3.
玉米须脂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吉林省吉林地区产玉米的花柱和柱头中,分别经石油醚和乙醇提取、柱层析粗分、制备性薄层板细分、混合溶剂重结晶得到两个化合物,通过高效薄层、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分别确定为亚油酸(Ⅰ)和β-谷甾醇(Ⅱ),其中亚油酸(Ⅰ)是在玉米须中首次分离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54.
目前传统工艺和配方制得的脲醛胶胶合的板材残留的甲醇超标,是世界上公认的潜在致癌物。因我国人造板普遍存在“甲醛”超标,国家为了保证公民的身体健康,规定脲醛胶胶合的板材甲醛释放量每100g板材小于9mg方可在室内使用。  相似文献   
55.
脲醛-三聚氰胺甲醛复合树脂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尿素、三聚氰胺、甲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游离甲醛含量较低、耐水性能优良的脲醛-三聚氰胺甲醛复合树脂胶粘剂.研究了原料配比、加料方式、加料时间、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物中游离甲醛含量的影响,测定了产物的性能.结果发现,当n甲醛:n尿素:n三聚氰胺=1.8:1:0.35,温度为85 ℃,pH=9.5时,所合成的树脂游离甲醛含量较低,耐水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56.
基于酶与底物结合出现游离氨基酸增多的现象建立了检测酶促反应底物存在的新方法。以蔗糖酶与α-淀粉酶为研究对象,采用茚三酮比色法考察了反应温度、pH、酶浓度等因素对因反应造成游离氨基酸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pH=8、0.1%的蔗糖酶条件下,因反应变化的游离氨基酸的量与蔗糖质量分数在0.02%~0.08%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37.07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75%~5.11%,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6.32%~101.31%。α-淀粉酶有相似的结果,方法检出限、相对标准偏差、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317mg/mL、2.79%~5.88%、92.82%~100.86%。  相似文献   
57.
通过牛乳液中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分析杀菌温度、均质压力、乳化剂类型、CLA添加量对牛乳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脱脂乳中添加0.17%的CLA稳定性较好,口感纯正;当灭菌温度超过100℃时,CLA含量明显降低;以单苷酯、三聚苷酯和蔗糖酯的混合乳化剂,按1∶1∶2混合的乳液稳定性好;35MPa以上的均质压力下,乳液中的脂肪球细小,分布均匀,口感细腻。  相似文献   
58.
采用尿素包合法对由棉籽油异构化所制备产品中的共轭亚油酸进行富集,研究得到了最佳的富集条件为m(混合脂肪酸)∶m(尿素)∶V(乙醇)=1∶1.4∶5.6,包合温度为0℃,包合时间为10h.在此条件下,共轭亚油酸的含量可由56%提高到82%左右.  相似文献   
59.
Fe、Si对工业纯铝晶粒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AlTiB晶粒细化剂对高纯铝、工业纯铝的细化及Al-10Ti中间合金、Fe、Si对工业纯铝的细化,研究了Fe、Si在工业纯铝晶粒细化过程中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0.3%的AlTiB晶粒细化剂对工业纯铝有良好的细化效果,但不能细化高纯铝;Fe、Si作为晶粒细化剂单独加入时,有不同程度的细化作用。分析认为,Fe、Si在工业纯铝晶粒细化过程中有双重作用,即促进型壁晶核的游离和增加α-Al在型壁形核的质点数目。  相似文献   
60.
本实验用溴溶剂和氨水—碳酸铵溶液浸取硫化铜矿和游离氧化铜矿的合量 ,在其残渣中测定结合氧化铜矿 ;另称取一份试样 ,用氨水—碳酸铵加少量硫酸羟胺浸取游离氧化铜矿 ;由二份称样测得的铜矿物结果中 ,用差减法得出硫化铜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