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王伟 《纯碱工业》2023,(6):24-26
氯碱生产中,次氯酸钠的生产是用氯气和15%~18%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合格的次氯酸钠指标为:有效氯>10%,碱含量0.1%~1%,颜色呈淡黄色。影响次氯酸钠质量的因素有:除害系统循环液的温度,进除害系统的氯气携带铁离子等杂质成分,除害吸收塔的运行状况,次氯酸钠过饱和,饱和次氯酸钠的取样分析,饱和次氯酸钠溶液中的碱含量。针对这些因素,我们通过安装温度连锁控制温度,加装过滤器隔离杂质,更换性能更优的填料优化设备性能,安装ORP分析仪实时监控,对取样和测定过程可能出现的误差操作纠正,适度提高碱浓度,来实现产出合格的次氯酸钠。  相似文献   
12.
分析次氯酸钠有效氯、游离碱在线检测难点与存在的问题,通过多组分超声波浓度计实现在线分析,达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有效氯选择电极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基于次氯酸钙活性膜的有效氯选择电极的研制和应用。电极的线性范围为10^-2至10^-5mol/L,检测下限为2×10^-6mol/L。电极斜率为55mV。所研制的电极已用于水样中有效氯的测定,水样分析结果与滴定法相符。  相似文献   
14.
15.
为探讨村镇供水工程的适宜次氯酸钠消毒模式,本文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从消毒液品质及其对水质的影响、消毒效果及运行成本三方面对不同应用模式开展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离子膜法电解次氯酸钠发生器所产次氯酸钠溶液的有效氯浓度高,分别是无隔膜法、隔膜法电解设备产物和商品次氯酸钠溶液的10.75倍、4.51倍和1.41倍,其杂质氯酸盐和亚氯酸盐浓度极低,投入水体后对水质的影响程度最小;对大肠杆菌的消毒效果表明,4种次氯酸钠消毒应用模式均能在10 min内有效灭菌,采用离子膜法发生器消毒产生的副产物三卤甲烷最少;离子膜法发生器的电耗、盐耗相对较低,运行成本比无隔膜法、隔膜法、商品次氯酸钠溶液分别低46%、56%和81%。由于上述优势,在村镇供水中采用离子膜电解次氯酸钠发生器消毒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对GB/T7069—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次氯酸盐漂白色牢度》中有效氯试验液的配制方法进行了补充,从直接标定次氯酸钠原液并计算其有效氯浓度着手,可使试验液的配制过程更快捷。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桐乡市城市污水处理厂运用含有效氯10%的NaClO液体控制由诺卡氏菌大量增殖为主引起的丝状菌性污泥膨胀实例.详细阐述了NaClO液体投加方法,包括投加点的选择、加氯量、投加次数的确定、活性污泥再培养等.  相似文献   
18.
19.
以氧化铝/氧化镁为载体,采用浸没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镍基催化剂,并利用BET、环境扫描电镜和热重-差热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催化次氯酸钠分解产生有效氯的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镍基催化剂的孔主要集中在中孔,这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镍基催化剂合适的焙烧温度为450℃;三氧化二镍合适的负载量为14%(质量分数);采用三氧化二镍负载量为14%并在焙烧温度为450℃条件下制备的镍基催化剂处理化学需氧量(COD cr)为6 000 mg/L的有机废水,当直接使用次氯酸钠处理有机废水时COD cr减小至5 554 mg/L,而加入镍基催化剂后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COD cr降为600 mg/L,且处理后的废水基本无色无味。  相似文献   
20.
郝明松  陶鑫  邵金 《中国氯碱》2023,(4):1-6+52
离子膜烧碱事故氯装置烧碱在吸收氯气过程中,游离碱逐渐减少,有效氯逐渐上升,氯气吸收速度随着游离碱浓度降低而降低。成品次氯酸钠浓度控制有效氯10%以上,游离碱的浓度控制在1%以下,如何精确控制游离碱浓度困扰着次氯酸钠生产企业。采用近红外线控制取代原先的氧化还原电位测量能够准确判断有效氯含量及游离碱浓度,稳定装置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