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1篇
  免费   1405篇
  国内免费   830篇
工业技术   1225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287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320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408篇
  2014年   568篇
  2013年   497篇
  2012年   736篇
  2011年   868篇
  2010年   661篇
  2009年   682篇
  2008年   732篇
  2007年   848篇
  2006年   696篇
  2005年   592篇
  2004年   474篇
  2003年   416篇
  2002年   368篇
  2001年   291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We have examined two aspects of the dynamics and biogeochem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in Lake Biwa. One is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cyanobacteria as it relates to the ‘first gyre’ in the north basin of Lake Biwa. We could easily measure the first gyre using a vessel‐mounted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s profiler. We were able to quantify the dynamics of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tructure of currents and water temperature of this gyre. The first gyre did not remain at a fixed position; it moved north and south according to the growth of the gyre. This may play a role in the redistribution of cyanobacteria from place to place in the north basin. The second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dynamic we measured was oxygen consumption rates from 1994 to 2000. We found that the minimum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the hypolimnion has a clear inver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apparent oxygen consumption rates in the 80–85 m depth layer. As a reduction in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the hypolimnion can have a serious impact on benthic organisms, we concluded that the Lake Biwa environment should be monitored carefully and systematically.  相似文献   
22.
A method for contactless measurement of the shielding critical current density and its dependence on the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is described and analyzed. The obtained value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measured resistively on two different samples. It is shown that the shielding critical current densityJ cs and the intergranular transport current densityJ cr are identical if the measurement conditions are similar. A degradation ofJ cs measured in the external field with AC ripple has been observed.  相似文献   
23.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to compensate voltage sags with minimum energy injection for a series‐connected voltage restorer using a micro‐SMES. A circuit for extracting the fundamental symmetrical components from sag voltages and a minimum energy injection algorithm is described. Simulations of voltage sag compensation have been carried out using PSCAD/EMTDC for various fault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confirm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show the possibility of reducing the size of energy storage devices. © 2002 Wiley Periodicals, Inc. Electr Eng Jpn, 141(3): 70–80, 2002;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cience ( www.interscience.wiley.com ). DOI 10.1002/eej.10047  相似文献   
24.
基于一种特定混沌映射的跳频序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使用一种简单的分段线性映射构造混沌跳频序列。用于跳频通信中取代传统的伪随机序列(PN序列),分析了此混沌序列的周期性。平衡性,汉明相关特性和线性间隔,最后给出了混沌序列的神经网络实现。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此序列具有较好的统计特性。应用于跳频多址通信中,可获得较好的抗干扰。抗截获能力。  相似文献   
25.
东营三角洲演化特征与岩性圈闭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营三角洲是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的主要沉积体系之一,为一大型复合三角洲。该三角洲形成的浊积砂体岩性圈闭是东营凹陷沙三段重要的勘探目标,近几年平均每年发现的岩性油藏石油储量超过千万吨。为了给东营三角洲隐蔽油气藏进一步的勘探提供科学依据,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在建立高频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研究东营三角洲演化过程、古构造坡折发育类型及不同期次三角洲与构造坡折的配置关系,分析这些因素对岩性圈闭形成的重要作用,认为在进积时期推进距离较远(三角洲进积作用大于加积作用)、退积时期湖泛规模较大条件下发育的三角洲朵叶体易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浊积扇.  相似文献   
26.
任何一个软件,在开发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错误。软件测试的目的就是跟踪出软件的错误,不同种类的软件开发和测试工具是不相同的。介绍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方法。主要介绍Telelogical Tau AB公司的TTCN的测试机理,并利用TTCN进行TSM(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高层信令测试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提出一种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的新方法,在零序电压互感器的开口三角侧串联一个可调电感,通过注入一个变频恒流信号寻找配电网的谐振频率,改变可调电感的数值后寻找另一谐振频率,联立2个谐振方程求解电容电流,该方法消除了电压互感器漏抗对测量的影响。开发了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仪,经模拟试验和现场测试表明,该方法具有安全、快捷、准确等特点,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随调式消弧线圈接地配电网。  相似文献   
28.
针对陈家庄凸起北部缓坡带特殊的沉积、构造特征.应用测井曲线来识别层序边界。应用自然电位和电阻率测井曲线的组合来确定层序边界,可根据自然电位基线强烈偏移、视电阻率的突增或突减等异常现象的出现来判别;利用声波时差和电阻率曲线的叠合,在层序边界处常对应△logR的低谷值;应用累计倾角图来识别层序边界优于常规的地层倾角.累计倾角的一阶导数更能突出异常点的位置。测井曲线应用于识别层序边界,有其自身的优势,在该研究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9.
利用沉降离心法将老虎山黄土-古土壤的酸不溶相分离成<2μm、2~45μm和>45μm三个粒级组分,并分别测定了这些组分和全岩的磁化率。结果表明,无论是全岩,还是三个不同粒级组分,它们的磁化率都可以单独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古气候演变的参考指标。其中,<2μm粒级的质量磁化率明显大于全岩和2~45μm、>45μm两粒级,而且其分辨率也明显高于2~45μm和>45μm这两个粒级组分。本实验结果还显示,虽然<2μum的质量磁化率最大,但对全岩质量磁化率的贡献率与2~45μm粒级相当,>45μm粒级的贡献率较低。  相似文献   
30.
人脸识别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脸识别技术在各种应用的推动下发展很快。而近几年中,为避免各种实际应用环境的限制,非约束环境下的人脸识别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文概述了人脸识别的一些主要方法,讨论了影响人脸识别的几个主要因素及其处理方法以及基于视频的人脸识别技术,最后指出了鲁棒的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