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32篇
  免费   1405篇
  国内免费   830篇
工业技术   1226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320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408篇
  2014年   568篇
  2013年   497篇
  2012年   736篇
  2011年   868篇
  2010年   661篇
  2009年   682篇
  2008年   732篇
  2007年   848篇
  2006年   696篇
  2005年   592篇
  2004年   474篇
  2003年   416篇
  2002年   368篇
  2001年   291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博兴洼陷沙四上亚段高精度层序格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博兴洼陷下第三系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十分发育,主要是一套砂泥岩的薄互层,横向变化快,在地震剖面上难以识别和描述,用常规的地质研究方法难以预测砂体的分布趋势。本文应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测井、岩心资料的综合分析,重点对沙四上亚段进行了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共识别出了5个具有等时意义的水进面(四级层序界面),建立了洼陷内沙四上亚段的四级层序格架,在四级层序格架基础上进行了沉积体系分析,并对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对洼陷内隐蔽油气藏的进一步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东海西湖凹陷平湖油气田花港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岩心观察、测井与录井资料,对平湖油气田花港组河流相地层进行了高分辨层序地层分析,识别出2个中期旋回(MSC1与MSC2)与20个短期旋回,建立了研究区的层序地层格架。短期旋回分4种类型并以非对称旋回为主。两个中期旋回为非对称旋回,但MSC2对称性更大,反映了可容纳空间的持续增加。在基准面旋回的控制下,沉积相呈现有规律的辫状河曲流河辫状河曲流河交替演化,在每个中期旋回均以辫状河开端,以曲河流结束,由于中期旋回在长期旋回中的位置不同,曲流河的特征也有所不同。位于中期旋回上升半旋回中部的曲流河及底部的辫状河是研究区的有利砂体,尤其是前者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3.
层序单元体系域划分及勘探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体系域是层序地层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在隐蔽油气藏的勘探中,勘探家们极为重视低位体系域。但体系域的成因意义、是否有不同级别层序的体系域以及如何划分,在实际工作中认识不一致。结合勃海湾盆地的勘探实例,分析体系域的成因机制、组合特征和勘探规律,认为:体系域是基准面变化等因素作用的产物,不同级别的层序都发育着与其对应的体系域:一般情况下,三级层序对应的体系域单元与含油气层的规模相匹配,但四级层序对应的体系域才是隐蔽油气藏赋存的有利部位。图5参6。  相似文献   
14.
应用AR模型的IMU误差系数漂移预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影响IMU误差系数漂移并难于分离的多种因素综合为一种因素,假定IMU误差系数的漂移由一特定系统所引起,从而采用时间序列建模方法进行IMU误差系数漂移的预测。该方法具有消除各因素具体分析中的不确定性并减少其工作员的优点。文中描述了其原理,对某惯组的33个误差系数进行了时间序列建模与预测并得到有效的结果。最后还阐述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系数重要图编码的图像压缩算法。该算法根据量化后的波系数的特点进行了一种期望排序,然后舍掉序列后面大量的零值小波系数,从而得到一个波系数子集,能以少的小波系数来很好地逼近原始图像,省去了零树编码中零树结构带来的大量比特开销。实验表明,该算法与MPEG-4的静止图像压缩算法相比较,重构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值在相同码率下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孙伟  杨义先 《电子学报》1998,26(7):172-174
计算序列的周期相关函数是一个很困难但又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首次给出了线性相关广义几何序列的相关函数,从而部分地解决了Klapper提出的相关函数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测得的竞聚率计算了单体链节在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β(甲基亚硫酰基)乙酯](PSM)中的序列分布。苯乙烯(S)或甲基丙烯酸β(甲基亚硫酰基)乙酯(M)的长序列的概率随着PSM中相应单体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对于S和M摩尔分数大致相等的PSM,单体链节的长序列分布函数值相接近。用与此结构相近的PSM合成的稀土金属络合物,其催化活性不佳。在M短序列分布和S长序列分布较高的情况下,络合物的催化活性最好。所得聚丁二烯的微观结构与PSM中单体单元的分布无关。  相似文献   
18.
We present methods to generate rendering sequences for triangle meshes which preserve mesh locality as much as possible. This is useful for maximizing vertex reuse when rendering the mesh using a FIFO vertex buffer, such as those available in modern 3D graphics hardware. The sequences are universal in the sense that they perform well for all sizes of vertex buffers, and generalize to progressive meshes. This has been verified experimentally.  相似文献   
19.
热欧地区残留可容纳空间分布及储集砂体预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辽河盆地热欧地区勘探程度低,取心资料少,砂体与油气分布具有较强的隐蔽性。针对这一问题,首次将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该区储集砂体分布规律的预测。对地层的重新划分与对比发现,研究区沙三段内部存在着明显的不整合界面SB2。该不整合面的形成期正是河道砂储集体沿层序SQ2-TST沉积初期残留可容纳空间的充填期,因此循着层序界面SB2寻找沉积古地貌低洼区是预测砂岩储集体的关键。对比发现,受断裂与火山岩堆集体的联合控制,古地貌低洼区沿沟谷及火山岩体侧翼的断槽一带展布,钻井证实该带是层序SQ2-TST河道砂体的主要充填区。对这些砂体的成功预测有效地指导了该地区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20.
We have examined two aspects of the dynamics and biogeochem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in Lake Biwa. One is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cyanobacteria as it relates to the ‘first gyre’ in the north basin of Lake Biwa. We could easily measure the first gyre using a vessel‐mounted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s profiler. We were able to quantify the dynamics of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tructure of currents and water temperature of this gyre. The first gyre did not remain at a fixed position; it moved north and south according to the growth of the gyre. This may play a role in the redistribution of cyanobacteria from place to place in the north basin. The second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dynamic we measured was oxygen consumption rates from 1994 to 2000. We found that the minimum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the hypolimnion has a clear inver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apparent oxygen consumption rates in the 80–85 m depth layer. As a reduction in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the hypolimnion can have a serious impact on benthic organisms, we concluded that the Lake Biwa environment should be monitored carefully and systematical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