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4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77篇
工业技术   52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393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305篇
  2003年   314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深度开发油田确定性与随机建模结合的相控建模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26  
总结了储层建模研究的几个基本观点,提出了采用确定性微相建模与随机参数模拟相结合以提高整体建模精度的思路.在微相确定性建模的基础上,采用相控蒙特卡洛模拟预测储层参数分布,生成了参数分布.对低弯度分流河道砂体建模实例的研究结果表明,相控条件下的参数随机模拟精细刻画了储层的非均质性.对于资料信息点足够大的处于成熟开发的油田,采用研究区实际统计分布函数得到的随机模拟结果更接近于地下实际的非均质构型,为油田不确定性评价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992.
根据孤南洼陷的沉积、构造和水化学特征,将其水文地质作用划分为3个水文地质旋回:异常压力的中上始新统-下渐新统旋回、压力过渡状态的中上渐新统旋回和正常压力的中新统--第四系旋回。洼陷的水动力场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中油气生成和聚集的主要层段沙三段和沙二段经历了5个水动力演化阶段,现今主要表现为压实流特征。洼陷的水动力场对油气运聚和成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通过对沙河街组主力储集层在油气运移期(馆陶组沉积末期)古水动力场的数值模拟,发现该时期压实流促使油气向洼陷边缘的越流泄水区聚集成藏,形成了东部孤东断裂带、西北部孤南断层.上升盘及西南斜坡3个油气富集带。  相似文献   
993.
驱油效率和体积波及系数的确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Buckley-Leverett 一维水驱理论出发得到了驱油效率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的数学关系,且驱油效率有最小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实际油藏的驱油效率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的数学模型。利用采出程度驱油效率和体积波及系数三者关系。给出了体积波及系数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的计算公式。根 据驱油效率和体积波及系数计算公式.提出了注水开发后期体积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潜力分析方法和应采取的开发方式。通过实际应用计算结果与已有成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994.
基于C/S和B/S体系结构的数字油田应用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数字油田应用系统是借鉴“数字地球”思想,充分应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遥感技术、介质存储技术,探查及汇集油田的自然和人文信息并与之互动,它融油田勘探开发系统、油田地面工程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于一体,全部实现文本、图形、各类开发数据、工程数据的数字化、网络化及标准化管理.该系统在华北油田进行了实际应用,实现了油田全天侯服务,使专业人员的技术素质由原来的单一型转变为目前的综合型.提高了专业人员综合分析能力和工作效率,全面提升了油田决策者规划设计、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95.
花土沟油田下油砂山组-上干柴沟组藻灰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土沟油田下油砂山组-上干柴沟组藻灰岩储层主要有藻纹层灰岩、藻泥晶灰岩、亮晶鲕粒灰岩、亮晶介屑灰岩、亮晶藻团粒灰岩和陆屑泥晶灰岩等,其中前两类的储层物性较好。藻灰岩储层的形成主要受沉积环境的稳定性、早期淋溶和晚期胶结-充填作用的控制。藻灰岩储层在测井曲线上显示出较高的自然伽马值,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强反射特征。利用这些特征可以进行藻灰岩储层的横向展布分析。经几口井的试油,藻灰岩储层都有油气显示,证实该类储层良好的油气前景。  相似文献   
996.
油气的重力分异作用使油气呈现出有规律的分布,-.般高部位的构造圈闭为气藏低部位的构造圈闭为油藏,但也有低部位构造圈闭为气藏而高部位构造圈闭为油藏的相反的情况。其原理为油气的差异聚集。国外有许多典型的实例。在松辽盆地红岗长轴 背斜三个次级高点上,大量的试油结果证实.高台 子油层I砂岩组G13小层低部位的红131圈闭为气藏较高部位的红7圈闭为油气藏红16圈闭只含水。油气水的分布出现相反的现象。 在详细分析其构造、储集层特征的基础.上。认为C13小层具备油气差异聚集的基本条件.其油气分布能够用油气差异聚集原理进行很好地解释.是油气差异聚集的结果。红岗背斜G13 小层是油气差异聚集原理的一个比较典型的实例  相似文献   
997.
利用非烃中的含氮化合物作为石油运移示踪剂,探讨了东营凹陷大芦湖油田的油气运移方向。对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的丰度、异构体参数的绝对大小与相对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油田原油间运移分馏效应明显,推测原油的主运移方向是由北向南。  相似文献   
998.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河油田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单纯用静态资料来认识这类油藏非常困难。提出利用生产动态资料和信息进行塔河油田油藏描述研究的新思路。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处理非线性相关参数预测方面的优势,以渗流理论为基础,结合试井成果,推导出影响油藏开发的重要参数(地层系数)与生产信息的关系;建立了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储集层参数的结构模型。塔河油田研究证明,神经网络技术在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储集层评价预测和非均质性分析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板桥油田合采井原油产量分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高级色谱指纹技术为油藏流体动态监测提供了一个经济、简捷而有效的方法。利用高级气相色谱指纹技术分别对大港油区板桥油田产凝析油和产重质油的几口合采井进行了单层产量分配,结果与实际生产动态吻合较好,对下一步的生产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储层横向预测技术已成为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重要手段,它利用地震和测井资料追踪储层的横向展布,为精细描述储层深度、厚度、物性等参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构造解释成果的基础上,应用多井约束反演方法,将地震资料较高的横向分辨率与测井资料较高的纵向分辨率有机的结合,预测秦家屯油田储层的横向变化,为寻找有利目标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用该方法预测得到的砂岩厚度和孔隙度,其相对误差不超过20%,预测精度较高,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