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60篇
  免费   3495篇
  国内免费   2936篇
工业技术   44591篇
  2024年   556篇
  2023年   1944篇
  2022年   1664篇
  2021年   2042篇
  2020年   1864篇
  2019年   2011篇
  2018年   984篇
  2017年   1239篇
  2016年   1294篇
  2015年   1613篇
  2014年   2659篇
  2013年   2056篇
  2012年   2204篇
  2011年   2146篇
  2010年   1976篇
  2009年   2065篇
  2008年   2127篇
  2007年   2038篇
  2006年   1703篇
  2005年   1519篇
  2004年   1327篇
  2003年   1153篇
  2002年   872篇
  2001年   829篇
  2000年   664篇
  1999年   633篇
  1998年   449篇
  1997年   509篇
  1996年   425篇
  1995年   353篇
  1994年   338篇
  1993年   268篇
  1992年   256篇
  1991年   219篇
  1990年   207篇
  1989年   236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针对IP网络与光网络缺乏协同管控机制的问题,文章在分析IP网与光网络各自特性的基础上,以SDN(软件定义网络)技术为抓手,设计出基于SDN的IP网络与光网络协同编排系统,以IP网络SDN控制器负责全局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网络策略的制定与下发,光网络SDN控制器负责提供光网络信息并通过预配置方法实现快速建路,同时阐述说明协同编排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和交互方式。以协同编排系统为基础,提出通过灵活设定预配置光路实现业务路径快速开通的方法。  相似文献   
42.
倪旻 《国家电网》2015,(1):16-23
<正>从2010年年初到2014年年底,五年时间,公司进行了一场规模巨大、前所未有的管理变革。这场变革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为正处于转型中的其他国有企业提供了实践经验。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我们无法左右变革,我们只能走在变革的前面"。当我国的用电增速从两位数降至一位数,经济常态不再以高速增长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时,"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这样的变革就显得非常富有先见之明。在面  相似文献   
43.
黄嘉炜  卢曦 《机械强度》2021,43(3):686-692
为了对八沟道等速万向节内套进行结构和静强度设计,从钢球选型出发,对八沟道等速万向节内套进行了结构参数正向设计.对内套危险截面进行了全场静强度设计,以理想静强度场为目标,定量匹配了危险截面静强度的材料、热处理,并对全场静强度设计进行了定量评价.使用MTS静扭转试验机对等速万向节总成进行了静强度扭转试验,并用显微硬度计对内套进行了显微硬度试验以验证理论,结果表明按照基于强度场的机械结构和零部件的静强度设计与匹配方法设计的八沟道等速万向节星形套能够满足强度和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44.
摘要:为了提高多机器人行为最优决策控制中强化学习的效率和收敛速度,研究了多机器人的分布式马尔科夫建模与控制策略。根据机器人有限感知能力设计了个体 协同感知触发函数,机器人个体从环境观测结果计算个体 协同触发响应概率,定义一次触发过程后开始计算联合策略,减少机器人间通讯量和计算资源。引入双学习率改进Q学习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机器人行为决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当机器人群组数量在20左右时,本文算法的协同效率较高,单位时步比为1085 0。同时距离调节参数η对机器人协同搜索效率有影响,当η=0008时,所需的移动时步比和平均移动距离都能达到最小值。通过双学习率的引入,该算法较基于环境模型的强化学习算法具有更高的学习效率和适用性,平均性能提升35%,对于提高多机器人自主协同能力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txt  相似文献   
45.
46.
47.
48.
49.
50.
一种大型复杂构件加工新模式及新装备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型复杂构件是航空航天、能源、船舶等领域装备的核心结构件,此类构件通常具有尺寸大、形状复杂、刚性弱等特点。传统“分体离线加工-在线检测”模式存在工艺不稳定、过程复杂、柔性差、周期长等问题,以龙门式多轴数控机床加工为代表的“包容式”加工模式,难以适应大型复杂构件的高效高质量加工制造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移动式和吸附式机器人的多机协同原位加工新模式,通过多机器人系统自主寻位、精确定位加工与加工质量原位检测,实现大型复杂构件多安装面并行铣削、制孔与打磨等作业。多机器人系统包括移动式混联机器人、吸附式并联机器人、移动式串联铣削机器人、移动式双臂加工机器人和移动式打磨机器人。构建多机协同原位加工模式,需要揭示多机器人协同原位加工行为与大型弱刚性结构件质量控制的交互机理,面临着本体、测量、工艺和集成四个方面的挑战,需要设计高灵活、高刚度的移动式和吸附式加工机器人,解决移动机器人自主准确寻位和超大结构件原位高精检测难题,攻克加工变形误差在线补偿和振动抑制技术,通过集成实现多机协同高效高精加工,为大型复杂构件的高效高质量制造提供创新技术及装备,并实现此类构件制造核心技术及装备自主可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