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8篇
  免费   387篇
  国内免费   326篇
农业科学   752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394篇
  2013年   381篇
  2012年   576篇
  2011年   546篇
  2010年   439篇
  2009年   450篇
  2008年   430篇
  2007年   422篇
  2006年   385篇
  2005年   324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唐琳  郭松 《林业调查规划》2023,48(4):137-145
通过对柳州市市辖区古树名木资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古树名木共有2 236株,隶属29科、42属、52种;古树树龄呈金字塔结构;国家级重点保护树种6种,共285株;古树名木生长状况良好,树高整体呈近似正态分布,胸径与冠幅呈正偏态分布;古树名木权属以国有为主,各市辖区古树名木数量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古树名木主要集中在远郊野外,以群团状分布为主。针对市辖区古树名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技术指导、制定古树保护管理手册、提高意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992.
通过资料整理与补充调查,核实昆明市各保护地内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分布现状。结果表明,昆明市记录有陆生野生动物27目89科45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71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1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59种,分布于已建保护地范围内的有67种,保护地范围外4种,保护率94.37%。针对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保护管理的有效性,开展重要生境生态修复,开展本底调查,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等保护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993.
双柏恐龙河州级自然保护区内保存有较为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独特而丰富。文章在阐述保护区自然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其特点,从自然性、典型性、多样性、稀有性、脆弱性、科研价值等方面对保护区的保护价值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评价,认为该保护区重要生态系统和重要物种丰富,以热带季雨林和绿孔雀、滇南苏铁等为代表的生态系统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科学研究及保护价值巨大。  相似文献   
994.
丽江市古城区湿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气候调节和调蓄洪水方面发挥着其重要生态功能,目前存在着资源面积萎缩和破碎化,湿地污染严重,对生物资源过度利用,对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湿地管理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藉此,提出加强湿地保护利用体系和共建共管体系及其宣教体系建设,开展湿地物种保护及其生境修复,开展水源保护、湖滨带保护、汇水面山以及流域两岸植被保护,进行湿地基底修复、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加大对湿地的调查监测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力度等丽江市古城区湿地保护修复策略。  相似文献   
995.
针对所搭载药箱内药液变化导致四旋翼植保无人机喷洒作业品质下降的问题,为实现喷洒作业下四旋翼植保无人机的轨迹跟踪控制,提出一种喷洒作业下四旋翼植保无人机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在考虑喷洒作业下药液变化影响的前提下,建立了四旋翼植保无人机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在原有PD控制的基础上,引入模糊控制器对控制参数进行在线自适应整定,从...  相似文献   
996.
The dryland environment of Africa poses formidable problem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mong these are unpredictable and severe drought, desiccation or aridification due to persistent drought and dryland degradation or desertification. Because these problems overlap in their effects on the ground, often those who seek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hese drylands tend to view the problems as one and the same. Yet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appropriate and effective mitigating measures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 differences and interrelationships be clearly understood. This article starts by outlining the differences and interlinkages between desertification, drought, desicc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and their causal factors. The central theme is the human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desertification in the drylands of Africa. An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unravel the changing views on the human causes, this is followed by a brief outline of the intervening plans and actions to stem the problem. A significant drawback in combating desertification and drought is the failure of African governments to devolve power to the people who are affected, and to link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to economic policy. Consequently, many programmes lack local support or are undermined by conflicting trade and agricultural policies pursued by governments. It is contended tha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o work, policies should put the welfare of the people in these drylands at the centre of the development agenda and give them the rights and the power to determine their future. They should empower the people to sustain adaptive strategies towards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Also the threats posed to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protectionism and overconsumption in the north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 programmes (SAPs), call for the removal of distortions created by the import barriers of developed country, the curbing of overconsumption and a fundamental revision in the structure of SAPs to help alleviate poverty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in these African countries. It is in the interest of the global community that the environment in Africa is protected. © 199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评估土地督察对耕地保护的效果以及解决样本选择带来的内生性问题,进一步完善土地督察制度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1999—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倾向值匹配分析估计土地督察的耕地保护效果。[结果](1)通过匹配变量的平衡性检验,最终采用了内核匹配方法。运用内核匹配法进行匹配估算,专项督察每年减少建设占用耕地面积8 037.489hm~2,例行督察每年减少建设占用耕地面积62 741.880hm~2。(2)专项督查地区的选择并非随机产生的,由此产生了样本选择偏误,即由于样本选择产生的内生性问题,采用倾向值匹配方法能够更为准确地估算专项督查的耕地保护效果。(3)例行督察对地区的选择相对专项督查而言,随机性更强,督察也更为全面,因此样本选择偏误也较小。以被督察地区面积比重表达政策变量方式估计得到的例行督查耕地保护效果要比倾向值匹配方法估计得到的结果更为可靠。[结论]例行督察的耕地保护效果较好。在土地政策评估中,需要考虑政策及其对象的相互关系的不同,以此考虑政策效果评估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998.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低效防护林现状分析与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依据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低效防护林的现状,探讨其成因机理并进行类型划分,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低效防护林恢复及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完善现有盐碱地防护林体系建设。[方法]通过全面、深入的调查,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低效防护林的成因机理;依据低效林的立地条件、生长特点和形成原因等因素,划分其主要类型并探讨每种类型的改造技术。[结果]黄河三角洲地区现有盐碱地防护林由于受自然诱发因素和非自然因素及其共同作用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林分形成了低效林;低效林可划分为6种主要类型,针对每种类型的低效林改造,应采取不同的技术方式和方法。[结论]低效林改造技术涉及低效林成因分析、类型划分和改造方式选择等一系列环节,在实施低效林改造的实践中应把握好每一环节,因地(林)制宜进行实施;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防护林是生态公益林的实际,亦应处理好技术与政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9.
基于温差电池的温室地埋供热金属管道阴极保护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北方温室为种植反季节植物以及南方植物,普遍采用地埋供热金属管道供热。阴极保护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土壤对管道的电化学腐蚀,但常规的外接电流阴极保护方式成本高、占地大,牺牲阳极方式的保护寿命过短。为了给温室地埋供热金属管道提供可靠的阴极保护,该文利用地埋供热金属管道表面余热,基于温差电池,对地埋供热金属管道提供外接电流方式的阴极保护。通过现场试验发现,该装置温差电池正常工作时冷热两端温差为33.2℃,当该装置提供的保护电位为–1 100 m V时,管道保护度达到了92.79%。该研究为温室地埋供热金属管道的保护提供了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案,同时也对外接电流方式的短距离管道保护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耕地发展权价值测算的陕西省耕地保护补偿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耕地发展权价值视角测算耕地保护补偿价值,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有利于明确耕地保护权责、调动耕地保护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各区域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的均衡和谐。因此,为准确测量耕地发展权价值,建立起融合耕地发展权价值在内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该文以陕西省为例,基于耕地发展权价值测算视角,构建耕地发展权价值测算方法体系,测算了耕地盈亏平衡和耕地发展权价值,最终依据该价值确定出相应的补给和受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2015年陕西省总体处于耕地亏损区,总赤字面积为39.52×10~4 hm~2,人均耕地赤字面积为0.0136 hm~2,耕地总面积赤字率为9.89%;2)在省级层面,陕西省现实耕地发展权价值为50.57元/m~2,考虑到陕西省耕地盈亏量,陕西省总体耕地发展权价值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在国家未给予政策优惠的情况下实际需要支付1998.50亿元的耕地发展权资金;3)在地级市层面,西安市、汉中市、商洛市、延安市、安康市和铜川市6市(亏损程度从重到轻排序)处于耕地发展权价值补给区域,而榆林市、渭南市、宝鸡市和咸阳市4市(盈余程度从高到低排序)则处于耕地发展权价值受偿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