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1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492篇
农业科学   9045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276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300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391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501篇
  2011年   554篇
  2010年   484篇
  2009年   494篇
  2008年   605篇
  2007年   471篇
  2006年   404篇
  2005年   318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1.
糖槭叶枯病 Phyllosticta negundinis病菌孢子放散开始期和高峰期与每年的温、湿度变化有关。病害发生严重程度与降雨量关系密切 ,降雨早且量大时病害严重。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 ,通过气流传播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喷洒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 0 0倍液和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 0倍液均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2.
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土壤侵蚀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全面地论述了土壤侵蚀给农业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危害,并指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3.
24.
茶叶中芳樟醇香叶醇及其配糖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36年在煎茶中鉴定出芳樟醇和香叶醇以来,有关它们在茶叶中的含量、品种和地域特征、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的研究一直为各国茶叶工作者所关注。研究表明,茶叶中的芳樟醇具铃兰香气,系阿萨姆种及我国大叶种茶香气中含量最高的物质,其含量在新梢各部位的分布表现为芽>第一叶>第二叶>第三叶>茎,各季含量以春茶最高,夏茶最低。加工过程中,芳樟醇大量产生于揉捻及发酵工序。芳樟醇还有四种顺式和反式吡喃型及呋喃型氧化物。与芳樟醇不同,香叶醇为中小叶种茶叶中的主要香气成分,具典型玫瑰香型。祁门红茶中含量极高的香叶醇成为“祁门香”的重要基础物质。然而,香叶醇在新梢各部分的含量分布及其季节和加工变化与芳樟醇相似。 茶叶单萜烯醇配糖体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1981年,竹尾忠一首次将茶鲜叶匀浆物置40℃下培养30分钟后发现有大量的芳樟醇和香叶醇产生,当加入β-葡糖甙酶的抑制剂Hg~(2+)及特异性抑制剂葡糖酸-1,4-内酯后,芳樟醇和香叶醇的生成受阻,而受热处理后的茶叶匀浆物添加β-葡糖甙酶后同样亦能产生芳樟醇和  相似文献   
25.
雏鸡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鸡的沙门氏菌病 ( Salmonellosis avian)是由某些特定血清型的沙门氏菌 ( Salmonella)所引起的一类传染病的总称 ,对养鸡生产及食品卫生具有较大危害。鸡的沙门氏菌感染多以单血清型为主。鸡伤寒沙门氏菌 ( S.gallinarum)通常引起成年鸡发生急性或慢性败血病 ,但以雏鸡死亡率为高 [1,2 ] 。鸡白痢沙门氏菌 ( S.pullorum)主要引起雏鸡、雏火鸡的白痢 [3 ] 。近年来河北卢龙、昌黎等地大面积暴发雏鸡沙门氏菌病 ,引起大批雏鸡死亡。经鉴定为鸡伤寒和鸡白痢沙门氏菌混合感染所致。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1 .1 .1 被检材料  1 5只死雏鸡均…  相似文献   
26.
《福建农业》2006,(3):38-38
在舌头下放一勺糖,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27.
本文论述了粤糖89-113品种的特征特性以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8.
一、整地1.深犁细耙: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耕犁、细耙。要求深犁30-40厘米,保证耕作层土壤深、松、细。若前茬作物为水稻,在水稻收获后,及时深耕犁,耕犁后充分曝晒风化土壤,进行细耙。整地时要在田块四周开挖深50-70厘米的主干排灌沟渠,中间开挖深40-50厘  相似文献   
29.
兵团农二师二十三团位于焉耆盆地腹地,耕地面积3300公顷。属温凉农业气候区,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又是灌溉农业,十分有利于甜菜块根增长和糖分积累。糖料甜菜是二十三团的优势作物,也是团场的经济支柱之一。2003年全团万亩甜菜单产4.7吨,糖度13.82%,2004年9000亩甜菜单产5吨,糖度13.9%。总结多年来摸索的甜菜生产经验,主要技术措施有以下几个要点:1培肥是基础,良种是前提1.1用地养地结合,有计划地全面实施培肥沃土工程,对中低产田采取深挖排碱渠、修建涵桥闸门、推碱包、格田平地、秸秆还田、翻压绿肥、积运有机肥等改善农业生产环…  相似文献   
30.
科技商讯     
《农家致富》2005,(7):13-13
马铃薯种植新技术问世;杂交棉新品种培育成功;江苏有了油蔬两用油菜;抗病毒转基因白菜研制成功;巨型果红花油茶问世;乌龙茶新品通过审定;“哥牧六号”牧草新品效益好;新疆胚胎移植技术全国领先;云南建成首个西南桦种子园;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福建问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