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00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92篇
农业科学   9304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428篇
  2013年   465篇
  2012年   658篇
  2011年   567篇
  2010年   494篇
  2009年   482篇
  2008年   704篇
  2007年   642篇
  2006年   500篇
  2005年   586篇
  2004年   396篇
  2003年   405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315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5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有机茶园主要主要虫害及其防洽方法 (1)茶毛虫.幼虫淡黄色至黄褐色,有毒毛,群集性强,取食叶片呈膜斑或缺刻,在枯枝落叶下或表土结茧化蛹,成虫趋光性强.防治时期:各地代数不一,防治时期有异.一般在4月至5月中旬,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幼虫3龄前施药.防治方法:①人工摘除越冬卵块,孵化后摘除群集的虫叶,结合清园,中耕消灭茧蛹,灯光诱杀成虫.②幼虫期喷施茶毛虫病毒制剂500~1000倍液.③喷施Bt制剂500~1000倍液或用植物源农药防治:2.5%鱼藤酮300~500倍液,0.2%苦参碱1000~1500倍液.  相似文献   
32.
《西北园艺》2006,(1):35-35
目前我国农药的有效利用率仅为20%~30%,其余的农药都散落到农田、水域、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或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增加,而且农药在作物上的分布也极不均匀。据研究,真正直接击中靶标的仅占0.02%~0.03%。生产中,许多果农虽然是按照农药标签推荐的用量防治病虫草害,但常常出现除草不彻底、害虫打不下去、病害控制不住的现象。究其原因,除与农药本身的质量、防治时期、用药方法和用药器械有关外,还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配药的水质。配制农药的水大部分为井水、河水或自来水,水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和有害物质,特别是偏碱性的水质会降低药效,有时甚至会…  相似文献   
33.
马杰 《西北园艺》2006,(3):47-47
对黄瓜幼苗喷施0.2%红糖液,秧苗粗状,心叶长得快。结瓜期喷施0、75%-1%红糖液,每天1次,对霜霉病防效好,且瓜条直、产量高、口感好,增产10%~15%。若配合施用1%尿素溶液或0.3%磷酸二氢钾溶液,防病增产效果更明显。黄瓜定植后.每5~7天用1%红糖液喷施1次,连续2~3次。  相似文献   
34.
超低量喷雾是近年来植物保护中大力推广的一种新技术,每亩仅需喷施330毫升以下的油剂农药即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由于雾滴直径很小,喷洒时省工省时,又不需用水,尤其适用于山地和缺水、少水地区。农民朋友在使用超低量喷雾器时,若按照下列方法,不仅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有效防止和及时排除各类故障。  相似文献   
35.
退耕还草,怎样科学种草养畜呢?首先应根据当地气候、地理资源条件等状况,选择适应该地区播种的优良牧草品种;其次,选择适合优良牧草生存的土壤,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播种;第三,种植的牧草须经牲畜利用或加工销售,才能产生出经济效益。现将牧草栽培一般技术介绍如下。1选地与耕作1.1选地四川省盆周山区由于受地理位置、气候、地貌、植被、成土母质等自然条件和人类生产活动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土壤资源丰富,十分有利于种植牧草。栽培牧草与农作物要求土壤条件基本相同,需要具有保水、保肥、供肥、通气等性质的土壤,因为土壤中的水、热、肥、…  相似文献   
36.
随着农作物高产优质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产量水平不断提高,土壤中的各类营养元素的消耗也随之增加。以往研究表明,在土壤施肥的基础上,采用微肥拌种叶面喷施,可及时补充作物必需的各类矿质营养元素,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调节作物体内生理生化功能,增强抗逆能力,提高产量效益。禾雨牌促丰宝Ⅱ液肥经在多种作物上应用,证明其具有增产效果显著,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促进早熟等功效。本文旨在进一步分析其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刘立志 《四川蚕业》2005,33(1):37-37,42
2004年我公司在全县范围内实施5次养蚕布局的同时,经各方面分析和论证,提出探索养蚕新模式——“滚动式”不间断多次养蚕的思路,探索能否在养蚕适宜时期内,年度养蚕7次或8次的养蚕模式,将栽桑养蚕由副业型养殖变为专业型养殖,为今后培养大量的专业化养蚕大户,提供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实际经验。在实施过程中选择符合条件的60户蚕农,分三种类型进行探索,取得了“滚动式”不间断7次养蚕的成功。  相似文献   
38.
汪云香 《中国蚕业》2004,25(1):55-56
三国时期的丝绸服饰状况如何,我们可从留存的诗文典籍中窥见一斑.魏国著名诗人曹植在<洛神赋>中这样描写洛神:"披罗衣(丝绸衣)衣璀粲兮,珥(耳上戴)瑶碧(一种美玉)之华琚.  相似文献   
39.
<正>秸秆直接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固定和保存土壤养分,促进土壤中磷、钾和微量元素的释放,从而提高作物产量,且对后季作物的增产和培肥地力有一定的作用。但秸秆直接还田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0.
蚕丝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提高蚕丝业与其它经济作物的竞争能力,使其可持续稳定发展,除价格因素外,进行省力化的栽桑养蚕,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而大蚕期条桑收获养蚕,具有省工省力、保持叶质新鲜、增加桑叶利用率、提高蚕茧产量质量等优点,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一环.但秋季条桑收获的时期过早或方法不当则易导致秋季桑芽萌发,消耗树体养分,冬季遭受冻害,影响次年春叶产量.若收获过迟,则由于叶片老化,黄落叶多影响秋叶产量.为此于1998~2000年对桑树秋季条桑收获适期和形式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