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74篇
  免费   648篇
  国内免费   1232篇
农业科学   15154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469篇
  2022年   545篇
  2021年   576篇
  2020年   571篇
  2019年   619篇
  2018年   368篇
  2017年   568篇
  2016年   641篇
  2015年   633篇
  2014年   729篇
  2013年   690篇
  2012年   777篇
  2011年   823篇
  2010年   855篇
  2009年   779篇
  2008年   787篇
  2007年   686篇
  2006年   550篇
  2005年   503篇
  2004年   338篇
  2003年   341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几种缓释肥的氮释放特性以及对草坪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程滨  张强  杨治平  刘平  李磊  郑普山 《草业科学》2005,22(5):104-106
实验室内采用水浸泡法对尿素、3种缓效肥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制(自研草坪肥)的缓效肥的初期溶出率和微分溶出率进行了测定.其中尿素的初期溶出率为22.75%,超出了国际上公认的缓/控释肥的初期溶出率小于15%的指标,而微分溶出率为0.22%,也小于国际上公认的缓/控释肥的微分溶出率(0.25%~2.5%)指标.其他几种缓释肥的初期溶出率为8.73%~14.42%,微分溶出率为0.30%~2.11%,符合国际上公认的缓/控释肥的初期溶出率和微分溶出率指标.田间试验比较和研究了尿素、3种缓效肥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制的缓效肥对草坪草的干草产量和养分含量的影响,尿素和包衣尿素处理的草坪草的生长量前期较高,后期产草量较低,呈马鞍型.其他处理的草坪草干草产量则比较平缓,肥料的氮释放特性与草坪草生长趋势相同.不同肥料处理对草坪草的中量、微量元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通过不同温度处理5个不同品种的臂形草种子,初步得知,采用80℃水浸种4 min,刚果臂形草种子的发芽速率最快,7 d发芽势达39.25%,发芽率达57.25%,发芽指数达7.48;采用60℃水浸泡种子14 h后,珊状臂形草种子的发芽速率最快,发芽势为13.25%、发芽率为23.25%,发芽指数为2.60.其他3个品种效果不明显,三项指标均较低,有待采用其他方法处理种子.  相似文献   
73.
以紫花苜蓿幼苗为材料,用聚乙二醇(PEG-6000)作为渗透介质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外源喷施NO供体硝普钠(SNP)、钙信号试剂CaCl2、NO抑制剂亚甲基蓝(MB)和Ca2+通道阻断剂LaCl3,对紫花苜蓿幼苗光合特征、抗氧化酶活性及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图谱进行研究,探讨了渗透胁迫下NO介导的Ca2+信号对紫花苜蓿幼苗光合作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渗透胁迫条件下,施加SNP、CaCl2均能够有效缓解叶片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及总叶绿素含量降低,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气孔限制值(Ls),而对胞间CO2浓度(Ci)没有缓解作用。SNP、CaCl2及SNP+CaCl2处理提高了幼苗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其中共处理时效果最为显著,第4天 SOD、POD、CAT活性较PEG处理升高了39.29%、30.41%和56.24%,脯氨酸含量增加了45.59%,MDA含量降低了45.59%。POD同工酶图谱在第4天时酶谱带数最多,POD活性最强,且SNP+CaCl2共处理下出现新酶带。而添加外源NO的同时添加Ca2+通道阻断剂LaCl3,紫花苜蓿幼苗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均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添加Ca2+信号的同时施加NO抑制剂MB也具有相同的作用,说明Ca2+信号参与NO信号转导过程并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渗透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的生理应答响应。  相似文献   
74.
苜蓿(Medicago sativa)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优质的豆科牧草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和生态价值。然而我国的苜蓿种植大多集中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东北一带,水分是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比光合呼吸系统、活性氧防御系统、渗透调节系统、脱落酸等在干旱胁迫下的变化分析了苜蓿抵御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同时对转录因子、蛋白酶基因和抗旱基因在苜蓿干旱胁迫下的应答过程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苜蓿应答干旱胁迫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5.
为探讨激活蛋白对大豆生长、产量的影响,以大豆冀豆17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合仪与称重法测量了不同浓度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1,2,3,4,5,6μg/m L)处理后大豆的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结果表明,随着施用的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浓度的增加,大豆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有效量子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 P)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施用1,2,3,4μg/m L浓度的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不仅提高了大豆叶绿素含量,而且增加了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同时还能提高叶绿素荧光的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有效量子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 P)。其中以3,4μg/m L浓度的处理效果最好。施用更高浓度的激活蛋白(5,6μg/m L),上述光合特性与叶绿素荧光促进效果下降或者消失。施用中浓度激活蛋白(3,4μg/m L)大豆产量增加了11.21%~14.76%。结果表明,喷洒合适浓度的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是一种促进大豆增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6.
以过表达和抑制表达2–Cys Prx基因烟草(龙江911)为材料,测定和分析其生长特性和光化学活性。结果表明:过表达2–Cys Prx基因烟草的株高、根长、生物量显著高于非转基因烟草和抑制表达2–Cys Prx基因烟草;抑制表达2–Cys Prx基因烟草的PSⅡ反应中心电子传递速率(ETR)显著低于过表达2–Cys Prx基因烟草,过表达2–Cys Prx基因烟草的荧光曲线与Fm所围成的面积(Area)、2 ms时有活性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Ψo)、吸收光能用于QA–以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单位反应中心吸收光能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o/RC)高于非转基因烟草,非光化学猝灭的最大量子产额(φDo)、单位反应中心耗散掉的能量(DIo/RC)低于非转基因烟草,而抑制表达转2–Cys Prx基因烟草呈现相反趋势。说明过表达2–Cys Prx基因烟草叶片吸收的光能更倾向于分配到光化学反应,以无效形式耗散的能量比例降低,这有利于为碳同化反应提供充足的同化力,以维持较高碳同化速率;抑制表达2–Cys Prx基因烟草叶片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比例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77.
(1)水色发暗或浑浊等现象: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冬棚淡水养殖区,中后期水中绿藻及蓝藻大量繁殖,水色多呈深绿色或暗绿色。如果蓝绿藻大量繁殖,池水过浓,可用漂白粉0.5~1克/米3杀除部分藻类,但用量一定要准确,以免藻类大量死亡影响虾池水质。由于水中有些藻类大量生长,必需微量元素缺乏,影响到其他藻类的正常繁殖生长,而出现藻类老化、死亡,或者某些  相似文献   
78.
根腐病是严重威胁三七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常年发病率在5%~20%。其中,由假单胞杆菌(Pseudomon adaceae)引起的细菌性根腐病,因叶片出现缺水萎蔫症状时才能发现,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为探究细菌性根腐病对三七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从而为三七病害生理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2年生三七为材料,设置2个处理[发病植株和健康对照植株(CK)],研究细菌性根腐病对三七形态结构、光合特性和光系统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根腐病导致三七的主根褐变腐烂,须根断损,茎基部腐烂中空,叶片萎蔫,各器官含水量比CK显著降低(P≤0.05);而株高、叶面积和叶片解剖结构(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在两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2)发病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水分利用效率(WUE)和表观叶肉导度(AMC)显著低于CK(P≤0.05),且CK叶片胞间CO_2浓度(C_i)与P_n呈反比。3)发病植株叶片的光系统Ⅰ(PSⅠ)反应中心P700最大荧光信号(P_m)根腐病初期暂不受影响,而叶片暗适应下最大量子效率(F_v/F_m)、光系统Ⅱ(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Ⅱ)]、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Ⅱ)]、PSⅠ电子传递速率[ETR(Ⅰ)]、PSⅠ周围的环式电子流(CEF)和PSⅠ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Ⅰ)]均显著低于CK(P≤0.05);参与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则显著高于CK(P≤0.05);发病植株的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上出现K相,且显著高于CK(P≤0.05)。总的来看,细菌性根腐病对三七发病植株各器官的损伤严重程度为根茎叶,且根腐病导致发病植株叶片叶绿素降解, PSⅡ受到不可逆损伤, PSⅠ的电子传递被抑制,且叶肉细胞CO_2的同化能力降低,根腐病限制三七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79.
为研究荚果蕨抗逆性生理机制并且为荚果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以荚果蕨为实验作物,利用盆栽法、光合作用测定仪、土壤农化分析方法研究了荚果蕨生长及光合特性对土壤质量含水量、有机肥料、光照强度等生态因子的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荚果蕨幼苗对于水分胁迫具有一定的抗逆性,土壤质量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75%时荚果蕨叶片长度最大,净光合速率(Pn)与蒸腾速率(Tr)表现为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水分利用效率(Ew)变化趋势与之相反;不同有机肥料间比较腐熟猪粪肥培肥效果较好,且在1500 kg/hm2施用量时效果达到峰值;各遮阳措施均有利于荚果蕨生长,实验处理为使用透光率为30%的遮阳网时荚果蕨叶片长度最佳。荚果蕨最适宜生长条件为:土壤质量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75%;施用腐熟猪粪肥1500 kg/hm2;遮阳措施透光率为30%。  相似文献   
80.
为了研究矮滨菊的耐荫性,进行了30%、50%、70%、90%4个梯度的遮荫处理,以全光照处理作为对照,观察矮滨菊在4种处理下的形态指标、光合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矮滨菊在遮荫度为30%时形态的数值都要明显高于其他3个处理时的数值,50%时光合的数值要明显高于其他3个处理。因此认为矮滨菊具有一定的适应弱光环境的能力,在遮荫度为30%~50%的环境下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