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0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204篇
农业科学   295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黄芩苷对热应激条件下猪肾小管上皮(LLC-PK1)细胞HSP70表达的影响,筛选出黄芩苷诱导热应激条件下细胞HSP70表达的最佳浓度。将培养的LLC-PK1细胞随机分为7个组,Ⅰ组为37℃常温对照组,Ⅱ组为42℃单纯热应激组,Ⅲ、Ⅳ、Ⅴ、Ⅵ组和Ⅶ组分别为42℃热应激并用不同浓度黄芩苷(0.01~100μg/m L)处理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SP70 m 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42℃单纯热应激能显著诱导LLCPK1细胞HSP70的表达;一定浓度范围内的黄芩苷(0.1~10μg/m L)处理的LLC-PK1细胞HSP70表达显著高于42℃单纯热应激;黄芩苷(0.01~100μg/m L)能显著上调热应激条件下LLC-PK1细胞HSP70的表达,且1μg/m L的黄芩苷上调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22.
张东  滕元文 《果树学报》2011,(3):485-492
近几年,随着杂交选育的优良红色砂梨品种在我国的推广栽培,红梨资源及其果实着色机制的研究受到国内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红梨资源分布广泛,具有复杂的遗传背景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涵盖了包括西洋梨、砂梨、白梨、秋子梨和新疆梨在内的世界梨主栽系统,商业价值也很高.红梨着色主要缘于果皮中花色苷的积累,花色苷经由类黄酮代谢途径合成,参...  相似文献   
23.
土壤中根皮苷和根皮素对桃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年生桃嫁接苗为试材,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苹果园土壤中特征酚酸类物质——根皮苷和根皮素对桃苗生物量、根系活力、根系保护性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皮苷对桃幼苗的伤害显著,与对照相比,鲜质量、干质量分别降低了16.66%和21.58%,根系活力降低了33.04%,SOD、POD活性分别降低了40.80%和31.10%,MDA含量提高了116.34%。根皮素对桃苗的影响不大。高锰酸钾处理明显缓解了根皮苷对桃苗的伤害,苹果园土壤中的根皮苷含量降低了57.80%,提高了桃苗的生物量、根系活力和保护性酶活性,降低了MDA含量。综上,老龄苹果园土壤实测含量的根皮苷(0.343mg·kg~(-1))可降低桃苗的生物量,适量的高锰酸钾能缓解根皮苷的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究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两季葡萄花色苷的组分差异。【方法】以成熟期‘赤霞珠’冬果和夏果为试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技术检测其果皮中花色苷的组成和含量,并监控不同发育期浆果的理化指标变化。【结果】‘赤霞珠’冬果果粒质量小于夏果,但果皮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夏果;成熟期‘赤霞珠’冬果果皮中共检测到17种花色苷,而夏果中检测到16种;成熟期‘赤霞珠’冬果果皮中的花色苷总量及大多数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夏果;‘赤霞珠’冬果葡萄果皮中3’,5’-羟基取代花色苷、酰化修饰及甲基化花色苷的含量显著高于夏果。【结论】通过对气候条件的分析,与夏季相比,一年两收栽培区南宁下半年较长的光照时间、较少的极端高温(≥35℃)及更为干燥的气候是酿酒葡萄冬果成熟度高、花色苷总量及稳定花色苷含量都显著高于夏果的主要原因。因此,南宁地区下半年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酿酒葡萄生产。  相似文献   
25.
为研究不同剂量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与诺达苷肽对4周龄断奶仔猪应激性腹泻的治疗效果,分别采用了预防试验和治疗试验、观察增重等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预防试验中GABA(Ⅰ组)、诺达苷肽(Ⅱ组)、GABA结合诺达苷肽(Ⅲ组)的预防率分别为80.0%、90.0%、93.3%;治疗试验中,Ⅰ组、Ⅱ组、Ⅲ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2%、96%、79%。结果表明GABA结合诺达苷肽可有效治疗断奶仔猪应激性腹泻。  相似文献   
26.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vinfera‘CabernetSauvignon’)为试材,于果实转色期前一周对整株喷施2,4–表油菜素内酯(2,4-brassinolide,EBR),采用红外辐射器模拟增温环境,研究EBR处理对高温胁迫下果实成熟过程中花色苷合成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降低了花色苷含量,下调了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VvCHS、VvDFR、VvLDOX和VvMybA1的表达量。转色初期(花后63d),高温处理的果实着色率比对照减少了17.80%。EBR提高了花色苷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花后77 d,高温+EBR处理与高温处理相比,果实花色苷含量提高了21.65%。果实成熟后期,高温+EBR处理VvCHS与VvLDOX表达量分别是高温处理的3.27和2.21倍。相关性分析显示,高温+EBR处理下花色苷含量与VvMybA1转录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与花色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葡萄外源EBR处理可提高转色初期花色苷含量,改善果实着色,促进总糖和总酚积累,有效缓解高温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毛葡萄-1、毛葡萄-2、北国蓝、北国红、法国蓝5个葡萄品种(系)酿制酒中的白藜芦醇及其醇苷的含量。结果表明,葡萄酒中白藜芦醇主要以醇苷的形式存在。可能因气候原因,2017年的葡萄酒白藜芦醇总含量均高于2018年;适时晚采的酒样白藜芦醇总含量高,北国蓝葡萄酒的白藜芦醇总含量达到10.92mg/L。  相似文献   
28.
为回收利用生产银翘片废弃药渣,以毛头鬼伞为供试菌株,发酵处理银翘药渣;建堆配料设计原则为控制总料C/N接近40∶1,以玉米芯为主料(配合添加奶牛粪、尿素),逐渐增大银翘药渣用量,以替代玉米芯;堆料共采用4个配方,配方A(CK):玉米芯200kg,牛粪100kg,尿素3.5kg,辅料6%(生石灰2%、石膏2%、过磷酸钙2%);配方B:玉米芯100kg,银翘药渣50kg,牛粪50kg,尿素1.0kg,辅料6%;配方C:玉米芯75kg,银翘药渣100kg,牛粪50kg,辅料6%;配方D:玉米芯50kg,银翘药渣150kg,牛粪50kg,辅料6%。4个配方堆料总干质量均在200kg以上,依墙建堆成半圆锥形(h≥1.0m,r≥1.4m);发酵升温14d(4-3-3-2-2)、经4次翻堆后,摊料降温装袋接种,待菌丝满袋后脱袋覆土出菇。结果表明:以配方C的产出率为最高,其相应生产指标为,初始C/N为41.66、终点C/N为23.71、腐熟度T为0.569、接种满袋率93.7%、菌袋平均产量381.9g·kg~(-1)、生物学效率41.0%。经HPLC检测,配方C发酵料中绿原酸、牛蒡苷含量分别为5.20~5.40、4.49~5.30μg·g~(-1),其栽培所得子实体中绿原酸、牛蒡苷含量分别为0.40~0.45、3.81~4.27μg·g~(-1),其中牛蒡苷从栽培料到子实体的迁移率达84.93%。  相似文献   
29.
《畜牧与兽医》2015,(7):75-79
研究淫羊藿苷(ICA)对小鼠髓源树突状细胞(DC)分化及成熟的影响。小鼠骨髓细胞用GM-NSF和IL-4培养5 d,然后用免疫磁珠法纯化DC细胞,试验组分别加入淫羊藿苷2、5、10和20 mg/m L,空白对照组加等量RPMI-1640,阳性对照组加脂多糖(LPS),6组分别同时作用48 h。流式细胞仪检测CDll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类分子及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水平和细胞摄取抗原的能力,ELISA检测产生的细胞因子(IL-2、IL-10、IL-12),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细胞提呈抗原的能力。结果表明:4个添加淫羊藿苷组的CD80、CD86、CDllc、MHC-Ⅱ类分子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分泌IL-2、IL-10、IL-12能力比空白对照组增加,吞噬FITC-dextran的能力下降,并可促进同种异基因T细胞的增殖。说明淫羊藿苷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髓源DC的成熟,促进DC诱导的免疫应答启动。  相似文献   
30.
植物β-半乳糖苷酶是一类与细胞壁重塑相关的糖苷水解酶,广泛分布于植物组织,参与多种生理生化过程,但水稻BGALs基因家族的亚细胞定位及其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根据NCBI公布的水稻OsBGAL1的ORF序列设计引物,从日本晴叶片c DNA中扩增得到目的基因片段,构建了OsBGAL1-GFP融合表达载体,然后通过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表达系统对其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激光共聚焦观察结果表明,与空载对照相比,水稻Os BGAL1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壁,结合其生化活性,揭示其可能参与细胞壁多糖重塑。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