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5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203篇
医药卫生   27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目的 观察高糖作用下大鼠系膜细胞(MsC)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受体c-Met的表达,并探讨其机制和意义。 方法 用RT-PCR和Western 印迹方法检测高糖作用大鼠MsC的不同时间点(0、12、24、48、96 h)c-Met的表达。分别用光辉霉素A(mithramycin A)和SU11274抑制转录因子Sp1的DNA结合活性和阻断c-Met。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EMSA)观察Sp1与c-Met基因启动子的结合活性。以荧光探剂二氯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捕获细胞内活性氧。 结果 大鼠MsC的c-Met表达在高糖作用12、24和48 h都明显上升,96 h开始下降。光辉霉素A呈浓度依赖性抑制高糖作用下大鼠MsC的c-Met表达上调。大鼠MsC内Sp1与c-Met基因启动子的结合活性在高糖作用下明显增强。HGF及c-Met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大鼠MsC内活性氧的增多。 结论 高糖作用下大鼠MsC的c-Met表达增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Sp1介导。HGF-c-Met信号通路激活能抑制高糖所致大鼠MsC内的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2.
用合成的与人c sis mRNA起始码有其后五个密码子互补的硫代型寡聚核苷酸处理培养的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观察其对细胞c-sis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c-sis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内皮细胞c-sis mRNA量(P〈0.01)和其表达产物血反衍化生长因子量,以72小时作用最强。而用正义寡核苷酸片段及空白做对照。未出现上述结果。实验提示,c-sis反义寡核苷酸可特异地抑制人内皮细胞c-sis基  相似文献   
23.
24.
原癌基因与病理性瘢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振富  罗力生 《广东医学》2002,23(6):654-656
肿瘤发生的癌基因学说 ,是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目前有关癌基因的研究不仅局限于肿瘤学 ,而且发现对正常细胞的生长、分化和细胞内信息传递亦有重要的意义[1] 。部分原癌基因在组织再生、创伤愈合等过程中常被激活 ,与创伤过度愈合所致的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可能也有密切关系。1 癌基因 (oncogene)的概念[2 ]1 1 原癌基因与癌基因 癌基因一般以非激活形式普遍存在于正常细胞中 ,没有激活的癌基因称原癌基因(proto -oncogene) ,实际上是一类控制细胞生长和分化 ,编码关键性调控蛋白的正常细胞基因 ,它们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Bcl-2,bax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及术前放疗对其表达影响。方法从2002年10月-2006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50倒。取其刮宫内膜癌组织标本、放疗且术后内膜癌标本。分为放疗前组、放疗后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bax的表达,并观察表达的变化。结果BcL-2表达放疗后(64.0%)较放疗前(82.0%)减弱,差异有显著性(P〈0.01);bax蛋白表达放疗后(76.0%)较放疗前(62.0%)增强,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①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过程中与癌基因及抑癌基因Bcl-2,bax有密切的关系。②子宫内膜癌患者放疗前后癌组织中Bcl-2,bax表达水平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放射治疗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起到抗肿瘤作用的。③子宫内膜癌为放射敏感性肿瘤。  相似文献   
26.
27.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55例GIST的病例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CD117、CD34、S-100、SMA、vimenfin、desmin、NF共7种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肿瘤的发生部位:胃38例(69%),小肠10例(18%),其他部位7例(13%)。肿瘤直径0.4—40cm(平均6.7cm)。肿瘤最大直径≥5cm、核分裂像数≥5/50 HPF及有溃疡形成3项在良性与恶性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免疫组化的阳性表达结果为:CD117 39例(71%)、CD34 45例(82%)、S-100 19例(35%)、SMA 12例(22%)、vimentin 32例(58%)、desmin 6例(11%)、NF2/4(50%)。13例良性GIST患者全部存活,42例恶性及潜在恶性GIST中有4例发生转移,13例死亡。结论:(1)GIST好发于中老年人,无明显性别差异。(2)其主要恶性指标为:肿瘤最大径≥5cm、核分裂像≥5/50 HPF和有溃疡形成。(3)光镜下很难将平滑肌性肿瘤及神经源性肿瘤与GIST相鉴别。  相似文献   
28.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脊椎动物胚胎血清的主要蛋白质之一。由胚胎时期的卵黄囊和肝脏合成。AFP伴随胎儿的整个发育过程,在胎儿发育的第8周表达量最大,随后缓慢下降,到出生1年后AFP基因仅微弱表达,血清浓度已下降到很低水平(小于20μg/L)。但在细胞快速生长时期或源于卵黄囊组织器官和肝脏的恶性肿瘤、肝细胞良性再生等情况下,AFP的表达量又  相似文献   
29.
AP—1与肾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激活蛋白-1是与氧化应激相关的一类二聚体的转录调控因子,激活蛋白-1的活化在细胞增生、分化、转化、凋亡以及细胞外基质积聚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其结构、活化及与肾脏固有细胞活化、实验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抗孕激素米非司酮体外对人子宫内膜癌HHU A细胞ER、PR及亚型的影响及其与抗肿瘤作用的相关性。方法 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HHU A细胞,不同浓度米非司酮处理细胞4 8小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半定量法检测PR- A m RNA,PR- B m RNA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HU A细胞ER、PR受体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米非司酮(5 μmol/ L)显著地降低HHU A细胞PR- B m RNA和PR受体蛋白的表达水平(P<0 .0 5 ) ,但增加米非司酮剂量并不能增强其降调作用。抗孕激素米非司酮对HHU A细胞PR- Am RNA和ER受体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P>0 .0 5 )。结论 抗孕激素米非司酮可明显降调子宫内膜癌HHU A细胞PR- B m RNA水平和PR蛋白的表达,并与抑制癌细胞增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