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70篇
  免费   1191篇
  国内免费   558篇
医药卫生   35919篇
  2024年   143篇
  2023年   660篇
  2022年   592篇
  2021年   769篇
  2020年   745篇
  2019年   768篇
  2018年   410篇
  2017年   702篇
  2016年   833篇
  2015年   928篇
  2014年   1515篇
  2013年   1647篇
  2012年   2088篇
  2011年   2271篇
  2010年   2106篇
  2009年   2256篇
  2008年   2161篇
  2007年   2249篇
  2006年   1993篇
  2005年   1909篇
  2004年   1694篇
  2003年   1516篇
  2002年   1212篇
  2001年   979篇
  2000年   651篇
  1999年   529篇
  1998年   486篇
  1997年   457篇
  1996年   374篇
  1995年   302篇
  1994年   254篇
  1993年   174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小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小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以及血管内栓塞的技术要点与疗效。方法对45例小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或Trufill DCS Orbit微型三维填塞型水解铂金弹簧圈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结果45个动脉瘤中41个瘤腔100%闭塞,3个95%闭塞,1个90%闭塞。术后44例临床痊愈,其治疗结果根据Glasgow预后评分:Ⅰ级29例,Ⅱ级11例,Ⅲ级3例,Ⅳ级1例,Ⅴ级1例;全组死亡率2.2%。栓塞术中并发脑血管痉挛6例。术后随访3-69个月均无再出血及复发。结论对小型颅内动脉瘤采用GDC或Truffill DCS Orbit微型三维填塞型水解铂金弹簧圈进行血管内囊内栓塞疗效可靠;根据小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进行栓塞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2.
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男7例,女17例;年龄36-58(43±3)岁。其中左侧疼痛11例,右侧疼痛13例;疼痛分布于第Ⅰ支2例,第Ⅱ支8例,第Ⅲ支3例,第Ⅰ、Ⅱ支2例,第Ⅱ、Ⅲ支8例,第Ⅰ、Ⅱ、Ⅲ支1例。所有病例均经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或者经射频、封闭等手术治疗,疗效不佳,仍有剧烈疼痛。所有患者术前经常规MRI检查可见神经血管异常征象,表现为神经的变形、移位及压迹。并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继发性疼痛。  相似文献   
73.
目的应用显微手术夹闭、血管内栓塞和栓塞后手术夹闭3种治疗方法,探讨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有效方案。方法显微手术瘤颈夹闭30个动脉瘤,栓塞34个动脉瘤,栓塞后夹闭15个动脉瘤。结果夹闭组30个完全夹闭,无复发,死亡率6%(2/30)。栓塞组完全闭塞率70.6%(24/34),复发率17.6%(6/34),死亡率11.8%(4/34)。栓塞后手术组15个完全夹闭,无复发,死亡率6.7%(1/15)。治疗结束用GOS评价,1个月后3组良好率分别为80.0%、79.4%和80.0%;半年后良好率分别为90.0%、88.2%和86.7%。结论显微手术瘤颈夹闭术仍然是治疗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具有1次治疗彻底和复发率低的优势,并可作为栓塞失败的补救手段。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压迫法修复冠脉介入术后假性动脉瘤的可行性和方法。方法:4例冠脉介入术后腹股沟搏动性肿块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股动脉假性动脉瘤,采用实时超声定位及监测下直接压迫法修复股动脉破裂口。结果:3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在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成功,1例失败,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早期超声引导下压迫法结合绷带加压包扎是治疗冠脉介入术后假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简便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15分钟,多在1小时内,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  相似文献   
76.
脑血管     
改良翼点入路夹闭颈内动脉床突旁动脉瘤(附20例分析);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壳核脑出血;脑脊液持续外引流联合鞘内注入尿激酶防治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超早期与非超早期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锥颅治疗脑出血29例意外情况分析;颈内动脉-眼动脉瘤对侧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  相似文献   
77.
小骨窗术和碎吸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研究颅内血肿小骨窗清除术和颅内血肿(钻孔)碎吸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87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小骨窗组(行颅内血肿小骨窗清除术)、碎吸组(行颅内血肿碎吸清除术)和对照组(行内科保守治疗)。分别比较小骨窗组、碎吸组、保守组治疗前后的GCS评分及3组的GCS评分差。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结果小骨窗组、碎吸组与保守组的GCS评分差比较均有差异(P<0.05);小骨窗组和碎吸组的GCS评分差比较也有差异(P<0.05)。结论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碎吸颅内血肿清除术、内科保守疗法在脑出血治疗中均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小骨窗术和碎吸术在治疗中均能提高疗效、加快神经功能恢复,但小骨窗术较碎吸术能更好地发挥疗效、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8.
内瘘动脉端不同穿刺方法对假性动脉瘤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瘘是目前血液透析(HD)最常用的永久性血管通路,我院开展血液透析以来采用传统的穿刺方法即静脉端顺穿(顺血流方向)、动脉端逆穿(逆血流方向)。理论上讲动脉端逆穿可提高血流量,减少再循环,透析效果好。但临床上发现许多采用逆穿的患者内瘘动脉瘤发生早且程度较重。笔者对新透析的一些患者采用了动脉顺穿的方法并回顾性收集了动脉逆穿的有关资料,比较2种方法在1a内透析效果及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确有显著性差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9.
对外伤性假性动脉瘤其声像图特征和彩色多普勒特点及其鉴别诊断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80.
目的:总结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支架置人术后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2009年3年间收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支架置入术后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监测生命体征,抗凝治疗,降低颅压,患者均正常出院。结论:严密观察病情,抗凝治疗,防治颅内压增高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