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98篇
  免费   3518篇
  国内免费   3802篇
医药卫生   83318篇
  2024年   474篇
  2023年   1794篇
  2022年   1528篇
  2021年   1850篇
  2020年   1773篇
  2019年   1713篇
  2018年   904篇
  2017年   1412篇
  2016年   1542篇
  2015年   1935篇
  2014年   3383篇
  2013年   3222篇
  2012年   4228篇
  2011年   4900篇
  2010年   4540篇
  2009年   4476篇
  2008年   5057篇
  2007年   4744篇
  2006年   4457篇
  2005年   4566篇
  2004年   3758篇
  2003年   3392篇
  2002年   2862篇
  2001年   2433篇
  2000年   1752篇
  1999年   1557篇
  1998年   1267篇
  1997年   1213篇
  1996年   1211篇
  1995年   1170篇
  1994年   1065篇
  1993年   770篇
  1992年   606篇
  1991年   547篇
  1990年   442篇
  1989年   417篇
  1988年   105篇
  1987年   106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1995年5月至2003年12月,我们手术治疗肺癌212例,其中7例肿瘤侵犯左心房而行肺切除并左心房部分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2.
老年人猝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猝死是指年龄>60岁的老年人急性发病1 h内发生的非人为因素性的、自然发生的、未预想到的突然死亡.老年人猝死的病因,90%以上为心脏性病因且冠心病占70%~90%.诱发老年人猝死的因素很多,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为最主要的诱因.意识丧失伴抽搐、心音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到、呼吸断续至停止为老年人猝死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为老年人猝死最多见的心电图表现.迅速而高素质连续不间断的心肺复苏(CPR)、积极的心脏紧急救治(ECC)和正确的复苏后处理是老年人猝死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及其Ⅰ型受体(AT1)拮抗剂洛沙坦(losartan)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和洛沙坦作用下,采用MTT法和3H-脯氨酸掺入释放法分别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生成胶原的情况。结果血管紧张素Ⅱ在浓度为1×10-7~1×10-4mol/L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合成胶原明显增多(P<0.05);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与胶原量呈正相关。洛沙坦在浓度为1×10-6~1×10-4mol/L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生成量显著减少(P<0.05);且浓度与胶原生成量呈负相关。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可以促使成纤维细胞增殖并产生大量的胶原;洛沙坦通过拮抗AT1后,抑制细胞增殖、胶原合成量显著减少,提示血管紧张素Ⅱ在促使增生性瘢痕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T1的拮抗剂有望在增生性瘢痕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4.
目的 研究h-BMP-2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复合煅烧骨、β-TCP或直接植入裸鼠股部后的成骨能力。方法 通过影像学、组织学和形态计量学等方法,观察未经诱导、OS液诱导和h-BMP-2基因转染BMSCs在复合煅烧骨,或多孔β-TCP后植入裸鼠皮下,或直接制成细胞悬液注入,在4、8、12周诱导成骨和材料降解情况。结果 在裸鼠皮下,单纯生物陶瓷不能诱导成骨,而复合了未诱导、OS液诱导和h-BMP-2基因转染BMSCs的生物陶瓷均能成骨,成骨量为h-BMP-2基因转染组>OS液诱导组>未经诱导组(P<0.05),B-TCP可随骨长入而降解;注入裸鼠肌肉的OS液诱导的和h-BMP-2转染的BMSCs均能诱导成骨,而未经诱导MSCs则不能成骨。结论 复合人BMP基因转染BMSCs的β-TCP是一种理想的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95.
咳嗽……可以在心脏停搏时挽救你的生命。这是因为咳嗽能在室颤时支持循环,造成胸腹内压力骤然升高,类似于给予病人施行“心肺复苏法”。病人在突发心脏停搏症状,如气短、恶心、眩晕、不正常出汗、视物模糊、突然感觉虚弱、手颤等时,均可采用“咳嗽——心肺复苏法”。该方法训练时需连续咳嗽5次,每次持续时间为1~2秒,规律性地在早晚进行训练,直至能一次连续咳嗽10~30次。研究证明,患者主动咳嗽,确能使某些突发的心脏病得到缓解,甚至生命也由此得以保全。那么,心脏病突然发作时,哪些情况下可采用“咳嗽——心脏复苏法”呢?1 心脏骤停时 …  相似文献   
196.
我院自2001年7月-2002年5月期间共收治6例胸部心脏刀刺穿透伤病人,现将紧急手术修补术的麻醉处理体会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7.
微循环,人体的“第二心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情况下,微循环血流量与人体组织、器官代谢水平相适应,使人体内各器官生理功能得以正常运行。微循环功能障碍或微循环血流灌流量减少时,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能满足组织代谢的需要,同时组织器官中的废物不能及时排出,可导致组织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这成为许多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现代医学证明,人体的衰老、高血压、糖尿病及许  相似文献   
198.
孙诗奎 《山东卫生》2005,(12):33-35
在当代医疗界,邵建华是攀登上心脏内科学高峰之一,他以自己的成就为这座高峰添上了新景观。打开他的简介材料,他在不同社会评价系统中有着许多不同的定位和称谓——  相似文献   
199.
心外科手术多为高难度大手术,对各方面工作要求高。术中器械护士密切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这要求器械护士配合工作必须积极主动、熟练到位、分秒必争。我院从1998~2005年2月共做心脏手术56例,现将手术中器械护士的配合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0.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妇女的抗凝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终生应用抗凝药物,以避免瓣膜血栓形成。尽管现代瓣膜有更好的设计,而且瓣膜材料不易发生血栓,但仍有血栓、栓塞形成。妊娠期间纤维蛋白原较非孕期上升2倍,凝血因子Ⅶ、Ⅷ、Ⅸ、Ⅹ因子增加,抗凝血因子Ⅲ下降[1],使血液呈高凝状态,更易形成血栓。因此,孕期合理应用抗凝药尤为重要。抗凝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及具体用药方法等问题,国内外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系统复习文献,比较不同抗凝方案对母儿的影响。1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孕妇抗凝治疗的方法文献报道孕早期应用华法林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孕晚期应用可能易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