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58篇
  免费   3517篇
  国内免费   3802篇
医药卫生   83277篇
  2024年   474篇
  2023年   1753篇
  2022年   1528篇
  2021年   1850篇
  2020年   1773篇
  2019年   1713篇
  2018年   904篇
  2017年   1412篇
  2016年   1542篇
  2015年   1935篇
  2014年   3383篇
  2013年   3222篇
  2012年   4228篇
  2011年   4900篇
  2010年   4540篇
  2009年   4476篇
  2008年   5057篇
  2007年   4744篇
  2006年   4457篇
  2005年   4566篇
  2004年   3758篇
  2003年   3392篇
  2002年   2862篇
  2001年   2433篇
  2000年   1752篇
  1999年   1557篇
  1998年   1267篇
  1997年   1213篇
  1996年   1211篇
  1995年   1170篇
  1994年   1065篇
  1993年   770篇
  1992年   606篇
  1991年   547篇
  1990年   442篇
  1989年   417篇
  1988年   105篇
  1987年   106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目的 总结4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采用芬太尼30ug/kg、咪唑安定0.2~0.3mg/kg、维库溴胺0.2~0.25mg/kg静滴,异氟醚吸入麻醉,术后适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循环并适当延长术后拔管时间。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无明显改变(P>0.05),诱导后、插管时、插管后各组间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组间P>0.05)。术后死亡4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顽固性低心排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l例,顽固性心衰1例。死因均与术前病史较长,全身其它脏器功能受损严重和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有关。术后平均呼吸支持时间(25.6±6.8)h。结论 中等剂量芬太尼为主的静吸复合麻醉适用于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适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延长呼吸支持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2.
目的:探讨丙泊酚用于心脏电复律术前麻醉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将24例行心脏电复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例,实验组给予丙泊酚2.5mg/kg术前麻醉,对照组给予地西泮0.3~0.5mg/kg术前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丙泊酚用于心脏电复律术前麻醉,不良反应少,效果好,操作时间短,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3.
乳剂依托咪酯对心脏手术病人麻醉诱导期循环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文应用乳剂依托咪酯,观察其对心脏手术病人麻醉诱导期的循环影响。方法 选择心脏手术病人80例,心功能Ⅲ~Ⅳ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 0例:Ⅰ组(水剂组) :水剂依托咪酯0 2 5mg kg-1;Ⅱ组(乳剂组) :乳剂依托咪酯0 2 5mg kg-1。记录麻醉前、注射依托咪酯前、后,气管插管后1min和3min时段的各监测参数。观察不自主肌肉颤动,注射疼痛感及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结果 显示两种剂型的依托咪酯各时间点的SBP、DBP、MAP、HR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 >0 0 5 )。两组在注射依托咪酯后SBP、DBP、MAP、HR轻度下降,但与注射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 5 )。不自主肌肉运动Ⅰ组8例、Ⅱ组6例: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 >0 0 5 )。静脉注射处疼痛Ⅰ组14例、Ⅱ组1例,两组间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 乳剂依托咪酯具有麻醉诱导平稳,心血管影响轻微,副作用少在应用上优于水剂依托咪酯,可用于高龄及心脏功能受损害患者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184.
影响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心脏扩大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成都铁路分局医院血液进化中心终末期肾衰竭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扩大的影响因素,以便提高患者的血液透析质量和生存率。方法回顾本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216例终末期肾衰竭并维持性血液透析2月以上患者,根据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分为心脏扩大与心脏未扩大2组,对可能影响心脏扩大的因素:年龄、血液透析病程、每周血液透析时间、高血压、容量超负荷、血红蛋白水平、低蛋白血症等用SPSS10.0软件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终末期肾衰竭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16例,心脏扩大者183例,未扩大者33例,心脏扩大的发生率为84.72%。心脏扩大与容量超负荷呈显著正相关,P=0.002,OR值42.619;心脏扩大与高血压呈正相关,P=0.026,OR值15.353;心脏扩大与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43,OR值0.934。心脏扩大与年龄、血液透析病程、每周血液透析时间和低蛋白血症无相关关系。结论终未期肾衰竭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扩大发生率高,而容量超负荷、高血压、血红蛋白水平是影响它的关键,高血压及容量超负荷是促进心脏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红蛋白水平下降亦是促进心脏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5.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SFI)预处理及后处理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6.
目的心脏变时功能测定是新近应用于诊断和评价冠心病预后的一种新型检测方法。本文探讨24h动态心电图(DCG)评价冠心病者心脏变时功能不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临床拟诊冠心病者,先后行DCG检测和心脏负荷试验检查。结果根据最大心率120次/分,分为冠心病伴心脏变时功能不正常组(A组)38例及冠心病伴心脏变时功能正常组(B组)27例,观察两组心脏变时功能,指标包括运动最大心率:心率恢复值5min、10min;运动后心率增高值5min、10min。这些指标两组相比显著性差异。结论提示24hDCG检测应用心脏变时功能预测冠心病预后价值显著,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有效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87.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体育锻炼能够改变心脏结构。这一发现将有助于为心脏疾病患者制定康复和定期锻炼计划。美国波士顿马塞诸塞医院的医生们通过超声心动扫描,对40名耐力项目运动员和24名力量项目运动员,在90天分组训练前后的身体状况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进行耐力训练的运动员左右心室的体积增大,进行力量训练戒烟限酒的运动员在左心室出现显著甚至过度增大,但右心室的体积并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8.
目的 探讨老年人舒张性功能不全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老年人心衰的认识.方法 126例患者经多普勒超声波检查确诊为舒张性心衰,并与临床症状、体征加以对照.同时也与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向量(PtfV1)负值增大对照.结果 LVEF>50%而E/A<1共68例,LVEF<50%、E/A<1共34例,LVEF<50%而E/A>1共16例,PtfV1≤-0.03 mm·s共70例,PtfV1≥-0.03 mm·s共32例.结论 老年人心脏收缩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存在左室舒张功能不全,部分患者表现为舒张功能不全的改变而无临床症状.PtfV1≤-0.03 mm·s定为诊断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9.
杨越  田娟  郭敏 《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4):289-291,383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在小鼠肾发生发育中的表达规律和定位,探讨FG-FR2与小鼠肾发生发育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对胚龄12、14、16、18 d和生后1、7、14、21、40 d小鼠肾组织中FGFR2的表达进行定性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FGFR2在生肾区输尿管芽微弱表达,在生后肾组织及各期肾小体未见表达。随着肾脏发育成熟,FGFR2主要表达于远端小管,且远直小管表达较强,远曲小管表达较弱;近端小管和集合管无阳性表达。蛋白印迹检测显示随着胚日龄的增加,FGFR2在肾组织的表达量逐渐增多。结论推测FGFR2在肾组织的表达可能与远端小管的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0.
目的探讨内源性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缺氧心肌细胞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相关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新生Wistar大鼠心肌细胞缺氧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组、缺氧组、加入HSP90特异性阻断剂格尔德霉素后再缺氧组(格尔德霉素+缺氧组)。于缺氧后1、3、6、12、24、48h用噻唑蓝法检测心肌细胞的活力;缺氧24h,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缺氧1、3、6、12、24h,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中内源性HSP90及AKT表达水平。结果(1)缺氧24、48h,缺氧组、格尔德霉素+缺氧组细胞活力均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5);格尔德霉素+缺氧组细胞活力缺氧12h即开始明显下降,缺氧48h时明显低于缺氧组(P〈0.05)。(2)缺氧24h,缺氧组细胞AI为(10.7±1.2)%,明显高于正常组[(1.9±0.3)%.P〈0.05];格尔德霉素+缺氧组细胞AI为(26、3±5.3)%,明显高于缺氧组(P〈0.01)。(3)缺氧12h,缺氧组心肌细胞内源性HSP90及AKT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与格尔德霉素+缺氧组;缺氧24h,缺氧组有所下降.格尔德霉素+缺氧组则下降更明显。结论内源性HSP90对维持心肌细胞的活力有重要作用.缺氧心肌细胞AKT表达水平可受内源性HSP90表达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