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74篇
  免费   1514篇
  国内免费   1444篇
医药卫生   33232篇
  2024年   181篇
  2023年   656篇
  2022年   520篇
  2021年   676篇
  2020年   619篇
  2019年   815篇
  2018年   367篇
  2017年   715篇
  2016年   816篇
  2015年   856篇
  2014年   1358篇
  2013年   1263篇
  2012年   1662篇
  2011年   1897篇
  2010年   1801篇
  2009年   1813篇
  2008年   1812篇
  2007年   1775篇
  2006年   1690篇
  2005年   1699篇
  2004年   1558篇
  2003年   1379篇
  2002年   1216篇
  2001年   1110篇
  2000年   847篇
  1999年   717篇
  1998年   618篇
  1997年   534篇
  1996年   427篇
  1995年   396篇
  1994年   348篇
  1993年   205篇
  1992年   200篇
  1991年   174篇
  1990年   167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α-干扰素联合羟基脲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多能干细胞水平引起的恶性克隆疾病。a—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能获得血液学缓解,Ph′(十)染色体抑制,延长患者生存期。我院于1996年2月-2001年6月应用a—干扰素、羟基脲联合治疗慢性粒细胞1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①目的 观察电离子与γ 干扰素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②方法 对 78例尖锐湿疣病人采用 2 0g/L利多卡因和稀释后γ 干扰素 ,对皮疹基底部进行局部浸润性麻醉 ,然后应用电离子治疗机对皮疹进行炭化治疗 (联合治疗组 ) ;与单用 2 0g/L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电离子机治疗 30例病人 (单纯治疗组 )进行比较。③结果联合治疗组复发率为 8.9% ,单纯治疗组复发率为 30 .0 % ,前者复发率明显降低 (χ2 =7.5 9,P <0 .0 5 )。④结论用电离子与γ 干扰素联合治疗尖锐湿疣 ,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3.
从健康鸡血中分离出灰黄层 ,加入 12 8个血凝单位的鸡瘟新城疫病毒 ,并加入营养液 37℃水浴振荡诱生干扰素 ,经酸化、中性化等过程 ,并做无菌试验 ,余毒试验 ,安全试验 ,干扰素效价滴定 ,制成粗制鸡白细胞α-干扰素。结果 ,通过此法制备的鸡粗制干扰素共 4次 ,32个批号 ,总平均效价为 2 836 .88± 94 7.4 2 ,各次效价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无菌、余毒实验 ,体外实验动物注射未出现异常 ,均合格。结果表明研制的鸡白细胞 α-干扰素是具有以抗病毒为主的广谱生物活性剂 ,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 ,且克服了血液来…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 - 2b(IFN -α - 2b)对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血栓调节蛋白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将 12 9例HFRS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IFNα- 2b治疗 ,分别测定其第 1、2、3、5、10天的血浆血栓调节蛋白 (PTM )含量。结果 治疗组PTM从第二天起即比对照组明显减低 ,并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早期采用重组人IFN -α - 2b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可以使周围血PTM的含量减少 ,减轻血管内皮损伤的程度 ,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中IFN γ、L Arg及L NNA对NO合成的影响及NO抗旋毛虫的作用。 方法 分离、纯化长爪沙鼠腹腔巨噬细胞 ,置RPMI16 4 0培养液中培养。设IFN γ组、L Arg组、L NNA组和对照组 ,每个实验组又分 5个不同的浓度组。分别向含有巨噬细胞的培养瓶中加入不同浓度的IFN γ、L Arg及L NNA进行体外培养。培养 2 4h后 ,用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培养液中的NO含量。将旋毛虫幼虫分别加入上述培养体系中进行体外培养 ,观察旋毛虫幼虫的活动及损伤。结果 ①体外培养中 ,激活的巨噬细胞能产生NO ,IFN γ和L Arg能促进NO的合成 ,L NNA则能抑制NO的合成 ,这种促进或抑制NO合成的作用均具有剂量依赖性 ,剂量越高作用越明显。②加入旋毛虫幼虫后 ,在IFN γ和L Arg培养体系中 ,随着NO浓度的升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 ,对虫体的抑制及杀伤作用越来越明显 ,导致其活动度减弱 ,虫体破裂 ,最终死亡 ;在L NNA培养体系中 ,L NNA浓度越高 ,对虫体的影响越小。结论 ①体外培养中 ,通过激活的巨噬细胞 ,IFN γ和L Arg能促进NO的合成 ,给予L NNA则能抑制NO的合成。②NO对旋毛虫幼虫有抑制及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 研究大鼠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浅层内蛋白激酶Cγ亚单位(PKCγ)阳性神经元向中缝大核(NRM)的投射。方法 荧光金(FG)逆行追踪和PKC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记方法。结果 将FG注入NRM,在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Ⅰ-Ⅲ层内可见FG逆标神经元;PKCγ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Ⅱ层内侧部及Ⅱ、Ⅲ层交界处,Ⅰ、Ⅲ层内较少;延髓背角Ⅰ层和脊髓背角Ⅰ-Ⅲ层可观察到FG逆标并呈PKCγ阳性的双标神经元。结论 延髓和脊髓背角浅层向NRM投射的神经元含PKCγ,提示PKCγ在向NRM传递痛信息的通路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8.
49.
慢性乙型肝炎系乙型肝炎病毒(HBV)所感染的一种传染病,病毒的持续复制和免疫功能紊乱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抗病毒治疗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目前以干扰素为代表的新一代核苷类似物仍是最有效的药物之一。但干扰素应用中存在许多不良反应,现将笔者应用体会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50.
重组人α1b干扰素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若琪 《广州医药》2005,36(6):39-39
目的与方法用重组人α1b干扰素滴眼液对比无环鸟苷滴眼液,观察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56例的疗效.结果与结论重组人α1b干扰素滴眼液能缩短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病程,防止角膜出现深层病变,改善预后,无过敏或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