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09篇
  免费   2340篇
  国内免费   1100篇
医药卫生   52349篇
  2024年   292篇
  2023年   971篇
  2022年   824篇
  2021年   1261篇
  2020年   1247篇
  2019年   1469篇
  2018年   737篇
  2017年   1544篇
  2016年   1546篇
  2015年   1923篇
  2014年   3172篇
  2013年   3148篇
  2012年   3602篇
  2011年   3622篇
  2010年   3221篇
  2009年   2982篇
  2008年   2854篇
  2007年   2456篇
  2006年   2226篇
  2005年   1972篇
  2004年   1668篇
  2003年   1546篇
  2002年   1235篇
  2001年   1104篇
  2000年   788篇
  1999年   701篇
  1998年   579篇
  1997年   587篇
  1996年   571篇
  1995年   477篇
  1994年   416篇
  1993年   314篇
  1992年   281篇
  1991年   274篇
  1990年   263篇
  1989年   178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01.
102.
103.
1 青霉素类抗生素。本类药物可分为:(1)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青霉素V(苯氧甲基青霉素)。(2)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如甲氧西林(现仅用于药敏试验)、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3)广谱青霉素.抗菌谱除革兰阳性菌外,还包括:①对部分肠杆菌科细菌有抗菌活性者,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②对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具抗菌活性者,如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总结4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采用芬太尼30ug/kg、咪唑安定0.2~0.3mg/kg、维库溴胺0.2~0.25mg/kg静滴,异氟醚吸入麻醉,术后适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循环并适当延长术后拔管时间。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无明显改变(P>0.05),诱导后、插管时、插管后各组间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组间P>0.05)。术后死亡4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顽固性低心排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l例,顽固性心衰1例。死因均与术前病史较长,全身其它脏器功能受损严重和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有关。术后平均呼吸支持时间(25.6±6.8)h。结论 中等剂量芬太尼为主的静吸复合麻醉适用于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适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延长呼吸支持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5.
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房颤存在明显的心肌结构重构和电重构,并且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过度激活有关。我院从2007年1月以来,应用胺碘酮与坎地沙坦酯合用治疗持续性房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6.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呈局限性组织缺损,其中表浅者为糜烂,深达肌层者为溃疡.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部具有周期性、节律性的疼痛,或伴有暖气、泛酸等症状.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也是当今消化系统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笔者出生于九代中医之家,行医已40年.以前治疗疾病多是采用传统中医辨证治疗,效果并不明显,且疗程长,病人还有煎药和服药的烦恼.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评价环磷腺苷葡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OCHF)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05~2007年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37例),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加用环磷腺苷葡胺静滴150mg/d.10d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记录6min步行距离、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功能参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6min步行距离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8.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004年1月~2006年1月,我院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53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3例患者中,男39例,女14例;年龄31~81岁,平均59.5岁。均曾应用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异搏定、慢心律、心律平、心得安及普鲁卡因酰胺)治疗,疗效不佳。其中频发性早搏16例,频发性早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研究咪达唑仑在肠镜检查中的清醒镇静作用。方法 行肠镜检查的门诊或住院病人 10 0例 ,随机分为药物组与对照组 ,每组 5 0例 ;药物组肠镜检查前缓慢推注咪达唑仑 5 μg kg ,2min后开始检查 ,术中根据情况一次追加 1~ 2 μg kg ,但总量不超过 8μg kg ;对照组为常规检查。观察两组病人检查过程中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及呼吸的变化。治疗结束后询问病人对检查过程的记忆丧失程度、感受及满意情况 ;记录检查时间与是否完成检查 ,同时操作者及助手评价病人的配合情况。结果 药物组大部分病人 ( 90 % )肠镜置入及检查过程中听从医生的指令、无焦虑 ,配合肠镜检查 ,其他的病人略有不适但都能配合检查 ,无一例不能耐受检查 ;对照组只有 5 8%的病人能配合检查 ,且有 2例因无法耐受导致检查失败 ;药物组病人对检查过程 74%完全无记忆 ,部分记忆和完全记忆的 2 6% ;而对照组部分记忆和完全记忆为 10 0 % ;药物组 90 %以上的病人对检查过程满意 ,无不满意 ,对照组满意率不到 10 % ;药物组的HR、MAP、SpO2 基本平稳 ;对照组的病人在检查过程的血压明显上升但心率下降。结论 小剂量的咪达唑仑 ( <8μg kg)能很好地应用于肠镜检查 ,具有明显的记忆缺失、减少痛苦、提高满意率和检查率 ,稳定血液动力学的作  相似文献   
110.
根尖周炎是常见多发病,主要由牙髓病继发,创伤牙合及牙周病等并发。慢性根尖周炎患牙一般为死髓牙,常无自觉症状,在相应根尖部位的牙槽粘膜上可见到瘘管口,可反复发作,根尖周组织多有破坏。许多研究表明,根尖周炎是以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替哨唑(Tinidde,简称TDZ)是近年来研制的疗效较高的抗厌氧菌新药,我们选择替哨唑用于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