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226篇
  免费   764篇
  国内免费   362篇
经济   173352篇
  2024年   486篇
  2023年   1673篇
  2022年   1321篇
  2021年   2072篇
  2020年   1986篇
  2019年   2436篇
  2018年   885篇
  2017年   2113篇
  2016年   2848篇
  2015年   4524篇
  2014年   11790篇
  2013年   10548篇
  2012年   12349篇
  2011年   14327篇
  2010年   13249篇
  2009年   12602篇
  2008年   13790篇
  2007年   11208篇
  2006年   9478篇
  2005年   9730篇
  2004年   7384篇
  2003年   8293篇
  2002年   5323篇
  2001年   4347篇
  2000年   3181篇
  1999年   1085篇
  1998年   888篇
  1997年   651篇
  1996年   462篇
  1995年   396篇
  1994年   372篇
  1993年   305篇
  1992年   304篇
  1991年   339篇
  1990年   257篇
  1989年   201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0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刘金凤  魏后凯 《财贸经济》2021,42(2):134-148
中国城镇化进入了以提升质量为特征的减速阶段,农民工有序完成迁移第二个过程,即在城市定居下来,这是高质量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快速上涨的城市房价对农民工定居意愿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文首先构建中国城乡人口迁移两个过程的理论模型,分析城市住房价格对农民工定居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其次将2012-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与288个城市数据匹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高房价显著降低了农民工的定居意愿,而定居意愿下降将会阻滞城镇化的进程.机制检验发现,城市高房价主要通过提高农民工家庭在城市的预期购房成本进而降低其定居意愿.此外,本文还进行了个体异质性和城市异质性检验.个体异质性检验发现,城市高房价对第二代、低受教育水平和本地无房农民工定居意愿的负向影响更大,对更高收入水平、更大发展空间以及可获得公共服务农民工定居意愿的负向影响更小;城市异质性检验发现,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高房价对农民工定居意愿影响的负向作用逐渐增大.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抑制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提高农民工收入和福利水平、提供更为平等的公共服务,以及解决好进城农民工"三权"有偿退出问题,可以增强农民工的定居意愿,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4.
75.
新年伊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吹响了进军“十四五”的号角,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向未来,作为重庆主城都市区重要支点城市的綦江,将如何展现以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76.
我国过去20多年的经济发展之所以有比较充分的资金供应,不仅是因为本国的高储蓄率和大规模引进外资,而且对资本流动进行了较严格的管制。坚持对资本流动的管制,是中国的制度优势。保持适度的投资率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较大的投资规模加上投资的较高效率,是推动我国过去20年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今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保障。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走向富强道路不依靠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即制造业。  相似文献   
77.
文章针对固定翼无人机在城市大比例尺测图中的精度问题,利用固定翼无人机在焦作市进行航摄试验。利用Map Matrix软件系统进行空三加密并且对测区内的像控点以及检查点的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固定翼无人机在城市进行大比例尺测图其精度能够满足1∶500的测图要求。  相似文献   
78.
本文基于环境规制的视角,采用中国2004-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门槛回归技术考察了OFDI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结果表明:OFDI显著提升了国内创新效率,但这种影响存在显著的环境规制三重门槛效应;较低的环境规制强度对OFDI逆向创新溢出的积极影响相对有限,只有当环境规制强度超越一定门槛水平时,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OFDI逆向创新溢出效应,但这并不意味着环境规制强度越高越好,过于严厉的环境规制反而会弱化OFDI的逆向创新溢出;当前的环境规制强度虽未能最有力地驱动OFDI的逆向创新溢出,但这距离跨入环境规制的最优区间并不遥远,短期内通过环境规制手段进一步释放OFDI的逆向创新溢出是切实可行的,但长期内也不能忽视环境规制"度"的限制;在环境规制约束下,OFDI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表现出了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在东、中、西部地区分别表现为正向的倒"U"型、"U"型和倒"U"型非线性规律,在"一带一路"地区和非"一带一路"地区分别具有正向的倒"U"型和"U"型非线性特征,这些发现为在不同空间实施差异化和动态化的环境规制政策,进而更有效地促进OFDI逆向创新溢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