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10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250篇
社会科学   33145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447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613篇
  2020年   426篇
  2019年   751篇
  2018年   256篇
  2017年   890篇
  2016年   1083篇
  2015年   1446篇
  2014年   2368篇
  2013年   2351篇
  2012年   2421篇
  2011年   2806篇
  2010年   2739篇
  2009年   2748篇
  2008年   2481篇
  2007年   1781篇
  2006年   1544篇
  2005年   1366篇
  2004年   931篇
  2003年   820篇
  2002年   776篇
  2001年   668篇
  2000年   495篇
  1999年   280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33.
大学生就业影响着国家、社会、家庭的稳定和发展,是国家人力资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家将部分资源投入大学生就业中。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够迅速并准确地找到切入点。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单位,要努力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观念、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大学生就业起正确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4.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环境、工作、心理的压力促使人们出现亚健康状态,因此,各个高校更加注重大学生的体适能发展问题,越来越重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整体发展的优秀大学生。跆拳道在体育教学方面,能够加强大学生的体质,增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并帮助大学生有效地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近期,跆拳道的发展不可小视,特别受到当代大学生的喜爱,其为推动跆拳道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36.
大学生党员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发展质量,建立健全党员培训体系是保证党员质量的关键。在"人格三结构"视域下,学生党员培训工作可概括为,通过组织的力量帮助大学生从入党积极分子的"本我"、预备党员的"自我"向着正式党员的"超我",不断成长提升的过程。针对目前大学生党员存在的部分思想动机不纯、理论认知相对肤浅、社会实践能力较为薄弱以及党员培训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高校应当建立包括前期选拔式培训、中期提升式培训、后期养成式培训在内的"三位一体"的党员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37.
大学生由于学习兴趣的降低和对大学学习效益的怀疑,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学习倦怠,对大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准确解读及从资源上要"通"、方法上要"变"、制度上要"严"、情感上要"化"有针对性的提出举措,将有效减弱或消除大学生学习倦怠,将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8.
目前,"90后"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的主力军,他们现存的思想问题主要包括:思想的自我性与经济生活的依赖性;心态开放却心理脆弱;"网络化"交际及"冷漠化"情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社会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的过分溺爱以及自身的虚荣和任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当前形势,从教育主体、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内容这三个主要方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39.
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必须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大学辅导员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近年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辅导员的一项重要课题,辅导员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间纽带,架起学校领导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在人才培养和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推行大学生村干部计划,是党中央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出的重大战略。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实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持续存在的流失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生村干部从大学校园走向基层农村,面临着从城市的大学生向农村的最基层干部的角色转变,角色能否成功转变,是影响大学生村干部流失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有效解决大学生村干部流失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