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55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葛根素与吡拉西坦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葛根素与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4 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 2组。治疗组 (n =2 6 ) ,采用葛根素 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 (n =2 3)采用川芎嗪治疗 ,疗程均为 10~ 14d。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后 2组分别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率分别为 92 3%和 6 9 6 % ,P <0 0 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 ,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 (9 88± 5 35 )分和 (6 0 9± 7 2 2 )分 ,P <0 0 1。结论 :葛根素与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2.
《中医学报》2014,(5):754-755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性痴呆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脑复康片(吡拉西坦片)治疗,每次2片,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以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老年性痴呆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3.
选取收治的7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吡拉西坦治疗)和观察组(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同时期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病死率的差异。用药7d后观察组GC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6%(P<0.05)。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微循环,缩短昏迷时间,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吡拉西坦,4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内酯注射液,5支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功能独立性评价量表(FIM)和简式Fugl-Meyer(FMA)评分,炎症反应指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高迁移率组蛋白1(HMGB1),神经细胞凋亡指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水平,促血管新生和神经发生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6.76%,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7.06%(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而FMA、FIM评分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各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MCP-1、MMP-9、HMGB1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HIF-1α、S100β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VEGF、BDNF水平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脑损伤,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应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间进行诊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的60例患者应用20%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每次滴注100mL快速输入,每6~8h一次,连续应用7d ;7d后运用常规滴注速度滴注7d。对照组60例患者,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125mL ,每6~8h一次,连续应用7d;所有患者均连续进行颅内压监护,并在治疗前、治疗后的d7及d14分别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压,血浆神经肽Y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变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颅内压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过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颅内压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之间颅内压及降低幅度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神经肽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14d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神经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且两组之间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运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可明显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血浆神经肽Y水平。  相似文献   
56.
三种脑神经细胞活化药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仁伵  谢尊椿  万惠 《医药导报》2002,21(5):280-281
目的;观察脑神经细胞活化药(脑活化药)吡拉西坦(Pira)、氨基酸/低分子肽(NGP)、三磷酸胞苷二钠(CTP)对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分为Ⅰ、Ⅱ、Ⅲ组,分别用(Pira)8.0 g&#8226;d 1、NGP 40 mg&#8226;d 1、CTP 80 mg&#8226;d 1治疗1个疗程(15 d),起病1周内开始用药.于用药当天和用药结束时,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对照组选择没有运用脑活化药的病例,于用药第7,15天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脑活化药治疗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性降低(P<0.05),有效率和总进步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ira、NGP、CTP单独运用对急性脑梗死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7.
吡拉西坦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吡拉西坦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 对6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治疗组。治疗前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WMS)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等评定,然后经利培酮(2.7±0.8)mg/d治疗8周。研究组与利培酮治疗同步使用吡拉西坦1200mg/d治疗,治疗组仅用利培酮治疗。治疗后第8周末再次进行上述评定,将结果与正常人组成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和治疗组的MMSE、WMS及WAIS-R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提示患者组的认知功能呈广泛性损害;研究组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定MMSE、MCST、WMS、WAIS-RC分数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认知功能测定MCST、WMS、WAIS-RC分数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 吡拉西坦对神经细胞有激活、保护和修复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应用盐酸多奈哌齐辅助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照组采用吡拉西坦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3.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40%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MSE评分、ADL评分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性痴呆疗效较好,其能明显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认知能力,提高其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9.
灯盏花素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49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采用灯盏花素+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4d。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为(9.88±5.35)分高于对照组的(6.09±7.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灯盏花素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吡拉西坦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服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有认知功能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周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数字广度测验(DST)、语词流畅性测验(VFT)、钉板实验(GPT)、连线试验A(TMT-A)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PANSS总分为(49.8±8.2)分,对照组为(49.4±13.3)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DST为(9.22±1.94)个,VFT为(7.89±4.21)个,正确应答数为(39.49±9.83)张,均比治疗前提高(P<0.05或P<0.01),并且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P< 0.05或P<0.01);持续性错误数为(20.94±7.73)张,较治疗前下降(P<o.05),且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GPT、TMT-A以及WCST的总应答数、完成分类数治疗前后比较以及两组间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拉西坦可部分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