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57篇
  免费   961篇
  国内免费   475篇
医药卫生   18093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491篇
  2022年   471篇
  2021年   609篇
  2020年   636篇
  2019年   581篇
  2018年   276篇
  2017年   484篇
  2016年   551篇
  2015年   620篇
  2014年   1039篇
  2013年   847篇
  2012年   1132篇
  2011年   1091篇
  2010年   1086篇
  2009年   981篇
  2008年   1081篇
  2007年   856篇
  2006年   716篇
  2005年   860篇
  2004年   726篇
  2003年   675篇
  2002年   495篇
  2001年   423篇
  2000年   300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7 毫秒
31.
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WHO/ISH4次高血压指南诊断标准:SBP>140mmHg,DBP>90mmHg。[1];临床分期标准参照1993年JNCV和1996年WHO/ISH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1.2一般资料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临床分期属Ⅰ、Ⅱ期,中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及区域淋巴结微转移作为食管癌TNM分期补充参数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取术前未经放或化疗的食管癌手术标本22例,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检测癌组织MVD,区域淋巴结作常规HE染色和抗细胞角蛋白(CK)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区域淋巴结的转移和微转移。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肿瘤MVD平均值为41.6±14.32。MVD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转移、术后早期复发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CK免疫组化染色使淋巴结阳性率从30.11%提高至42.05%。N0期CK( )患者与N1期患者3年复发、转移率分别为40.0%和42.86%(P>0.05)。结论微血管密度和区域淋巴结微小转移是食管癌的重要预后因素,分别作为食管癌分期T、N因素的补充参数,对预示食管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6,22(11):687-687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委会第三届第三次全委会,于2006年10月13~16日在湖南长沙召开。 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委会委员29人。在主任委员周曾同教授的主持下,认真讨论并初步通过了”口腔白斑病的定义与分期标准”。讨论了”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临床诊断标准(草案)”,提出了修改意见,并委托湖南省委员组织专家修改,交三届四次全委会再次讨论。同时,还进行了多项议题。  相似文献   
34.
电视纵隔镜手术在肺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随着新辅助治疗方案的提出,以及人们逐渐认识到CT和PET等检查在肺癌分期中的局限性,纵隔镜手术在肺癌分期中的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电视纵隔镜手术在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1年9月至2004年6月60例经电视纵隔镜检查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颈部电视纵隔镜手术52例,胸骨旁电视纵隔镜手术2 例,颈部加胸骨旁电视纵隔镜手术6例。术前所有患者胸部CT均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直径大于1.0 cm)。结果 本组60 例患者,经电视纵隔镜检查证实纵隔淋巴结转移(阳性)者42例,未见纵隔淋巴结转移(阴性)者18例。纵隔淋巴结阳性者放弃手术,予以化疗;阴性者中转开胸行肺叶切除或肺楔形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证实17 例纵隔淋巴结未见转移,1例隆凸后淋巴结可见癌转移(电视纵隔镜检查假阴性)。电视纵隔镜手术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7.7%、100%和98.3%。本组术中发生无名动脉撕裂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1/60)。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电视纵隔镜手术安全、可靠,可作为明确肺癌分期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35.
喉镜明视下胃管置入法在喉癌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慧静 《天津护理》2006,14(3):141-141
喉癌术后带气管套管病人胃管意外脱出及术后并发咽瘩的 病人须再次胃管置人,以保证病人的营养摄入。促进伤口愈合, 但应用常规的胃管置人法往往不能一次成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为了提高胃管置入的成功率,从2(X)3年 ro月至2005年10月,我科采取喉镜明视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效果. 方法 38例DVT均行深静脉置管接触性溶栓,12例联合血管球囊扩张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按我院疗效观察标准:治愈,造影检查示血栓完全溶解,静脉壁光滑;显效,静脉回流通畅,静脉内有附壁血栓,管腔内径≥2/3;有效,静脉内仍有血栓残留,管腔内径<2/3;无效,造影检查示静脉回流不通畅. 结果 治愈22例,显效14例,有效2例.治疗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4例随访3~24个月,其中3~6个月7例,7~12个月12例,13~24个月15例,血栓复发2例,经再次深静脉置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后部分再通. 结论 介入治疗DVT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7.
分期治疗眼底出血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分期治疗眼底出血的疗效。方法:眼底出血患者60例分四期治疗:出血期凉血止血兼活血;瘀血期活血化瘀;机化期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恢复期滋补肝肾,明目,佐以扶正。结果:治愈30例,好转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分期治疗眼底出血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8.
周庆伟教授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青荣  周庆伟 《河南中医》2009,29(12):1167-1168
周教授将肺间质纤维化分三期治疗,即Ⅰ期(肺泡炎期)、Ⅱ期(肺纤维化期)、Ⅲ期(蜂窝肺期),分别以清肺化痰止咳、活血化瘀法,止咳化痰解毒、益气养阴法,温阳化气通络法治之。  相似文献   
39.
穆乃旗  何扬子 《四川中医》2009,27(5):119-120
中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对于中风的康复治疗,针刺治疗作为传统常规疗法,已经得到了世人的公认,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中风针刺时针刺深度的问题,由于古代文献论述较少,所以至今存在不同看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针刺治疗中风的疗效,不能更好的应用于临床。笔者通过寻求古训,结合临床,深入探索,认为针刺治疗中风针刺的深度应该根据病情的发展,分期把握,灵活应用,而不拘泥于深刺或浅刺。  相似文献   
40.
刘向坤 《护理学杂志》2007,22(12):66-66
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更符合生理需要,可维护肠黏膜屏障,减少并发症,降低医药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