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4篇
  免费   494篇
  国内免费   187篇
工业技术   403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8 毫秒
31.
应用自相似方法求解气泡-水相界上的传质问题,并获得了计算相界面上传质量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32.
在微生物发酵生产中,由于通风搅拌和微生物呼出二氧化碳的作用,发酵罐内会产生大量的泡沫。泡沫的产生不但会逃液造成浪费,更重要的是污染了环境,影响发酵的正常运行。泡沫的形成是空气、二氧化碳和蛋白质、糖类等一些胶体物质相互作用形成的细小气泡,细小气泡的积累就形成了大量的泡沫。气泡气泡之间形成了一层液膜,气泡越小,液膜量就越多,夹带的发酵液就越多。  相似文献   
33.
曾极畔 《塑料加工》2005,40(2):48-49
本文从型材气泡的状态,水份、低挥发物和HCL气体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4.
张世红  倪学梓 《冶金能源》1995,14(5):41-44,62
用特制的光偶探头测得了气泡及乳化相沿流化床浸入水平单管或管束圆管周向的贴壁时间分布。实验中所用粒子为空心刚玉(Al2O3)球,管束采用叉排。试验研究了管径、间距对气泡行为的影响。用统计的方法整理出粒子群的贴壁时间和气泡的贴壁时间比率,回归出经验公式,并用其解释了单管局部换热系数沿周向的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35.
砷污染防治技术,将三价砷[As(Ⅲ)]先氧化成五价砷[As(Ⅴ)]是保证治理效果的必要手段。文中为了提高臭氧氧化效果,将臭氧以纳米气泡(NBs)的形式通入水中。在不同As(Ⅲ)初始浓度、不同pH下,NBs系统对As(Ⅲ)氧化率均远远高于臭氧大气泡系统,最高可达96.5%[对应As(Ⅲ)初始浓度为0.2mg/L],比大气泡系统提高了44.47%。NBs系统对As(Ⅲ)的氧化率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有略微提高。溶液初始pH值为3、9时,NBs系统对As(Ⅲ)的最高氧化率达95.1%、94.2%,高于pH值为7时的氧化率;碳酸根离子对臭氧大气泡和NBs系统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添加了碳酸钠的NBs系统对As(Ⅲ)的氧化率达97.8%,比未添加药剂的系统提高了1.8%。  相似文献   
36.
杨亚红  芦婉蒙  兰清泉  李攀 《净水技术》2021,40(2):111-117,141
对江苏省某电镀园区污水厂尾水使用微纳米气泡臭氧高级氧化工艺进行深度处理中试研究,要求处理后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标准。半连续流试验结果表明,单独臭氧氧化处理无法有效去除有机物,加入双氧水催化臭氧微纳米气泡处理后可以使COD达标。在臭氧与双氧水投加量摩尔比为2时,投加64.6mg/L臭氧后,CODCr由37.1mg/L降至24.7mg/L,去除率可达33.4%,O/C为5.2。臭氧浓度对COD的去除有影响,低浓度臭氧对COD有更高的去除率(46.3%)。同时,推测臭氧和双氧水改变了原水中铁离子的价态,通过絮凝沉淀可有效地去除水中的镍。采用臭氧浓度为150mg/L、臭氧与双氧水摩尔比为2的工况进行连续流试验,臭氧投加量为55mg/L、连续运行5h、进水CODCr约为45mg/L时,出水CODCr基本稳定在18.5~21.8mg/L,COD去除率为54%~58.3%,O/C为1.38~1.62,可达标排放。由结果可知:相较于半连续流试验,同样的投加条件下,连续流的氧化效能更高,推测是由于流态变化;同时,半连续流中试试验虽然水量较大(500L),但要完全模拟连续流试验结果还是存在局限性。最后,根据连续流结果估算双氧水催化臭氧工艺的处理成本为0.86元/(t水)。  相似文献   
37.
刘国英  张凤杰  赵辉 《橡胶科技》2021,19(12):0612-0615
针对半钢子午线轮胎不同位置的气泡产生原因进行具体分析,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加强工艺管理和严格执行技术标准等措施,有效避免半钢子午线轮胎气泡的产生,从而降低废品数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轮胎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38.
李冬阳 《橡胶科技》2021,19(11):0555-0557
采取调整三角胶胶片、胎侧胶片的方法对12R22.5全钢无内胎子午线轮胎成型工艺进行改进。通过增大三角胶上胶片宽度、减小胎侧上胶片宽度,同时设定合理的端点纹差,胎坯胎侧气泡减少,成型工序效率提高,成品轮胎返修率大幅度降低;成品轮胎的静负荷性能、耐久性能和高速性能变化不大,外观改善,生产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39.
赵会峰  张春远  田瑞平 《玻璃》2021,48(1):44-46
介绍了一种由浮法玻璃流道唇砖裂缝产生的玻璃气泡特征,该气泡位置固定,出现在玻璃板的下表面、开口、气泡大小为6~10mm.气泡特征和常见的唇砖泡不同,与槽底泡接近.经过分析、检查、验证,确认为唇砖泡,在没有更换唇砖的情况下,通过采用特殊设计的水包封堵唇砖裂缝,解决了气泡问题.  相似文献   
40.
针对超薄浮法玻璃生产过程存在反馈滞后大、生产复杂、产品质量难以精确控制的情况以及气泡质量缺陷严重影响产品应用的问题,本文采用SVR模型对超薄浮法玻璃气泡数量进行预测,结合实际生产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并探究熔化时滞时间以及特征属性对模型精度的影响,采用Relief-F算法结合实际建模结果筛选出对气泡产生有影响的重要特征属性.研究结果表明,SVR模型能精确预测玻璃气泡数量,为后续生产提供决策支持;熔窑池底温度与熔窑碹顶温度对超薄浮法玻璃生产中气泡的产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